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州频道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展播>>正文

遵义市高标准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阵地

2021-12-21 16:02:12  来源: 遵义市人民政府网

文明花开满眼春

——我市高标准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阵地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推动城市建设、乡村全面振兴、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的战略之举。

  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赤水市、播州区、桐梓县三个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县(市、区)的引领带动作用,高位谋划、全域部署、群众参与、一体联动,积极探索文明实践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的良性互动,走出了一条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遵义路径”。

  顶层设计——标准“高”

  谁来做?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首要问题。

  我市以“一把手”工程高标准规划、总体统筹推进,确定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大方向,明确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主要负责同志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主任、所长、站长,同时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服务总队,由市委书记、市长双“挂帅”。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与党政中心工作同重视、同部署、同落实,形成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书记”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架构上,召集市直30个单位主要领导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联席会议,组织协调全市试点工作,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构建起联席会议、中心、所、站、点五级文明实践组织体系。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根据各自特点,按照有固定场所、有统一标识、有专人负责、有志愿服务队伍、有活动内容、有效果评价“六有”标准,围绕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五个方面,整合道德讲堂、新时代农民(市民)讲习所、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站)等阵地,分别挂牌建立理论宣讲、教育、文化、科技与科普、健身与体育五大文明实践服务平台;制定《全面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方案》等文件和实操指南,配套完善实践中心、所、站、点以及志愿服务总(分)队、阵地建设、活动开展等方面的规章制度。

  市精神文明办根据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进度和存在的问题困难,每月下发清单式工作提示,确保该项工作开展有目标、有方向。

  在高位推动之下,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快速推进,目前已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25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2082个,实现各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全覆盖。今年还举办了遵义市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暨“推进移风易俗 树立文明乡风”专项行动现场观摩会,以“现场观摩会+推进会”的方式,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规范化建设。

  群众参与——形式“新”

  在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之初,面对“做什么”的问题,我市突出群众需求导向,除共有的阵地建设标准要求外,不搞“千人一面”,鼓励各地大胆探索创新,充分利用各自优势资源,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采取多种形式,增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实效性和感染力。

  赤水市以当地茶馆文化打造的特色志愿服务项目,如今已在城乡遍地开花,男女老少组成的“茶馆嗑子匠”在群众身边摆家常、讲政策、传理念,既是政策法规的“宣讲员”,又是社情民意的“信息员”,到目前他们开展各类宣传宣讲3000余场次,覆盖群众达10万余人次。

  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土陶制作和古法造纸,设置“我是‘非遗’传承人”志愿服务项目,“母氏陶艺馆”第四代传承人母先才和“花茂人家”古法造纸传承人张胜迪等担任宣讲团成员,通过身边人讲述身边事,带动群众传承“非遗”文化并“记住乡愁”,同时对外展示花茂村的美好生活。

  桐梓县成立“童子童谣”志愿服务队,志愿者们进城镇、进乡村、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景区,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童谣作品,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

  在赤水市、播州区、桐梓县三个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县(市、区)的引领带动下,全市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根据自身实际,打造了一支支接地气、有人气、充满活力和战斗力的基层志愿服务队伍,成为培育乡村文明、提升群众精气神的重要力量。他们精心编排小品、相声、快板、说唱等文艺节目,坚持在群众中传诵、传唱、传播,努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等主题活动,逐步涌现出湄潭县“寨管家”、习水县南天门“六步工作法”、桐梓县“十五分钟服务圈”等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方法和经验。

  在今年我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积极行动,围绕“遵道行义·同心抗疫”系列活动,开展天使白、卫士蓝、环卫橙、志愿红“四色”主题创建活动,全市1.3万名党员和4万余名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顺利完成511万人次核酸检测采样,彰显了“遵道行义·自强不息”的城市精神,体现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强大合力。

  随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不断深入,遵义志愿服务队伍日益壮大,目前注册志愿者超过100万人,各类志愿服务项目超过4000个。

  便民服务——响应“快”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我市以组织体系化、阵地功能化、手段智慧化、管理网格化、治理联动化、服务便民化“六化社区·幸福城市”为服务载体,整合各项资源,构建“一刻钟”便民服务圈,做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

  桐梓县西流水社区率先在全县实施“15分钟综合服务圈”工作机制:即辖区群众通过关注社区微信公众号进行求助点单,线上反映诉求,社区在收到群众诉求后立即指派工作人员在15分钟内上门服务,实现线上群众下单——社区派单——社区党员干部和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四单”便民服务机制,大大提高了服务效率,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李龙飞的面馆位于该社区溶泉小区,前段时间,面馆后面的一个化粪池发生堵塞,溢出来的污水四处流淌。他通过社区微信号“点单”,没过几分钟,社区党支部副书记和辖区党员志愿者就来到现场,一直等到维修结束、清扫干净后才放心离开。李龙飞在评单的时候,高兴地给了五星好评。

  新蒲新区采取“支部+社会公益团体+党员”服务模式,开展学习、健身、文娱、办事、存取款、购物、就业、就医、就学“九个不出院”服务,先后组织300多名志愿者进社区为空巢老人做家务、为留守未成年人辅导功课、在公共区域打扫卫生等。

  社区吹哨、部门报到。我市将600多家机关企事业单位、900多所中小学校、1400多家大中型医院和社区医疗服务站点以及邮政、电信、银行、超市、餐饮等关系居民日常生活的服务部门,直接纳入社区便民服务点,就近为居民提供居家养老、医疗卫生、创业就业、物业管理等服务,把新时代文明实践落实到最基层,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两心融合——连成“线”

  数字时代,文明实践的方式也在不断跃迁。

  借力“互联网+”,我市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县级融媒体中心“两心融合”,构建“从指尖到身边”连成一线、网上网下同频共振的文明实践新生态。

  我市正在建设的文明实践中心“一心多云、一云多端、一端多翼”服务体系,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连通省、市、县各云平台,实现数据共享;通过微服务云平台,打通全市线上线下、各机构部门,连接群众和文明实践志愿者;通过微信端等移动互联网平台,延伸配置各类志愿服务、便民服务功能,实现及时、便捷、高效服务。

  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指导中心与各县(市、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同步建设遵义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网络运行平台,打通全市文明实践宣传引导、登记注册、项目发布、项目评估等一体化运行和管理通道。

  依托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管理系统PC端“志愿遵义”,精心开发设计了“志愿遵义”移动端小程序,群众可通过平台查询相关活动并参与。

  线上线下积极互动——“文明实践”发布平台及时查看群众需求反馈,开设“传文明理念·践时代新风”文明实践专栏,推广展示各文明实践试点县(市、区)的经验做法:以“文明遵义舞起来”为主题的广场舞大赛通过抖音平台吸引群众广泛参与;赤水市融媒体中心推出的“茶馆嗑子匠”系列短视频累计播放量逾100万次;桐梓县在“娄山资讯”APP、“娄山关”及“桐梓发布”微信公众号中开设文明实践窗口,相关栏目的点击率达51.8万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12874件,涉及群众75.5万人次……

  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围绕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遵义新时代文明实践不断推深做实,新时代文明实践探索蹄疾步稳。(石影)

[责任编辑: 栾小琳]

相关阅读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184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