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州频道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正文

人行贵阳中心支行“六聚焦”持续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2021-11-09 17:14:46  来源: 人行贵阳中心支行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以持续提升贵州省金融服务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为目标,“六聚焦”持续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不断完善普惠金融制度保障,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强化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支付和信用体系建设,大力开展普惠金融教育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推动与全面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普惠金融服务和保障体系建设。

  一、聚焦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普惠金融制度保障

  一是建立内部联动工作机制。成立贵州省人民银行系统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完善普惠金融发展工作机制;制定《贵州省人民银行系统推动普惠金融发展行动方案(2018-2020年)》,明确部门责任,层层压实传导,推动全省人民银行系统将普惠金融工作落到实处。二是推动建立外部协调工作机制。推动出台《贵州省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实施方案(2016-2020 年)》,成立由省政府金融办、贵州银保监局、贵阳中支牵头,相关单位参与的普惠金融发展工作协调机制。各部门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制定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协调解决重大问题。三是科学评价普惠金融发展状况。全面梳理省市县普惠金融发展状况,形成普惠金融指标年度分析报告,找准普惠金融发展的优势领域和薄弱环节,为推动普惠金融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二、聚焦实体需求,普惠金融服务对经济发展形成有力支撑

  充分发挥好各类货币政策工具结构性引导作用,聚焦实体经济需求,持续加大普惠领域支持力度。截至2021年6月末,全省支农(扶贫)再贷款余额439.8亿元,同比增长26.2%,支小再贷款余额159.08亿元,再贴现余额126.2亿元,同比增长152.8%,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余额5329.2亿元,同比增长12.2%,对全省经济发展形成了有力支撑。

  (一)改善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一是持续推进金融支持稳保银企对接专项行动。强化部门协同,推动省市县三级政金企对接机制建设,配合地方搭建贵州省大数据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促进银企供需精准匹配;优化企业名单推送对接机制,9部门协作推送重点企业对接金融机构。截至2021年6月末,已推送对接4794家,其中2489家获得了授信支持。二是在全省开展贵州省金融支持个体工商户“五苗行动”。组织印发工作方案,于2021年6月至12月在全省深入开展“惠苗政策大集中”“育苗产品进万户”“助苗着床普知识”“护苗成长促发展”“扶苗诊疗解难题”等“五苗行动”,营造金融“贷动”个体工商户发展的良好氛围。三是持续落实好两项直达实体经济货币政策工具。加强政策工具的督促指导,辖内两项直达实体经济货币政策工具已延期至2021年底。截至2021年6月末,全省各金融机构累计延期本息357.3亿元,惠及企业4.9万户。四是引导普惠小微贷款成本持续稳步下降。深入推进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强化监测调度,引导银行降低贷款利率,合理让利实体经济。2020年,全省银行累计向实体经济让利超130亿元。截至2021年6月末,全省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6.2%,同比下降101.08个基点。

  (二)推动金融精准扶贫可持续发展。一是凝聚工作合力。充分发挥金融扶贫联席会议制度优势,形成“政府主导、央行牵头、各方参与、多频共振”的金融扶贫工作机制;牵头相关部门制定金融扶贫工作意见10余项,不断健全金融扶贫政策体系;连续5年举办金融扶贫劳动竞赛,锤炼选拔了一支懂金融、会扶贫、作风硬的金融扶贫干部队伍。二是创新工作方式。围绕“用好、用足、用规范”三个核心,创新运用扶贫再贷款工具,探索出“一次授信,循环使用”“再贷款资金+匹配自有信贷资金”杠杆化运作等模式,有力调动金融机构参与扶贫工作的积极性;创新激励机制,对扶贫效果突出的金融机构给予扶贫再贷款奖励。三是聚焦重点领域。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地方经济发展要求,加大对贫困地区公路、易地扶贫搬迁、重大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有效改善贫困人口居住环境;聚焦深度贫困地区金融服务,推进金融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七项行动。截至2021年6月末,全省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4784.6亿元,连续多个季度位列全国第一。四是坚持防范风险。配合省委、省政府制定扶贫资金专项治理方案,规范扶贫产业基金发展;联合多部门率先推动扶贫小额信贷风险防控专门意见落地实施;清理甄别“户贷企用”情况,规范扶贫小额信贷发展,为金融扶贫可持续发展守好底线。

