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合村山水风光
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美丽呈现;农家别墅窗明几净,清新亮丽;走进紫云自治县板当镇,绿水青山间,白墙黛瓦的民居错落有致,如诗如画。阡陌田野上,村民欢歌笑语,生机盎然。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从“村容整治”到“生态宜居”反映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质的提升,体现广大农民群众对建设美丽家园的追求。
如何通过基层有效治理推动农村生态宜居环境创建,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群众满意的创新之路?
板当镇的答案是:通过党建引领,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宜居乡村创建模式,全力推动宜居美丽乡村创建工作。
党员示范带动 村民广泛参与
说起板当镇硐口村的变化,用“翻天覆地”来形容并不为过。
村内巷道干净整洁,家家户户门前修葺的木质栅栏围成的“小花坛”“小菜园”,花坛里栽有各种各样的花,菜园子栽种着一垄垄翠绿油亮的白菜、大蒜、小葱等时令蔬菜,长势喜人,不仅扮靓了乡村之美,更让家家户户展现出勃勃生机。
据村支书吴应超介绍,在几个月前,硐口村的样貌可不是这样的,走进村里,路面污水横流,白色垃圾随处可见,典型的“脏、乱、差”。
如今,这里村舍交错有致,村巷干净整洁,屋前屋后,有山有水,有良田,有庭院,山上有蓝莓产业,成为远近闻名的宜居乡村“省级示范村。”
从“脏、乱、差”美丽蝶变到“省级示范村”,硐口村的成功做法是“党员示范带动,村民广泛参与”。
“通过多次群众会的宣传与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到全村的宜居乡村创建中来。”硐口村驻村第一书记王印介绍,通过发动群众参与,村民的主人翁意识明显增强,内在的动力被充分激发。
硐口村只是板当镇采取“党员示范带动”推动宜居乡村创建的一个缩影。
硐口村村内装扮的小花园
据板当镇副镇长于红卫介绍,在宜居乡村创建中,板当镇以党支部为引领,驻村干部、村“两委”、组长和党员同志带头创建,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形成全镇抓宜居乡村创建的强大合力。
乡村更宜居 日子真舒心
板当镇硐口村年近8旬的老支书于培毛,每天吃过晚饭,都要牵着老伴陈芳秀的手在村里走路散步,锻炼身体。
“现在村里环境被打造的越来越漂亮,为多享几年晚福,我更要坚持锻炼身体了。”于培毛笑着告诉记者说,前些年,村里村居环境差,走到哪儿都“脏乱差”,没有走路散步的心情,如今,饭后散步,成为两老每天的必修课。
今年来,因为村里搞宜居乡村创建,于培毛还特意把老房重新装扮了一番,屋前修建了小花坛,休息亭,“旧房”翻新,房屋像个中式的小庭院,别有一番味道。“现在村居环境好了,日子过得是真舒心。”于培毛说,村里环境整治让乡村更宜居,产业兴旺让生活更富裕。
村民的“坏”习惯改了
今年34岁的孙小平,是板当镇翠河村保洁员。记者见到他时,正静坐在房前的河边钓鱼。
“保洁员不去打扫卫生,坐在河边钓鱼,这也太不务正业了吧?”同行的一位友人说道。
“我不是偷懒,是现在确实没多少活干呀!”坐在河边的孙小平听到有人说他偷懒,立即起身争辩。
保洁员竟然有闲钓鱼,后来记者了解真相,这事还真不怪孙小平偷懒。
原来村里今年搞宜居乡村创建,通过各级干部的广泛动员,村民改掉了随意丢垃圾的坏毛病。“以前我在村里打扫卫生,从村头到村尾,刚扫完,走回来时,又见到满地垃圾,一天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孙小平说,通过村里创建宜居乡村后,村民的卫生观念明显改善,如今,他每天只需早上打扫一次卫生,村里也会保持得干干净净。
共建共治共享 建立长效机制
走进板当镇同合村,挂在村民村居墙壁上鲜艳的锦旗,显得格外显眼,锦旗上写着“宜居乡村示范户”。
硐口村随处可见的文化墙
激发村民积极性,主动参与村庄事务、实现共建共享,需要一套长效机制来保障。
“同合村通过宜居乡村示范户评比,激发了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创建宜居乡村工作,形成互学互比的氛围。”同合村驻村第一书记杨杰介绍说。
“在手机APP上可实时查看垃圾处理情况,手指轻轻一点,还可以随时对‘脏乱差’现象拍照,发布到数字平台进行曝光,达到监督治理的作用。”王印介绍说,“数字乡村”平台给宜居乡村创建与治理提供了新的可能。
创建宜居乡村,村民的自我监督也发挥了不小作用。“板当镇充分发挥‘联户长’和村民组长监管作用,积极推动本区域宜居乡村创建工作定期有人监督检查,形成相互监督的长效机制。”于红卫介绍说。
同时,板当镇还组织各村每周开展大扫除行动,确保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如今,在长效机制作用下,从“美丽乡村”建设到“宜居家园”的创建已成为板当镇每位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坚持以“点”带“面” 打造样板典型
走进板当镇翠河村,一条清澈的小河,静静地沿着村头流向村尾,两岸植被绿意盎然,村落在山水之间,充满勃勃生机。
曾经的翠河村,环境脏乱、土地贫瘠。翠河村的改变,得益于该村宜居乡村创建工作的持续推进。今年以来,翠河村高起点谋划,以打造板当镇示范样板为目标,动员村民群众共创共建美丽宜居家园。
村支书杨天忠介绍,翠河村以创建市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为契机,围绕翠河流域做文章,紧扣“宜居、宜业、宜游”目标,竭力将翠河村打造成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宜居康养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示范区。
硐口村、翠河村只是板当镇坚持“以点带面”示范引领、打造宜居乡村示范试点的一个缩影。
翠河村人居环境
在宜居乡村创建过程中,板当镇围绕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示范点和宜居乡村示范点,以省级硐口村,市级同合村、翠河村作为创建示范点,抓好环境卫生整治的同时,因地制宜抓好村庄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以乡村振兴示范点带动宜居乡村示范带的创建。
通过示范带动,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目前,全镇开展集中大扫除830次,整治农户卫生9000余户,转运垃圾1305吨,收费管理6个村41个组,清理水沟6500余条,清理河道3条102次30公里,清理水塘3900个,清理污水4100余处,清理野广告8700余幅;建成农村垃圾转运池161个,改厕852户,正在实施农村污水处理项目6个;拆除私搭乱建棚舍300户23000平方米,拆除违法建房26栋,除危拆旧24栋,拆除活人墓12座,打击非法捕捞2起2人。(记者 伍水清)
翠河村山水村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