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生态环境厅公布了首批贵州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命名名单,贵阳市花溪区、遵义市湄潭县、安顺市西秀区大坝村、毕节市黔西市化屋村、黔东南州麻江县乌卡坪生态蓝莓产业园和黔西南州兴仁市鲤鱼村等6个地方位列其中,他们将在下一步申报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时获得优先权。
据悉,贵州已有贵阳市乌当区、遵义市赤水市、兴义市万峰林街道、贵阳市观山湖区和铜仁市江口县太平镇等5个地方获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此次获批的6个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既是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标杆,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贵州代表,他们将进一步探索“两山”转化路径,成为我省申报国家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预备队”。
据了解,被命名的地方因持续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筑牢生态产业转化根基,围绕自身环境特点和生态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探索建立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本地模式和机制,长效保障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在全省范围内脱颖而出。其中,花溪区探索了具有花溪特色的“公园城市·全域融合”多产业“两山”转化模式;湄潭县探索出一条“荒山变茶山、茶山变金山”的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麻江县乌卡坪生态蓝莓产业园用蓝莓串起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西秀区大坝村趟出了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乡村振兴“两山”转化之路;黔西市化屋村以生态旅游开发为突破口,将自然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成为加快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兴仁市鲤鱼村深挖“旅游+”“文化+”“水+”等业态内涵,收获一片好山好水。(记者 申云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