  (三)扎实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一是强化政策指导。牵头印发《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实施意见》、《贵州省国有大行下沉服务重心支持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措施》;配合省委省政府制定《贵州省“十百千”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实施方案(2019-2021年)》等政策文件;开展涉农信贷政策导向评估,切实加大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工作力度。二是强化再贷款再贴现使用效果。不断加大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发放支农再贷款和再贴现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强化资金使用效果,引导金融机构将更多信贷资源配置到乡村振兴领域。截至2021年6月末,全省涉农贷款余额14692.3亿元,同比增长10.2%。三是强化金融创新。牵头开展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截至试点结束,全省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余额17.7亿元,为开展试点之初的15倍;农房抵押贷款余额6.2亿元,为开展试点之初的20倍;出台《关于推动传统金融工具绿色化转型的指导意见》等多项政策文件,引导金融机构加强涉农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截至2021年6月末,全省农户生产经营贷款余额2507.6亿元,同比增长7.3%。

  三、聚焦基础设施,切实践行金融为民服务理念

  (一)大力改善支付服务环境。一是持续做好移动支付便民工作。积极推动移动支付便民工程,做好重点场景和冬奥会支付服务环境建设;推动中国银联贵州分公司与贵阳轨道交通公司云闪付合作,解决地铁移动支付互联互通问题。截至2021年6月末,全省移动支付交易7542.73万笔、金额41.32亿元,累计注册用户1326.95万户。二是推动农村支付服务环境提档升级。持续改善农村地区银行卡受理环境,打造“支付服务+政务信息+电子商务”三位一体综合型农村金融服务站,同时嵌入社保、医疗等便民功能;指导毕节地区打造“数字化+智能化”农村支付场景,助推毕节市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申报工作。截至2021年6月末,全省共有服务站点23534个,累计交易1472.33万笔、金额146.65亿元。三是优化老年人支付服务。结合实际,印发《关于做好提升老年人支付服务便利化程度工作的通知》,对便利老年人办理支付结算业务、提升老年人移动支付便利程度提出要求,切实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的支付服务、消除数字鸿沟。

  (二)建立健全普惠金融信用信息体系。一是加强信用信息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中小微企业征信服务,不断深化全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目前,推动形成安顺市“一库双网一平台”、“铜仁市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平台”、“六盘水市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产品超市”等典型模式,促进信息、信用、信贷联动。二是持续推进农村信用工程建设。持续完善贵州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机制,强化政策配套,引导贵州省联社通过“农户-村组-乡镇-县市”四级联创模式高效开展信用工程建设。截至2021年6月末,全省782.58万户农户均建立了资信档案,评级授信农户728.78万户,有288.17万农户获得贷款支持,贷款余额2628.20亿元;全省创建信用组127363个,信用村13030个,信用乡(镇、街道)1038个,信用县(市、区)21个。三是加强便民征信服务创新。制定统一的征信查询服务规范,推动全省征信查询便民化、标准化、专业化;科学规划全省信用报告查询网络,建立“人民银行+代理点+政务大厅”的多元征信查询新模式。截至2021年7月末,全省共设立代理点270余家,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立的代理点31家。

