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州频道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展播>>正文

畅享人社服务 感受家的温暖——贵州岑巩四支小分队办实群众暖心事

2021-12-07 17:22:36  来源: 岑巩县融媒体中心

  “来,向右转一下头,阿姨,您的养老资格认证完成了。”家住贵州省岑巩县新兴村吴家组的吴英贵,今年82岁,由于年事已高且独居,为了确保老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岑巩县社保小分队登门入户用手机里的“老来”认证APP,现场对其进行了认证。这是岑巩县四支小分队的工作身影之一。

  今年以来,岑巩县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将“暖心人社”服务品牌建设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相结合,聚焦群众就业、社保、仲裁、监察等急难愁盼之事,积极发挥职能职责,组建四支小分队展开优质服务,让办事群众、企业畅享人社服务,感受家一般的温暖。 就业小分队找岗位促增收

岑巩县县社保局工作人员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进行生存认证服务。

  “自己外出找工作,要不就是工资低,要不就是操作难度大,县人社局的同志知道我没有什么技能,他们专门挑了一些适合我的岗位供我选择,像家人一样,太温暖了。”通过人社局输送到广东星星制冷设备公司务工的秦大祥激动地说。

  部分群众文化水平、技能水平低、信息闭塞,导致就业困难,岑巩县采取“外引内扩”的方式将本地企业与外省企业岗位信息汇总,建立动态台账打包进行推送,并抓住群众外出务工时节做好包车输送服务,今年以来,该县收集到县内外就业岗位1.2万余个,帮助4500余名群众转移就业,同时包专车39趟输送1891名群众返岗就业。

  社保小分队上门服务温暖“夕阳红”

岑巩县羊桥乡人社中心工作人员将岗位信息推送给群众。

  与吴贵英老人一样,家住岑巩县思旸镇盘街村的独居老人李建梅也因出行不便享受了上门认证服务。聚焦部分年龄大、出行难的群众养老待遇申领认证问题,岑巩县县级社保经办部门与12个乡镇(街道)人社中心,以村(社区)为单位,积极组织认证业务能手,登门入户开展养老认证服务,妥善解决他们的出行困难。今年以来,该县针对年龄偏大、出行不便的独居老人开展上门认证服务950人次,同时针对一般老年群众积极上门入户宣传养老认证政策,发放自助认证宣传资料900余份。

  仲裁小分队进车间降成本提时效

岑巩县仲裁院工作人员进车间开展仲裁调解服务。

  在员工因工伤与企业发生纠纷得到快速依法处理后,贵州杰博电气有限公司又恢复了往日的勃勃生机。“你们的服务太好了,我们终于可以安心地发展生产了。”公司经理赵小阳握着岑巩县仲裁院工作人员的手满意地说。

  仲裁时效长,来回奔波不方便一直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参与仲裁活动的烦心事。该县紧紧围绕打造绿色处理通道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思路,积极打造基层金牌调解组织,并把巡回仲裁调解庭开到企业车间,减少用人单位、劳动者参与仲裁调解活动的各项成本,全力优化营商环境。今年五月份以来,该县组织巡回仲裁调解庭已走进辖区企业6家,成功调解诉求纠纷6起,高效、便捷的服务赢得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一致好评。

  监察小分队进企业抓用工助发展

岑巩县劳动监察大队工作人员到企业开展用工指导。

  帮助企业“降本增效”的同时,规范用工合同助力发展显得同样重要,然而用工合同不规范,劳动关系不明确,劳动纠纷频发是阻碍企业发展的一大因素。

  贵州杰达有限公司是一家打火机生产制造公司,该公司从业人员较多,人员流动也比较大,对年龄偏大的员工该如何签订的劳动合同让公司犯了难,了解情况后,岑巩县立即组织劳动监察人员上门进行用工指导,将短期、中期、长期劳动关系中双方的权利义务进行了阐明,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用工指导意见,热情细心的服务让公司负责人感激不已。

  今年以来,岑巩县以规范文明合法用工为导向,以进企业、进车间、进工地“三进”的举措,加强劳动用工管理,规范劳动用工行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积极开展人社政策法规进企业活动,宣传好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引导企业合法用工,用工管理规范化,提高农民工劳动合同履行质量,增强劳动合同的实效性,规范农民工用工管理,助力企业快速发展。(杨宝)

[责任编辑: 王雪松]

相关阅读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140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