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州频道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推广>>正文

贵阳贵安打造千亩香葱基地丰富“菜篮子”

2021-12-08 12:00:35  来源: 贵州日报

  高峰大米、林卡辣椒、党武辣子鸡……贵阳人的餐桌上,“贵安味道”从未缺席。如今,这桌由特色农产品凑成的好饭好菜,在贵阳贵安融合发展的催化剂下,又添了一道调味品——香葱。

  今年,结合贵阳贵安5万亩蔬菜保供基地规划,围绕进一步丰富贵阳市民“菜篮子”,助力贵安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由贵阳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在贵安新区高峰镇和马场镇新建5600亩香葱种植示范基地,配套建设喷灌设施500亩。其中,高峰镇新建3600亩,配套建设200亩喷灌设施;马场镇新建2000亩,配套建设300亩喷灌设施。

  眼下,在贵安新区高峰镇和马场镇的香葱种植示范基地,随处涌动着村民们栽种香葱的勤劳身影,大家分工有序,忙着翻土、覆膜、栽苗、浇灌……娇嫩的葱苗生机盎然,蕴藏着村民对丰收的美好愿景。

  在贵安新区开展香葱示范种植,是贵阳市结合主城区常年产品消费需要的选择,也是助推贵安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乡村振兴产业兴旺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

  “香葱种植方式简单,具有投资小、见效快、周期短、产量高、效益好等特点。”贵阳市农业农村局党委书记、局长马骁介绍,5600亩香葱预计产量超过8000吨,可有效保障贵阳贵安香葱市场需要。同时,从市场发展趋势看,每年5月至11月,珠江三角洲等地气候炎热,多台风、暴雨,喜凉蔬菜生产困难,因此贵安香葱销售市场广阔。

  前景虽好,但项目在刚起步执行阶段,遇到不少挑战。

  “种小香葱,刚开始都反对,很多人认为,大面积种植需要资金和市场,没有财力不行,万一打不开市场,没销路更不行。”马骁说。

  针对群众顾虑,贵阳贵安决定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的方式,每亩给予500元生产性补贴,以合作社、村级集体或种植大户为承接载体实施标准化生产。

  贵阳市农投集团的出手也恰逢其时。作为贵阳市“菜篮子”工程建设平台和省内农产品销售的国有规上龙头企业,贵阳市农投集团充分发挥带动作用,采取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的方式,为产业提供产后服务,产品销售到贵阳市及周边市场,为产销对接奠定坚实基础。   销路不愁了,但葱怎么种,仍然考验各方智慧。

  农户觉得龙头企业介入,只是解决诸多难题之一。例如,高峰镇原有特色产业是水稻、葡萄和油菜,如何与香葱基地建设相结合?马场镇个别村庄因为贵安开发建设,一部分农民已经成了产业工人,如何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难题?

  带着诸多疑问,记者走访较有代表性的高峰镇王家院村和马场镇场边村。

  王家院村素有“水晶葡萄之乡”美誉,葡萄种植面积上万亩,是村民收入的重要支撑。“我们的经验是通过改造部分低效农田、在葡萄架下套种等方式,给香葱生产腾空间。”王家院村驻村第一书记李刚告诉记者,村里同时引入专业公司,探索“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破解农户增收难题。在专业公司带领下,目前,王家院村提前完成150亩香葱种植任务,预计春节前第一批香葱就能上市销售,抢占市场。

  场边村共分配到60亩香葱种植任务,因村内青壮劳动力较为缺乏,连日来,场边村村支两委、驻村干部积极与对口支援单位对接,请求人力支援。贵州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与场边村开展党支部结对联建,将场边村香葱基地发展成为学校师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持续组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团员青年赴场边村开展结对帮扶,帮助村民种植香葱。“贵安开投公司、贵阳市妇幼保健院等单位也纷纷伸出援手,助力‘菜篮子’工程如期建成。”场边村驻村第一书记尹宗仁说。

  群策群力补短板、谋发展。截至11月30日,贵安新区完成香葱种植面积3646亩、配套喷灌系统360亩。(记者 田菊)

[责任编辑: 吴雨]

相关阅读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142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