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州频道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展播>>正文

普定县:“四化”开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2021-12-01 18:49:34  来源: 普定县融媒体中心

  近年来,普定县深入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以“四化”为抓手,坚持系统融入,着力完善功能,健全服务机制,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奋力开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基础阵地规范化。着力健全基础阵地,制发《关于全县村(社区)活动场所牌匾清理和规范工作的方案》,对全县13个社区活动场所进行了集中清理整顿和规范管理,进一步整合机构,转变职能,变“墙化”为“强化”,各社区党组织活动场所组织、宣传、凝聚、服务党员群众功能进一步增强,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高。积极向市委组织部争取资金20万元,对全县村(社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进行“升级”打造,持续筑牢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活动场所党建元素进一步彰显、功能进一步健全、服务进一步规范,成为了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窗口,集中学习和开展培训的课堂。

  服务功能差异化。从13个社区特征及实际出发,依据各社区已有公共服务配套、人口规模和结构、群众具体需求等实际情况,合理配置功能区域。在易地搬迁安置社区,以社区居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为工作目标,建立系统就业台账,对就业群众实行分类管理,以便更好地为社区居民准确推荐就业岗位。聚焦“一中心一张网十连户”工作机制,坚持便于管理、方便易行的原则,共划分全科网格58个,网格员218名,社区党员干部为网格长,每季度实行一次走访摸排,准确掌握了解社区居民就业情况,及时根据就业需求推荐就业。切实发挥党群服务中心联系群众、凝聚党心民心作用,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文化宣传常态化。大力推进感恩教育、文明创建、公共文化、民族传承进社区,为安置点群众提供有力的文化服务保障。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四点半课堂”(爱心托管中心)等载体,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组建12支志愿服务队伍,常态化开展文化文艺活动,向安置点群众子女提供课业辅导、绘画、音乐等志愿服务。2018年以来共开展各类感恩教育及文艺活动近20场次。持续增强社区党组织凝聚力和号召力,深入细致做好搬迁群众思想引导,增强社区居民归属感和认同感,培育社区居民感恩奋进、积极向上、自强自立的社会心态。

  双向互动深入化。深入推进街道社区、单位、行业党建互联互动,制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工作的通知》,组织77家县直部门(单位)到城区10个城市社区开展报到工作。突出党委(党组)职责,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持续深化服务社区建设、更好服务居民群众,进一步激发党员队伍活力、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实现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党组织“双向互动”。以“双向互动”为载体,结合群众需求,进一步整合县直各部门(单位)资源优势,切中“筋骨肉”,开好“处方笺”,合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在联系和服务群众中教育引导群众、组织凝聚群众、团结发动群众,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全域党建新格局打下坚实组织基础。(柯飞宇)

[责任编辑: 吴雨]

相关阅读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12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