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州频道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展播>>正文

贵州岑巩:白姜大丰收 亩产值达3万元

2021-10-15 16:57:58  来源: 岑巩县融媒体中心

    采挖生姜、摘下块茎、洗净杂质、打包装车......这几天,贵州省岑巩县水尾镇大树林村的200亩生姜迎来丰收。田地里,一垄垄刚出土的鲜姜整齐有序的摆放着,清香味儿扑鼻而来,农人们忙着手中的活,脸上挂着丰收的喜悦。

岑巩县水尾镇大树林村生姜种植基地,村民们在摘取白姜块茎。

    “每亩产量达1万斤左右,平均亩产值达3万元左右。今天采收这5吨多生姜是准备发往重庆的,我们是订单销售。”水尾镇大树林村生姜基地负责人郑昌洪介绍,种植的生姜叫白姜,俗称“洞姜”,是用挖洞的方式种植的,与传统种植方式不一样。“洞姜”的每个洞子都相对独立,利于防病,不仅产出的生姜品质佳、产量高、效益好,而且摆脱了“一年生姜——两年水稻”的轮作模式,实现生姜的连作。同时,“洞姜”的生长周期相对较长,每年10月至12月才上市,从栽种到采收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用工,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这两天采收生姜,我们每天需要30到40人。女工是80-100元一天,男工是150-200元一天。”郑昌洪说,生姜种植的用工量较大,由于工人工资现结,群众来生姜基地务工的积极性很高,算下来,女工一年有两万多元的务工收益,男工则有三四万元。

岑巩县水尾镇大树林村生姜种植基地,村民们正忙着摘取姜块。

    今年27岁的大树林村村民李昌花,之前一直在家照顾两个小孩。自村里建立生姜基地后,她便成为当地的一名“工薪族”。“从正月份开始就来这里做活路了,一个月有三千多块钱。”李昌花说,在生姜基地做管理,既能挣工资,又可以照顾家,很不错。

    生姜基地不仅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近就业的机会,也为当地农户增收致富找到了新出路。58岁的村民陈金国,通过在生姜基地务工,了解到生姜产业效益不错,萌生了发展生姜产业的想法。“我一直村里的生姜基地干活,每个月加上三轮车搬运,工钱有4500元左右,生姜产业非常好,我准备明年种10多亩。”

岑巩县水尾镇大树林村生姜种植基地,村民在摘取白姜块茎。

    据了解,水尾镇土壤肥沃松软、气候适宜,非常适合种植生姜。为带领当地村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水尾镇因地制宜,于今年年初引进并示范种植白姜200亩,目前产业已获得丰收,且效益可观。该镇打算把生姜种植作为当地蔬菜产业的主打产业来抓,提高土地产出率,带动更多群众增收。

    “我们将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推广种植生姜,计划明年种植面积达到400亩左右。”水尾镇副镇长田涛说,将逐步引导当地的菜农参与到生姜种植上来,让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何晓燕 李昌焯)

[责任编辑: 王雪松]

相关阅读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7961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