  (三)创新发展数字普惠。一是以贵阳市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为契机,引导地方法人银行运用大数据技术,提升线上普惠金融服务。如,贵阳银行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构建了以大数据风控为核心、信用评分模型为基石、前中后台分离、审查审批集中的“信贷工厂”模式。二是以货币政策工具运用为导向,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优化线上普惠金融产品。如,贵阳中支与贵州省联社对接,依托农信系统“黔农云”平台,以货币政策工具运用为导向,创设“受众普惠、投向精准、利率优惠”的线上普惠信贷产品“黔农惠贷”,有效引导普惠信用贷款投放。三是以下沉金融服务为目标,线上、线下结合实现无时间、无空间、无地域限制的金融服务。截至2021年6月末,全省27家富民系村镇银行通过普惠贷款向线上转型,30万以下小额信用贷款线上化率达75.21%;同时,持续做好线下普惠走访工作,利用移动开卡机上门服务、线上办贷,把金融服务送到用户身边,有效破解了物理网点局限,信用贷款余额占比达71.9%。四是以推广应用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为抓手,助力中小微企业融资。紧紧围绕供应链融资服务中小微企业,多措并举大力推广应用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截至2021年6月末,共促成融资交易8610笔,7193.35亿元,连续4年融资金额超1000亿元,中小微企业融资占比均在80%以上,融资服务平台促融资助普惠成效显著。

  四、聚焦金融生态,着力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质效

  (一)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一是推动试行绿色金融国家标准。在全省试行绿色金融国家标准,大力推进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工作,指导辖内金融机构分类型、分阶段,先少后多、先易后难开展环境信息披露。全省已有118家金融机构对外公布2020年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报告,其中,贵州银行和贵阳银行分别对碳足迹和投融资活动碳排放开展信息披露。二是指导贵安新区深化绿色金融改革。指导成立贵安新区绿色金融行业自律机制;推动贵阳、贵安绿色金融同城化发展,推动绿色项目库建设和金融机构对接贵阳、贵安13项绿色项目融资;推动贵安新区云谷分布式能源中心项目等30项改革成果列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推广清单》,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纳入贵州省“十四五”金融业发展专项规划。三是引导金融机构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创新产品和服务62项,其中“有效盘活绿色信贷资金支持贵州省绿色发展”“贵州银行创新土地复垦”等7个案例入选总行《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案例汇编》。截至2021年6月末,全省绿色贷款余额3996.43亿元,同比增长20.57%;绿色股权融资余额525.44亿元,绿色金融债券发行130亿元。

  (二)优化现金支付体验。一是开展拒收现金集中整治。建立由人民银行牵头、各方协同整治、宣传和风格化管理的长效整治体系;建立辖内拒收现金名录,实行拒收现金主体清单管理;2018年以来,全省累计受理整治拒收现金投诉或举报线索68起。开展人民币知识宣传活动2230余次,受众人数达140万人次。二是高标准高起点推进全省硬币自循环。搭建全省统一的“黔城易兑”硬币自循环调剂平台。截至2021年6月末,全省共布放纸硬币兑换设备151台,实现兑换交易4.06万笔,硬币自循环回笼50.71万元,投放及再投放192.12万元。三是积极开展现金服务示范区创建。推进示范区内银行网点现金服务标准化建设,实现制度执行规范化、惠民措施丰富化、人员素质专业化、金融设施智能化。截至2021年6月末,全省共建成现金服务示范区20个,其中城市示范区5个,农村示范区15个。

  (三)强化金融广告治理。一是健全金融广告治理内外部工作协调机制建设。建立跨业务部门金融广告甄别制度,深化涉嫌违法违规金融广告线索移送和处置工作;加强与市场监管部门沟通,依托当地整治虚假违法广告联席会议,增强金融广告监管的合力和实效。二是发挥行业自律组织在金融广告治理工作中的作用。依托贵州省金融消费权益保护联合会建立健全行业自律机制,统筹推动全省金融广告治理工作。三是依托互联网金融协会移送线索和“金融广告随手拍”微信小程序监测工具布下天罗地网,组建专业化监测队伍2000余人,确保抓严抓细违法违规金融广告监测工作。截至2021年6月末,共处置涉嫌违法违规金融广告线索161条。

  (四)净化金融生态环境。牵头印发《贵州省金融生态环境测评暂行办法》,围绕经济发展环境、社会信用环境、普惠金融、金融生态满意度等方面开展金融生态环境测评体系研究,连续7年开展金融生态环境测评,推动地方政府严厉打击逃废债,维护金融债权。

  五、聚焦纠纷化解,畅通金融消费维权“最后一公里”

