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春秋丰收大季,迎来秋冬种植小季。
岑巩县天马镇白岩坪坝区,村民马丽在播撒白菜苔种子。
近日,在贵州省岑巩县天马镇白岩坪坝区白菜苔种植基地,耕犁机对烤烟地、辣椒地进行翻犁炕冬、开沟排水,30多位村民正在有序施肥、播种。耕犁机的轰鸣声与村民们的欢笑声共同奏响了一曲“冬闲人不闲”的秋冬增收曲。
发展秋冬小季耕种是助农增收、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计”。“我一个女人家,家里上有老下有小,不能外出打工,经常在这坝子上干活,10块钱一个小时,工资现结,工作也不累。”像马丽一样在白菜苔种植基地务工的留守妇女或年纪偏大的老人不在少数。
岑巩县天马镇白岩坪坝区白菜苔种植基地
白岩坪坝区共有土地2342亩,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机耕道完善,是秋冬小季耕种的“主战场”。据白岩坪村党支部书记郑祖芝介绍,该村采用“党支部+”的农业产业发展模式,积极引进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在刚采收的烤烟地、辣椒地、百合地里大力推广“N菜”接茬种植,提高土地的资源利用率和综合效益。
“蔬菜种植周期短、产量高、见效快,虽说是小季,但产值不可‘小计’。”种植大户杨焕昌一边指导工人如何快速播撒种子,一边讲述种菜经“大计”,“这里的烤烟和辣椒采收后,我们第一时间把土地进行了深耕翻犁,为确保播种成效,现在又精耕翻犁一次,今年我在这里要种植400亩白菜苔,预计亩产2300公斤左右……”
“党建引领进一步优化了坝区产业结构、为接茬耕种定下‘大计’。”天马镇镇长陈浩介绍,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业产业现代化,天马镇各村在党支部的积极推动下,将六大坝区6030亩土地集中流转到村级合作社,并联合镇农服中心,通过“返租倒包”模式引进种植主体、科学研判种植品种、“上门服务”组织务工、“切脉式问诊”防止病虫害等一些列举措,并实行订单种植,使产业规模稳步扩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群众增收更加稳定。“秋冬小季耕种的产值和带动示范效应不可‘小计’。”陈浩说。
据悉,今年开展秋冬“N菜”接茬种植以来,天马镇紧紧围绕坝区土地资源优势,将秋冬小季视为春秋大季积极谋划,抢抓时节种植莴笋、红菜苔、白菜苔、萝卜、油菜等成熟时期短的农作物6100亩,真正让小季变成了助农增收的“大计”。(吴啟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