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州频道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展播>>正文

威宁:万亩红苹果 造福千万家

2021-10-10 11:38:31  来源: 毕节市委宣传部

万亩红苹果 造福千万家

——走进威宁迤那镇中海村超越农业有限公司海升苹果示范园

红苹果

  碧空如洗,果香飘逸。

  仲秋,从威宁到石门的高速公路上经过,进入迤那镇和牛棚镇交界处时,你会看见,路旁是一大片规模宏大的果园,成行成排的果树整齐有序,一个个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那些覆盖着白色防雹网的,像一片白雪皑皑的雪原。微风拂过,一阵阵苹果的清香扑面而来——这就是闻名西南地区的威宁自治县迤那镇中海村超越农业有限公司海升苹果示范基地。这片如今规模已达7000亩的果园,春临繁花似锦,秋来硕果满枝,不仅为当地构筑起一道靓丽的自然景观,而且为推动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延长相应的产业链和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立下了赫赫战功。近日,笔者走进果园,感受到它那绮丽而厚重的风采!

  “威宁全年光照时间达1800至1900小时左右,我的老家陕西延安的日照时间是2500小时左右。但威宁的海拔高,昼夜温差较大,紫外线强,很有利于糖分的积累,糖度高达16至18,而且苹果的着色程度好,通体光鲜,卖相特别好。而延安的昼夜温差小,糖度只有10至12,着色也没这里的好。”9月25日,谈起在威宁发展苹果产业,站在果园里的超越农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侯建文喜形于色。

  2015年7月,威宁引进全国最大的果业集团——陕西海升集团投资5000万元,在威宁建设高标准连片果园2000亩,涉及入股农户393户1651人(其中建档立卡脱贫户37户167人)。因为已连续几年在威宁创业,而且和当地群众打成一片,侯建文深得大家喜欢,老百姓都亲切地称他为“新一代的贵州人”。对此,他很乐于接受,而且表示,下半辈子就在威宁定居,因为自己不仅喜欢上威宁的群众,更喜欢和依赖上了威宁的气候。“延安那边夏天太热,冬天又太冷,还是这里舒适,回老家玩不上几天就想回来。”他说。

  爱上了就乐于奉献了。对于自己在威宁发展的苹果产业,侯建文一门心思要将其做强做大。他介绍,为了方便采摘苹果,他潜心钻研,根据当地的地理条件,发明了可以升降的集采摘和运输为一体的拖拉机。他指着在园里正在施工的拖拉机自豪地告诉笔者:“我这个机器是有专利的。”

  侯建文说,公司自2015年在威宁流转7000亩土地,2016年种植苹果以来,自己常年在这里经管,发现苹果特别适合这里的土壤和气候,当年栽种的苹果当年就挂果,但为了利于果树生长,当年挂的果全部不要了。2017年,果园进入了初产期。2019年产量4000吨,产值达3750万元;2020年产量5500吨,产值5000多万元。这些苹果不仅个头均匀,色彩鲜艳,而且品质在国内遥遥领先。

  五年来,海升基地所产苹果年年增收,年年畅销。目前已全部进入盛产期,1亩地栽种的191棵果树,每棵产量达20公斤。亩产近4吨,每吨售价达6000至8000元。产品卖到贵阳、长沙、广州、深圳、重庆等地,香港招商局集团、贵州省农科院等成为每年最大的客户。在威宁五里岗工业园区建设的库容达2万吨的冷库里,储存的苹果不到次年4月份就销售一空。

侯建文介绍苹果基地情况

  “今年全国的苹果是个大丰收年,预计可生产苹果4600万吨,价格的竞争应该比较大,但我们一点也不怕,我们对我们的产品很自信。我们的早熟苹果嘎啦、米奇拉、华硕从8月上旬开始采收,现在已有7300多吨,有2000多吨发往广州、深圳。晚熟一点的苹果“富士”和“粉红女士”在10月6号开始采收。全年可采收苹果1万吨,产值预计达到9000万元。”侯建文介绍道。望着满园已经红透了的一树树大苹果,他欣然觉得,威宁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已然转化成为质优物美的绿色果实,香飘九州。