  (一)畅通金融消费者投诉咨询渠道。一是建立省级“呼叫中心”。自2014年开通“12363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咨询投诉电话”,截至2021年6月末,贵阳中支共接收和处理金融消费者有效投诉830件,办结率100%。二是对外公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投诉咨询电话和“蒲公英”金融志愿服务投诉咨询电话,将金融志愿服务联络员的电话、乡镇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当地人民银行的投诉咨询电话进行公示,方便群众投诉咨询。截至目前,公示服务基本实现行政村全覆盖。

  (二)全面推进投诉分类标准运用。举办多层次培训,深入开展调研,全面推进银行投诉分类标准运用,同时,根据消费者投诉重点领域和突出问题,综合采用向金融机构风险提示、监管约谈与定期通报等措施,防范侵权风险,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三)扎实推进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工作落地见效。一是建立健全金融纠纷调解组织体系。截至目前,贵州全省成立社会团体法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联合会,以下简称“联合会”)3家,人民调解委员会7家,金融纠纷调解室(中心)9家。二是建立健全诉调对接工作机制。联合省高院印发《关于建立金融消费纠纷诉调对接工作机制的指导意见》,在全省范围内建立诉调对接工作机制。推动省联合会与贵阳市南明区人民法院建立金融纠纷诉调对接工作机制。截至2021年6月末,全省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工作高效开展,省联合会共调解196件金融纠纷案件,调解成功145件。三是探索“一站式”金融纠纷解决机制。指导安顺市联合会联合基层法院组建调解队伍下沉到乡镇,通过现场调解、签定调解书、当场司法确认的方式,“一站式”化解金融纠纷。截至2021年6月末,安顺市联合会共调解104件金融纠纷案件,调解成功92件,成功率达88%。四是拓宽金融纠纷调解渠道。指导铜仁市中支将“蒲公英”金融志愿服务行动与社区网格化管理有机结合,各银行进驻帮联社区开展金融纠纷调处;指导毕节市中支依托政务服务大厅及社区普惠金融服务中心(站)聚焦普惠金融重点人群,拓展金融纠纷化解的普惠路径。

  六、聚焦金融知识普及,大力推动金融志愿服务和普惠金融教育

  (一)打造“蒲公英”金融志愿服务宣传品牌。2015年以来,开展“蒲公英”金融志愿服务对村帮扶行动,实现对村帮扶全覆盖,切实提高广大边远农村群众金融知识和金融服务的获得感;围绕扶贫攻坚战略目标,结合帮扶对象实际需求,制定“一村一策”的“蒲公英”金融志愿服务对村帮扶行动方案,明确行动目标、内容和保障措施,提升帮扶实效。截至目前,全省“蒲公英”金融服务志愿者共13000余人,已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宣传名片,社会反响良好。

  (二)推进金融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联合省教育厅等部门印发《贵州省推动金融知识普及试点方案》、《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深入学校开展“金融诚信 伴我成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推动金融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2020年,全省人民银行系统和各银行走进821所校园,开展575场主题班会,覆盖87338名学生。

  (三)积极推动金融知识普及常态化。一是统筹规划集中性金融知识普及活动,聚焦金融知识普及重点热点问题,提高金融知识普及计划性、专业性和系统性。二是将“蒲公英”金融志愿服务与社区网格化管理相结合,打通金融知识精准普及“最后一公里”。三是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蒲絮飞扬红土地”系列金融知识普及宣传活动,组织“蒲公英”金融志愿服务队重走长征路,深入普及金融知识,践行党的初心使命。

  (四)探索金融教育示范基地建设。积极贯彻落实总行关于开展金融教育示范基地建设试点的工作要求,积极推动贵州省金融消费权益保护联合会与遵义纪念馆联合打造金融教育普及基地;注重老年人金融教育合作,指导中信银行贵阳分行携手贵州老年大学,利用微信公众号数字化普及金融知识;同时打造金融知识普及基地,开展对老年人有温度的养老金融教育。

[责任编辑: 王雪松]

相关阅读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047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