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州频道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正文

赤水:从“80”到“1000”亩的荒山变身记

2021-10-11 09:30:40  来源: 贵州日报

赤水竹农造绿“三板斧”

从“80”到“1000”亩的荒山变身记

  10月以来,秋意浓。第二次到文德林家,已是晚上9时。

  眼前这位老人,身材瘦小、声音洪亮、走路带风,一会功夫就把记者甩得老远。白天采访时,他扛起85公斤的楠竹下山,气都不带喘。

  文德林,今年64岁,家住赤水市丙安镇艾华村,是十里八村出了名的种竹大户。他的造绿“三板斧”,被人称道。

  “记者同志,白天我忘记给你说一个细节了。”文德林打着手电筒带路,边走边讲,我家的竹林面积现在有1000亩。

  “那以前你家林地有多少?”

  “80亩。”

  “哪一年?”

  “那都是80年代的事咯。”

  提起他的“第一板斧”,居然与竹子无关。“原先我们不栽竹子,祖祖辈辈都种地。我家的自留山和责任山加起来才80亩。”

  “1983年,丙安镇林业站的同志推荐我试试育苗,还签订了包销合同,没想到第一年的纯收入就有1万多元。”文德林那时才20多岁,不懂什么技术,“我就是胆子大,全靠林业站的同志手把手教。”

  尝到甜头,他又拿出20亩林地,育杉树苗,做了村里第一位育苗专业户。“那几年,找了点钱,做了万元户,但我还想再多学点技术。”

  文德林的好学,打动了镇林业站。只有小学文化的他,被送到农广校进修一年,做了一名中专生。

  1997年,退耕还林开始,文德林家的林地一下子从80亩变成了114亩。

  “那时一座300亩的山,300元都没人承包,后来,降到200元、120元、100元,还是没有人要。最后,村干部找到我,我答应下来。”

  “为什么?”

  “因为山高坡陡,交通闭塞,思想又落后,老百姓的积极性普遍不高。”

  趁着林业好政策,文德林陆陆续续流转了1000多亩荒山,开始了他的“第二板斧”——栽竹。

  一年栽竹,两年出笋,三年成林,四年成荫,五年卖竹度光阴。种植、抚育、整地……文德林成了当地栽竹的“好把式”。

  眼看1000多亩荒山披了绿,就要变成“绿色提款机”,他却愁了起来。

  没有公路!山上的竹子全靠肩挑背扛运出山,不是长久之计。

  文德林下决心修路。钱从哪来?自己凑。他在自己林地里修了几条石板路,又集资15万元,带领村民修了一条42公里的产业路。

  后来,文德林投资2万多元修了村里第一条索道。

  “用索道运竹子?”新鲜!一传十、十传百,附近村民纷纷前来观摩取经。

  “现在,我家每年砍的竹子、挖的竹笋,再加上这几年种的中药材——佛手,每年收入10万元,不成问题。”文德林保守地说。

  为什么种中药材?他直言自己这“第三板斧”,利润高。“佛手每亩至少有5000元利润,杂竹才200元,楠竹更低,只有50元左右。谁更赚钱?”

  调整产业结构迫在眉睫。

  “我种佛手,也不是随便乱选的。”回忆起5年前,他喜欢看中央7台,学了好多种养知识,“正好有一天看到教种佛手,我一下子就兴奋起来。”

  文德林找到了镇林业站,林业站带他去四川考察,还请专家来赤水论证。种佛手一事,很快定了下来。

  前几天,赤水市办了个乡村振兴培训班,文德林学习回来,收获不少。

  “64岁了,还充电啊?还敢种5年一个生长周期的植物。”

  “这有啥,谁叫我喜欢。我打算再发动4个村民一起种20亩佛手,我负责技术指导和销路。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说完一阵爽朗的笑声。如今,他正享受着绿色的滋润,造绿“三板斧”劈出的“绿色提款机”,让人怎能不开心?

  从80亩到1000亩,这既是文德林多年来造绿成效的体现,也是当地百姓走上“绿富同兴”之路后对他的肯定与褒奖。

  离开文德林家,已是晚上11时,文德林执意要送。走在竹林里,阵阵秋风吹过,竹浪翻滚,好似阵阵波涛荡及天边。(记者 谢巍娥 申云帆 杨柳)

[责任编辑: 邓娴 栾小琳]

相关阅读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7944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