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州频道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展播>>正文

贵州岑巩:“接茬轮作”打造坝区产业“新业态”

2021-11-17 17:07:51  来源: 岑巩县融媒体中心

  初冬时节,在贵州省岑巩县天马镇干塘村白岩坪坝区百合种植基地里,40余位村民忙着挖沟、摆种子、盖土,现场井然有序,每个人脸上挂满了产业兴旺的笑容。

岑巩县天马镇干塘村白岩坪坝区,村民何玉成在挖沟。

  坝区土地连片,土壤肥沃,机耕道完善,是秋冬“接茬轮作”的“主战场”,村民们参与了产业从无到有的全过程。

  “大家挖沟要从上横着往下挖,既省力又快,挖沟行间距40厘米,百合种子每一颗距离20厘米,种子牙口朝上,盖土的时候要盖松软的土。”何玉成常年组织村民务工,据他介绍,这里以前一年只种植一季玉米,不仅造成土地浪费,产值也上不来。

  从单一的传统农作物种植到瞄准经济作物“接茬轮作”是坝区资源得以高效利用的关键。

10月26日,岑巩县天马镇干塘村白岩坪坝区百合种植基地,村民杨金枝在摆放百合种子。

  “百合的食用价值很高,市场前景广阔、不愁卖,亩产可达1600斤,但百合不能连续在一块地种植,与其它作物‘轮作’,才能保证优质高产,这片地特别适合百合种植。”有着多年种植经验的张明胜在太子参收获后,“接茬”种植百合60亩。

  根据各种作物的营养需求,科学实施“轮作”,能够有效确保土壤肥力不减、土地利用率更高、产品质量更优、产量更大,从而推动坝区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农增收。

9月23日,在岑巩县天马镇干塘村白岩坪坝区,村民在分拣采收的百合。

  “我们这一辈人,没什么文化,出不了远门,在这坝子上干活,10块钱一个小时,秋季采收完后‘接茬’种植,只要肯干,常年都有活。”村民杨金枝说。

  “高效的蔬菜‘接茬’烤烟、百合‘接茬’辣椒、蔬菜‘接茬’百合……‘轮作’模式使‘人地两不闲’,在提高土地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让老百姓一年到头都有活干。”干塘村党支部书记郑祖芝介绍,秋冬种开展以来,白岩坪坝区“接茬轮作”百合600亩、白菜苔500亩、红菜苔200亩……科学的“接茬轮作”种植模式,使坝区产业四季“不断档”。

11月1日,在岑巩县天马镇干塘村白岩坪坝区,村民在采摘红菜苔。

  “下一步,我镇将立足6大坝区6030亩土地资源优势,加强党建引领,深耕‘接茬轮作’这一经验,积极谋划产业布局,做好产销对接,推广‘订单种植’模式,打造坝区产业‘新业态’,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就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天马镇党委书记吴钦明说。(吴啟萍)

[责任编辑: 王雪松]

相关阅读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073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