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州频道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展播>>正文

黔西南:“大电强网”赋能新型工业化

2021-11-03 17:41:36  来源: 黔西南日报

  近年来,我州抢抓兴义地方电力获国家首批地方电力体制改革试点契机,创新提出“大电强网+大产业”的发展思路,围绕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以夯实电力基础作为全州工业发展的突破口,全面挖掘潜力,不断优化电力结构。截至2020年12月,全州电力装机容量达1500.2万千瓦,占全省20.1%,近五年内增长75.86%,电网已覆盖全州所有工业园区,全面构建形成了“大电强网”电力资源优势,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电力保障。

  保障能力稳步提升

  我州充分发挥自然环境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深入挖掘煤电、水电、风电、光电的潜力,全州电源项目建设实现多点开花、齐头并进的发展势头。2015年以来,先后建成了兴仁马马崖、晴隆光照等6个大型水电站,建成了普安电厂、清水河电厂、贞丰电厂、元豪电厂4个火电厂,实施了普安横冲梁、晴隆苏家屯、册亨丫他等风电、光伏新能源项目65个,五年累计发电量1548.4亿千瓦时。电力结构不断优化完善,改变了之前以煤电为主的单一结构,电力产业实现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变革,电力供应保障能力稳步提升,为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新型工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解决长期以来区域电网不完善、延伸不长、覆盖不广、工业用电不足等突出问题,多渠道加大投入,推进电网建设。2015年以来,共投入97亿元进行电网建设,扩建500kV变电站1座,新建220kV变电站22座和110kV变电站35座,完成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构成了以500kV变电站为中心的220kV环网,贯通电力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覆盖兴义市、兴仁市、安龙县等2市4县所有工业园区,电力供给安全、稳定,有效补齐区域电力发展的短板,进一步形成了发展需求牵引电力供给、电力供给创造发展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关系。

  为保证地方火电厂的用煤需求,实施“大煤保大电”发展战略,在同样市场价格条件下,地方产出的煤炭主要以保障地方火电厂发电用煤为主,实现“多产出推进多发电,多发电拉动多产出”的良性互动。目前,在政府的引导下,共有5家火电厂与39家煤炭企业分别以相互参股、资本注入、兼并重组以及签订长期供煤协议等多种方式,实现合作发展,形成紧密联系的发展共同体,仅2020年,州内煤炭企业累计供应电煤629万吨,占产出的50%以上,电煤供应充足、保障有力,全州火电发电量逐年稳步提升。

  融合发展促进多方共赢

  随着多家高耗能工业用户的入驻和多类大项目的实施,单独地方电网的保障性、安全性、稳定性受到挑战,州政府和贵州电网公司共同研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探索融合发展路径。2018年,按照优势互补、携手共进、多方共赢的原则,州政府与贵州电网公司签订了贵州电网、兴义电网“两网融合”战略合作协议,开启了兴义电网、南方电网同时向大企业和大项目供电的模式,全州工业用电保障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

  充分用好地方电网自主定价权,深入推进地方电力市场价格管理改革,形成了“政府主导、市场引领、自主议价”的管理新机制,让各类工业企业直接与发电厂家议价,实行“一企一策”,获得最实惠的电价,降低生产用电成本。目前,园区企业平均电价在0.38元每千瓦时,比全省平均电价低约0.1元每千瓦时,仅2020年,共为园区各类企业降低生产用电成本约9.8亿元。充足的电力保障和较低的用电成本成为了工业项目招商引资的独特优势,吸引了众多技术含量高、成长性好、带动性强、具有行业引领型的重大工业项目先后签约落地。

  充分发挥政府在地方电力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按照“统一规划,协商共建”的原则,统一编制地方电力发展规划,统筹推进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减少重复投入、无序建设。同时,牵头搭建电力企业沟通平台,建立共商机制,促进相互协作、相互补充、共同发展。尤其是对于大工业企业的用电保障,政府加强宏观调控,确保地方电力优先保障本地园区各类工业企业用电,实现州内自我循环、多方共赢。

  带动新型工业集群发展

  随着电力产业不断发展,火电厂对电煤的需求量不断加大,有力地拉动了煤炭工业转型发展、升级提能。2015年以来,先后完成42个煤矿的机械化升级改造,采煤机械化率达100%、辅助系统智能化100%;建成主体煤矿17个,新增产能每年735万吨;关闭煤矿34个,淘汰落后产能每年645万吨。目前,全州所有保留煤矿规模全部提升至每年30万吨以上,形成了以大中型煤矿为主,年产30万吨煤矿为辅的能级结构,仅2020年,累计煤炭过站量1220万吨。

  在大电网的保障下,围绕工业园区规划,合理布局园区产业项目,推动工业发展集群。在兴仁工业园区及郑鲁万工业园区布局电解铝产业群,建成了兴仁登高电解铝项目,形成25万吨电解铝产能,年产值可达35亿元,电解铝及铝加工产业实现从无到有、集聚发展;在清水河、兴仁、安龙、郑鲁万等工业园区布局铁合金产业群。目前,全州建成铁合金重点企业16家,产能达到80万吨,可实现年产值50亿元以上。

  依托电价优势,引进实施了一批重大轻工项目,打造了一批优势品牌企业。建成了总投资18.81亿元的贵州鹏昇纸业有限责任公司年产60万吨包装纸项目,是目前全国制浆造纸行业以EPC总承包模式建设的规模最大、生产线最为齐全的建设项目,以云南、贵州、广西三省区为核心销售区域,以广东、湖南、江西等六省为辅助销售区域,可实现年产值25亿元;建成了总投资5亿元的贵州锶多多天然矿泉水有限公司天然高锶矿泉水康养产业园项目,第一期三条瓶装桶装水全自动生产线已全面建成投产,年产值可达2亿元;培育了贵州光秀生态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贵州聚丰薏苡股份有限公司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其中光秀食品企业被列为省农产品加工高成长培育企业。2020年,全州规上特色轻工企业135家,总产值224亿元。

[责任编辑: 吴雨]

相关阅读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025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