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州频道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正文

贵州安顺:千方百计拓宽易地搬迁群众就业渠道

2021-11-25 09:21:43  来源: 贵州日报

引企业 强产业 惠百姓

千方百计拓宽易地搬迁群众就业渠道

  冬日的早晨,在镇宁自治县江龙镇小城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卢永凤起床后将两个孩子安顿好,像往常一样准时赶到社区旁边的工厂,开始一天的工作。

  “搬到安置点后,最希望能就近找份稳定的工作,赚钱、照顾家庭两不误。”卢永凤说。

  今年来,江龙镇成功引进喜宝集团子公司贵州省安顺市喜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喜宝公司”),卢永凤等搬迁群众在家门口成了“上班族”,解决了苦恼。

  如今,和卢永凤一样融入城里新生活的搬迁户不在少数。“十三五”期间,安顺市累计易地扶贫搬迁82020人,其中75181名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搬迁顺利实现脱贫。

  易地扶贫搬迁,要做好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十四五”开局之年,安顺市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重心转向后续扶持,千方百计拓宽搬迁群众就业增收渠道,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引企业 打造高质量就业载体

  江龙镇西门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不远处的喜宝公司“安踏”鞋面生产车间内,130余名工人正在忙碌。

  生产厂长杨秋菊介绍,工厂于今年8月正式投产,目前有5条生产线,平均每月完成2万双“安踏”运动鞋鞋面。

  喜宝集团是中国知名运动品牌“安踏体育”旗下的生产厂家,总部位于广州市番禺区,是集产品研发、设计、生产于一体的体育用品生产商,创新建立了“一地开发、异地生产”模式,目前在安徽、广东、湖南等省有生产基地。

  “公司入驻江龙镇易地扶贫搬迁点后,3个月就实现投产,县、镇两级政府给予了很大帮助。”杨秋菊说,政府不仅免费提供员工宿舍、餐厅和办公场地,还给予工人培训基金补助。目前,公司正筹备再增加3条生产线,届时运动鞋鞋面年产量将达80万双,解决200余人就业。

  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高质量发展平台“引凤来栖”,是安顺市实现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的法宝。

  今年来,安顺市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大力推进“产业大招商”,推动各部门、县(区)、平台公司、产业园区、招商驻外分局等形成合力,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引进企业。截至9月底,通过大招商行动,安顺在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成功引进清大苗方民族制药(贵州)有限公司、贵州山水汇晨家居有限公司等企业,该市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立就业帮扶车间154个,就业帮扶基地29个,共吸纳14393人就业,其中脱贫劳动力2986人。

  强产业 拓宽多元化就业渠道

  关岭自治县百合街道同康社区是安顺市规模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十三五”期间,从该县各乡镇(街道)搬迁来的群众达1747户8243人。

  百合街道党工委书记陈丽说,街道引进了贵州山水汇晨藤艺有限公司、关岭启鑫电子厂、关岭美慧之新服饰有限公司、关岭姚应林饰品厂、关岭朱洪宇体育用品加工厂等企业,面向搬迁户开放缝纫工、手工、编织工、电工等岗位。

  同时,该社区还建成同心社区中草药集贸市场、同康社区农贸市场、社区移动售货亭、同康社区就业创业一条街等,鼓励搬迁群众参与经营性岗位,以多元化产业发展拓宽搬迁群众就业渠道。

  在镇宁自治县景宁小区安置点,以“镇宁民族文化产业街区”为依托,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直接和间接解决群众就业近300人。

  在紫云自治县板当镇圆梦社区安置点,依托板当镇蓝莓产业园区5000亩蓝莓产业,带动搬迁户每年每户增收8000元以上。

  在平坝区乐平镇同富社区安置点,依托10万亩高标准蔬菜园区让搬迁群众一年四季都有活干。

  截至今年9月底,安顺市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共17866户42193人,实现就业17866户38611人,实现“一户一人以上就业”目标。

  促就业 助力搬迁户稳定增收

  “小阮,忙不?这儿有一份最新的招聘信息,你的条件正好合适,报个名明天就可以上班了。”近日,36岁的江龙镇西门社区搬迁户阮永江刚从浙江打工返乡,社区网格员便给她打电话推荐工作。

  在安顺,像阮永江一样在家中享受“送岗上门”服务的搬迁户不在少数。今年,安顺市把强化就业服务作为切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的重要抓手。

  “安顺市根据搬迁对象的实际情况和就业创业意向,将搬迁户分为社区工人型、三产服务型、外出务工型、兜底保障型等,并且强化就业服务,促进群众多渠道稳岗就业。”安顺市就业局副局长黄凰说。

  持续优化线上服务,通过在安顺人社局微信公众号上搭建就业服务模块,设立政策指南、岗位推介和线上办事3个功能区,实现群众寻求就业服务“触手可及”。坚持每周一场线上招聘,截至目前已发布招聘信息36期。

  做好线下服务,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易地扶贫搬迁专场招聘等活动,搭建易地扶贫搬迁求职群体与企业之间的平台。截至目前,共举办各类专场招聘352场次,提供就业岗位18万余个次,达成就业意向2.06万人次。

  深入推进劳务协作,通过落实政策、精准服务以及组织“点对点”输送等措施,推动东西部劳务协作。1至9月,该市东西部劳务协作促进就业6293人。并发挥大数据服务平台作用,通过服务管理清单化、培训就业数字化,全市各安置点通过逐户建立培训、就业台账,应用数据对培训和就业进行动态管理。(通讯员 伍水清 吴学思)

[责任编辑: 刘昌馀 吴雨]

相关阅读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097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