  示范引领 产业带富一方人

  不种土地都有收成,这是以前老百姓想都不敢想的好事。海升苹果基地在迤那、牛棚、中水、黑石头等几个相邻乡镇流转7000亩土地,流转周期30年。基地采用农户以土地经营权入股的方式,每亩土地获得800元保底分红,并考虑物价上涨因素每五年增加5%的土地保底费用。同时基地所产生利润按照公司占股90%、农户占股8%(村集体占股10%,土地流转户占股90%)分红,实现利益共享。不仅如此,老百姓还实现了在家门口就近务工,一年挣个两三万元不在话下。

  走进果园里,三五成群的工人们挎着提篮,手拿钳子,在果树间忙着采摘、装车,一箱箱红彤彤的苹果被装箱整齐堆放,运往县城苹果气调库分拣包装,然后销往全国各地。

  来自牛棚镇黑田村的村民晏启山一家每年都要到果园里来帮助采摘,他说,每采摘一斤苹果就1角钱,一天采摘150元左右是比较轻松的,而且每采600公斤还有额外的奖励。“人多的时候,满山都是群众,有时候有好几百人,都是来自周边的乡镇”。

  2020年,在基地长期务工人员有250余人,用工高峰期务工人员每天可达800余人。2020年基地全年支出农民工工资1010万元,有效促进了群众增收致富。

  侯建文介绍,今年年景好,苹果迎来大丰收,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前几天人手实在忙不过来,他就亲自给威宁县委副书记胡智光打电话寻求帮助。在胡智光副书记的协调下,威宁县城周边几个易地扶贫搬迁小区的搬迁户们,都纷纷赶来帮忙,公司管吃管住。最多的一天有700多人,28辆运输车来来往往在公路上不停地运送苹果。

  “今年的苹果产量好,我们核算下来,最多的一天达到人均采摘905公斤苹果,这个采收量在全国绝无仅有,也打破了我们往年的记录,但我想10月份采摘晚熟苹果的时候,还会打破这个记录。”侯建文说。他介绍,在采摘的高峰期那几天,迤那镇上的5家餐饮服务直接把快餐摆在路边,方便采摘和运输的人们购买。那些搞运输的、做餐饮的、卖小商品的,一个个忙得不亦乐乎。

园区采摘运输苹果

  而当苹果全部采收完以后,还要花5个月的时间,为果园除草、施肥、剪枝、拉枝,这些,全部是要请当地的群众来帮助打理,每年发出去的劳务工资达400多万元。

  他拉着一枝横斜着的苹果丫枝介绍说:“像这种枝条,你如果不把它拉弯,他就直直地往上长,最后就只有在枝条的顶部结一两个苹果。将它拉弯后,他就会在每一片叶子的地方结出一个苹果来。”说起苹果的管护,侯建文如数家珍。

  由于工作量太大,忙碌的季节,除了管理外,包括侯建文在内的公司45名员工全部都参与劳动,每天忙得腰酸腿疼。但是,因为爱上了这一份职业,没有一个人埋怨过。

  迤那镇政府党委委员刘洲介绍,海升基地在用工的同时,还免费教授当地农户苹果种植技术。同时,每年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将基地建成田间大学,累计免费为迤那镇培训农户2000余人次,将农户培训成种植苹果的“好手”,实现了农户和企业双赢。截至目前,海升基地辐射带动迤那全镇栽种精品苹果4万余亩。

  前景广阔 扩大规模强产业

  威宁现有苹果种植基地50万亩,苹果产业成了一个主要的支柱产业。按照威宁县委、政府的规划,要将苹果种植扩大到100万亩。为了响应这一号召,今年,海升集团另外成立了一个“威宁侬超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和政府平台公司进行合作,流转土地2万亩种植苹果,目前已种下3000亩。

  项目预计在2025年投产后,侬超公司按照70%的份额收成,政府平台公司按照30%的份额收成。对于双方的合作,侯建文充满信心,他说:“威宁土地平阔,土壤肥沃,气候条件好,最适合发展现代农业,尤其是苹果产业。如果解决了全县工程性缺水的问题,威宁在发展果蔬产业方面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商机无限。在目前全国46个苹果基地中,威宁苹果质量和亩产量都是首屈一指,威宁苹果的名气越来越响亮。如果稍微做大苹果产业,就会超过日本,日本全国目前才有苹果85万亩,这个目标,威宁应该不难达到。”

  夜幕低垂,果香满园的苹果基地彩霞满天,映红了人们的脸。果园的公路上,一辆辆满载苹果的车辆次第开往威宁县城,开往一个富庶美丽、充满活力的明天!(刘燎)

[责任编辑: 栾小琳]

相关阅读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7942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