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州频道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正文

贵州民宿产业迅速崛起

2021-10-08 09:34:25  来源: 贵州日报

远超星级饭店总规模

贵州民宿产业迅速崛起

  行走贵州大地,从黄果树大瀑布到梵净山脚下,从万峰林到荔波,从镇远到西江千户苗寨,每一处都聚集着一批优质、高端民宿。

  既有匠庐·村晓、尧珈·凡舍、峰兮半山、梧桐山居、姑苏小院等为代表的高端精品民宿;又有以树蛙部落、千里走单骑等为代表的知名民宿品牌;更有以群山之心、花都里、水东乡舍等为代表的本土民宿品牌。

  来自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省民宿客栈总量约1.5万家,总床位16万张以上,远超星级饭店总规模。

  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芳介绍:“民宿,作为贵州文化旅游业中一支强劲的新势力,正在迅速崛起、势不可挡。”

  民宿主钱江,见证并亲自参与推动了贵州民宿产业的发展与崛起。

  2016年,钱江的陌上花开客栈在西江千户苗寨景区开门迎客。她认为,陌上花开是贵州民宿的1.0版本。“它除了具备基本的住宿功能,还带有扎染体验。”2018年,钱江在梵净山开起了第二家民宿——梵溪小院,从饮食、出行、娱乐、景点、购物、门票等多方面为游客提供一站式旅行服务。她认为,梵溪小院所代表的正是贵州2.0版本的民宿,“在服务上更加规范、更加丰富”。

  “贵州民宿的3.0时代,我推出第三家店——行驿云舍。我给民宿赋予更深厚的文化属性、疗愈课程等体验和服务。”得益于多年的民宿从业经验,钱江对这一产业有了深刻的认识:民宿,融合又标新立异地存在于乡村产业和康养产业的链条中,“它承载着游客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钱江的梵溪小院开业时,江口县民宿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短短3年间,江口县蓬勃而起的民宿产业,是贵州民宿产业发展的缩影。

  梵净山脚下,有可远眺梵净山红云金顶的以诗歌为主题的“群山之心”森林康养民宿集群、有挂在梵净山下太平河畔的“行驿云舍”、有分布在云舍土家村落的“姑苏小院”、还有深挖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的“梵静山舍”,各有特色的精品民宿备受游客青睐。

  截至目前,江口县共有民宿83家,房间总量1093间,床位总数2000余张,年收益可达8630万元,带动就业3500余人。民宿产业朝着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特色鲜明的方向发展。

  江口县政协副主席王家新将其成功经验总结为“三个先行”——

  规划先行。梳理出梵净山周边生态优美、交通便利、公共服务配套健全、迁出人口较多的传统村落,进行统一规划、整体打造,引导民宿产业集群式发展。

  政策保障先行。探索建立符合不同区域实际的闲置农房(宅基地)开发利用模式和机制,鼓励以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方式供应民宿项目建设用地。针对规划建设的民宿集群,加快公共服务配套体系建设,充分保障游客环境舒适安全。

  服务先行。引导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以投资、股权等多种方式进入民宿产业发展领域。积极引导民宿主体利用梵净山生态学价值,将科普体验、研学旅游、森林康养等主题融入民宿发展,培育“民宿+乡村旅游”“民宿+休闲运动”“民宿+森林康养”“民宿+亲子研学”等多元业态,丰富旅游业态,提升民宿经济附加值。

  李芳告诉记者,“民宿产业迅速发展,在盘活农村闲置资源、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显示出独特力量。贵州民宿正处于从传统向现代、从盘活存量到提升质量转化的关键期,推动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这力量,从贵州旅游协会副会长、贵州旅游协会乡村旅游与民宿发展分会会长吴比出示的一组数据里可以一窥:据粗略估算,近五年贵州民宿客栈累计拉动投资近600亿元。

  2020年,省文化和旅游厅评选出“贵州十大特色民宿”“贵州特色民宿”“贵州长征路上好民宿”,在贵州乃至全国民宿圈引发强烈反响。

  2021年,省文化和旅游厅继续启动“贵州特色民宿”和“贵州长征路上好民宿”评选活动——

  凡是在贵州省内登记注册,依法取得相关经营证照,且经营半年以上,经营用客房不超过四层、建筑面积不超过1200平方米,无重大安全事故和重大旅游投诉的民宿,均可以报名参加此次评选。

  省文化和旅游厅将组织专家通过初评、网络展示、现场检查、集中评审等方式进行评审,分别评选出“贵州特色民宿”“贵州长征路上好民宿”。并将依托民宿设计单位、品牌营销机构、培训机构、媒体渠道、投融资机构等各方资源对获奖民宿的后续发展进行支持。

  不少民宿从业者表示,该评选活动整体展示了贵州民宿优质产品,增强贵州民宿的曝光率和知名度,有利于提高优质民宿入住率,推动全省优质民宿抱团发展。(记者 周清)

[责任编辑: 栾小琳 邓娴]

相关阅读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7935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