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州频道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正文

“空心村”蹿红

2021-11-05 09:40:40  来源: 贵州日报

透过短视频,小村寨日均吸引数百名游客“打卡”

“空心村”蹿红

  焕河村火了,原本“空心化”的村子突然热闹起来。

  从今年夏天开始,这个位于铜仁市德江县大山深处的土家族村寨迎来一波又一波“打卡”客流。截至目前,村子累计接待游客9万余人,国庆节小长假7天,迎来了2500余辆自驾游车辆。

  改变源于一名80后创客和他所拍摄的短视频。随着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客流涌入,古村开起了第一间小卖部、第一家农家乐,外出打工的年轻人纷纷回乡创业,在家门口实现收入翻番。

  短视频带“火”一个村

  “老板,汤圆多少钱一碗?”

  “老板,给我两杯包谷酒。”

  今年夏天,焕河村突然迎来了旅游潮。除了铜仁本地的居民外,还有湖南、重庆的游客专程来感受古村魅力。据村里统计,每天都有七八百人来村里做客,周末时人数更是常突破1000大关。游客反馈,他们都是从同一个地方知道焕河村的:手机短视频平台。

  过去两年,这个仅204户人家的小山村,透过短视频,成了“网红村”。

  2018年,有着多年电商经验的德江青年丁浪敏锐地感觉到,短视频会成为下一个流量入口,家乡的焕河村浮现在他的脑海里。

  焕河村地处深山,距离德江县城20多公里,村民多是土家族,主要靠农耕为生。至今保留着青瓦房、青石路,数十株珍贵古树和一口古井更给村庄增添了几分古朴宁静。丁浪有个直觉:在这里拍视频肯定会火。

  2019年7月,丁浪来到焕河村,准备打造一个传统村落加传统美食的IP。村委会主任赵红军很支持他的想法,并向他介绍了一位合适人选:水井上面那户人家住着一位很会做菜的奶奶,名叫张金秀。

  “奶奶做什么,我就拍什么。”得到老人同意后,丁浪开始拍摄记录张金秀做饭日常,并给发布这些视频的账号取名为“黔东农仓”。

  运营不到半年,“黔东农仓”积累了30万粉丝,并开始展现出不俗的带货能力。2019年10月,张金秀在视频中做了一道紫薯蒸饭,成功帮助当地售出5000多单紫薯。

  次年7月,当时的德江县挂职副县长郭晓春走进“黔东农仓”直播间,和丁浪一起卖起了家乡的花椒、茶叶、蜂蜜等特产。短短两小时卖出4000多单,销售额累计20多万元。

  丁浪介绍,2020年,“黔东农仓”账号线上线下的总销售额达200万元。其中大部分是通过张金秀的视频带货卖出去的,销量最好的是蕨根粉、辣椒面等当地农产品。

  “被看见”的古村迎来旅游潮

  在“黔东农仓”账号粉丝量达到60万左右时,丁浪和团队决定开始新尝试:用短视频带动当地旅游。

  一个名为“古村乐乐”的新账号诞生,主人公是一位年轻孃孃“乐乐”。很快,干活麻利的乐乐得到了网友的认可。截至目前,“古村乐乐”在发布平台上已经积累了141万粉丝。

  丁浪团队有意在“古村乐乐”的每一条短视频下方带上焕河村的定位。“之前担心村里没有做好准备,厕所、垃圾桶等配套设施跟不上,所以没有刻意透露拍摄地点。现在这些都做起来了,我们就带上了定位,希望能为村里吸引游客。”

  “以前交通闭塞反而让传统文化保留了下来。”焕河村第一书记、德江县住建局工作人员赵健涛介绍,2013年8月,焕河村入选了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除了视频中频频出镜的那口古井,村里一座颇具土家族特色的房屋也深受游客喜爱。

  “原来我们这儿不通车,现在反而开始堵车。”赵健涛说,2014年焕河村修了第一条通往县城的水泥公路,平时少有车辆来往。但现在,自驾游的车辆常常在村口排成长龙,每天都需要工作人员疏通引导,“村里正考虑通过进一步施工,改善道路状况。”

  对于那些远道而来的游客,村里人起初并不适应,甚至有些排斥。他们抱怨游客打乱了原本的生活节奏,但经过村委会多次开会沟通,大家改变了想法。渐渐地,村里的长廊上开始有了卖凉面、米线的摊点,当地特色的斑鸠豆腐、包谷斗酒等小吃也有了销售途径。85岁的赵爷爷,曾经反对发展旅游经济,现在也在小吃长廊卖起了麦包和鸡蛋。

  改变不仅在于来村里的人多了,更在于村子本身。焕河村走红后,当地加大了对村里基础设施的投入。赵健涛介绍,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焕河村不仅新添了消防设施,还建起了人行步道、文化休闲健身广场。为了让前来旅游的网友们有更好的体验,村里特别设立了公厕、路牌等设施。

  “现在村里做小生意的人每天收入都有几百块钱,去除成本一年也能挣一两万元,收入翻了几倍。”赵健涛说。

  小变化孵化大信心

  今年以来,村里许多年轻人也看到了家乡的变化,主动回村。

  23岁的赵霜利用自家的老屋,开起了村里第一家小卖部。店里商品不算齐全,但生意却很不错。赵霜透露,算上冰柜在内,开这家店总投入一万多元,“一个月不到就收回了成本。”

  在长廊卖小吃的村民张晓芬说,从没想到能在家门口创业。早些年村里不通路的时候,为了买两袋盐巴,要花两三个小时翻过大山才能到集镇。现在,张晓芬在村干部的动员下,摆摊卖起了土家美食“豆腐汤圆”。暑假高峰期虽然已经过去,但每天仍能有数百元收入。

  30岁出头的赵江过去几年一直在外地开网约车,上个月,他经营的焕河村首家农家乐正式开始营业。

  按照赵健涛的计划,农家乐开起来后,村里的土鸡蛋、腊肉就有了销售途径,黄花、辣椒等特色蔬菜也能就地消化。眼下,回村创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曾经无人传承的花灯、“打溜子”等土家族特色民俗也该重新学起来。

  丁浪也有自己的长远计划——把在焕河村积累的经验复制到更多的贵州乡村。“我们的目标就是在贵州每个县都捧红一个村,让网络连接山里山外,助推乡村振兴。”

  最近这段时间,丁浪和团队成员在德江县沙溪乡大寨村打造另外一个短视频账号“古村28渡”。新账号的主人公是大寨村的驻村第一书记,之所以选择拍他,是因为双方在理念上十分契合:通过短视频打出村子的知名度,然后发展旅游业实现村民增收。(记者 胡锐)

[责任编辑: 吴雨 邓娴]

相关阅读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033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