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州频道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展播>>正文

兴义市着力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显实效

2021-12-11 17:16:05  来源: 贵州中医药

  近年来,兴义市在党史学习教育工作中,学史力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市不断加强中医医疗机构建设,提升中医医疗服务能力,加大中医药人才培养力度,多措并举确保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工作取得实效。

  领导重视,完善中医药管理服务体系。兴义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坚持落实政府办医主体责任,建立起“政府主导、部门合作、机构支持、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成立中医药事业发展领导小组,统领全市中医药事业建设,把中医药事业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卫生事业发展规划,鼓励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展中医治疗服务,把中医适宜技术项目全部纳入城乡医保报销范围。不断完善中医药管理体制,为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充实项目,深化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兴义市现有民营二级中医医院1家,中医门诊部3家,乡镇卫生院(街道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共26家,市中医院建设项目正有序推进,现有中医类个体诊所52家。兴义市卫生健康局把发展中草药种植、苗药生产销售、洒金中草药一条街、大健康康养项目等纳入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工作内容。2021年申报了2个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项目和2个示范基地。其中,贵州苗药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和贵州首草铁皮石斛健康旅游基地得到省卫生健康委实地复核与肯定。

  完善设施,努力提高中医药服务综合水平。在公立医疗机构设置中医药科室,建成了中医临床科室集中设置、多种中医方法和手段综合使用并相对独立的中医药综合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在兴义市人民医院设立中医科(国医馆),配备中医特色治疗室11间,中医医师7人(其中副高职称2人,中级职称3人),床位20张,配置有道生四诊仪、骨密度测定仪、高频治疗机、磁疗机、中药熏蒸机、中药粉碎机、疼痛治疗仪、离子导入仪、煎药机、电动按摩床等设备。可开展中医内科、针灸、理疗等相关疗法,对哮喘、肺胀、中风、风湿痹、骨痹、肩凝症、眩晕等疾病取得较好疗效。

  创新举措,加快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为强化中医药民族医药人才培养和加强中医类各种培训培养项目实施,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鼓励医疗卫生人员进行中医类学历提升。选派2名学术继承人、4名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参加省、州名中医师带徒、省级优秀中医人才培训项目;积极向省级争取名额,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20名(2020至2021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规范化培训;启动实施120名(2020至2021年)村医参加省、州组织开展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记者 李杰)

[责任编辑: 吴雨]

相关阅读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174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