新华网贵州频道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正文

赤水市长期镇:“黔织女”织出幸福

2021-10-07 09:57:53  来源: 贵州日报

  “袁大姐,您多久学会的钩织啊?”

  “小时候就学会啦,一直都是自己的爱好,就是喜欢!”

  9月29日,记者来到位于赤水市长期镇的“黔织女”小康车间,与车间“总教练”钩织老师袁利梅畅聊起来。

  “今天,又带来一批刚做好的钩织小产品,又有东西可以上市咯。”袁利梅高兴地说道,这些钩织产品,供不应求。“织女”不但可以在家门口挣钱,同时也能够照顾家庭。

  在小康车间,“织女”们娴熟的按照自己的构思,用钩针将五颜六色的毛线以及装饰品,钩织成所想要的产品样式。袁大姐则在一旁与大家交流,时不时提出产品设计意见。

  “今年,是赤水市巧妹子手工工艺有限公司成立的第三个年头,我们的自主商标叫‘黔织女’……”长期镇康桥社区支部书记牟修全一边说着,一边拿起车间陈列的钩织产品,满脸自豪,如同对待自己的孩子一般珍爱。

  据了解,2019年以来,包括赤水市长期镇易地搬迁安置点、石笋镇易地搬迁安置点在内,分别设有就业培训中心,免费为易地搬迁群众教授手工艺等技能培训,满足群众就近就地就业需求。

  牟修全介绍,近年来,通过打造“黔织女”项目,对有手工钩织爱好的留守妇女进行钩织培训,定向回收钩织成品,通过“线上+线下”对接外销。现已培训技术人员达5000余人次。

  “很多留守妇女在车间学会了钩织技术,自己也能在家生产,大家能够利用闲暇之余,多一个增收的渠道,我感到很高兴,这也是为乡亲们做的一点实事。”在牟修全看来,这个小康车间不仅帮助了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而且也是全镇助推乡村振兴、筑牢产业发展基础的有益探索。

  今年以来,按照“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部署,不断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赤水市长期镇聚焦实施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能力,塑造“产业促就业”内生动力,让“新市民”成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可持续的新生力量,形成对城镇发展的有力支撑。

  截至目前,赤水市巧妹子手工工艺有限公司已实现创收160余万元,产品种类涵盖手提包、手套、毛线拖鞋、杯套、服装、首饰等40余类,带动109人稳定就业,人均增收达1200元以上。(记者 刘思博 刘添元)

[责任编辑: 刘昌馀 黄勇]

相关阅读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7933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