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参与贵州省人民政府网站的在线访谈栏目。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贵州省体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华平同志就“奋力推动贵州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主题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华平局长,首先请您给我们的网友们打个招呼吧。
王华平: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王华平,今天很高兴能代表贵州省体育局在省政府网站和大家交流,谢谢!
主持人:近年来,贵州体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足省情、着眼长远,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请问省体育局在建设山地民族特色体育强省目标上谋划了哪些战略部署?
王华平:2021年6月9日,贵州省政府办公厅制定印发《贵州省建设山地民族特色体育强省行动方案》,提出三个阶段发展目标:到2022年,山地民族特色体育强省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到2035年,山地民族特色体育强省基本建成;到2050年,全面建成山地民族特色体育强省。这是我们持续打造活力贵州、健康贵州、幸福贵州的重要一项工作任务。主要任务:一是全面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助力健康贵州建设;二是大力改革创新,着力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三是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四是激活产业要素,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五是发挥资源优势,推动山地民族特色体育提质升级;六是强化文化引领,实施体育文化繁荣行动。
主持人:建设山地民族特色体育强省的具体举措有哪些?
王华平:我们建设山地民族特色体育强省的具体保障措施是: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把建设山地民族特色体育强省工作列入“十四五”规划,加强统筹协调;二是加大政策支持,加大对体育事业的投入力度,合理划分地方各级政府在体育领域的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明确地方主体责任;三是健全落实机制,建立建设山地民族特色体育强省目标责任制考核机制,市(州)、县(市、区、特区)政府要将建设山地民族特色体育强省纳入政府及部门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四是加快人才培养和引进,制定贵州省体育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计划。
主持人:国务院日前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就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全民健身更高水平发展作出部署。今后五年,我省的全民健身活动将如何开展?
王华平:为了促进我省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人民群众体育健身更加便利,健身热情进一步提高,贵州省体育局推动制定了《贵州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到2025年之前,实现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8%。持续完善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公共健身设施和社区15分钟健身圈、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名等这样的目标。不断强化体育设施供给。新建或改扩建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公共体育场馆等健身场地设施。补齐乡镇(街道)全民健身场地器材,配建一批群众滑冰场,数字化升级改造公共体育场馆。加强对公共体育场馆开放使用的评估督导,优化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绩效管理方式,加大场馆向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开放的绩效考核力度。
主持人:今后,我省群众健身活动赛事如何举办?
王华平:我们将积极开展全省乃至全国群众赛事活动,如贵州省“美丽乡村”篮球联赛、全民健身大会、全省社区运动会、全国新年登高、全民健身日、中国农民丰收节、群众冬季运动推广普及等主题活动。
同时持续增强政府支持力度。加大政府购买体育社会组织服务力度,引导体育社会组织参与承接政府购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对队伍稳定、组织活跃、专业素养高的“三大球”、乒乓球、羽毛球、骑行、跑步等自发性全民健身社会组织给予场地、教练、培训、等级评定等支持。巩固拓展“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果,大力发展“三大球”运动,推动县域足球推广普及。
主持人: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请您谈谈我省竞技体育在“十三五”期间取得的主要成效有哪些?
王华平:“十三五”时期是我省竞技体育实现历史性突破的五年。我们坚持以“奥运争光、全运夺金”为统领,大力实施“筑巢引凤、与狼共舞、走出去引进来、科技助力”战略计划。夏季运动项目实现突破,冬季运动项目得到有效发展,竞技体育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在国际国内大赛中共取得金牌239枚、银牌228枚、铜牌252枚。
实施两个“100”工程。培养了121个在奥运会、亚运会、世界锦标赛上取得前八名,在全国比赛中取得前三名成绩的在役高水平运动员;培养、引进了107个高水平教练员和国家级裁判员。
实施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和高原人才开发计划。出台了《贵州省优秀后备人才基地认定办法》,创建国家级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3个,省级后备人才基地28个;实施高原人才开发计划,创建了省高原田径耐力项目基地学校30个。“十三五”时期,共有体操、射击、田径等25个项目4300余名运动员代表贵州参加全国注册,后备人才的厚度初具规模。
实施跨界跨项选材,积极发展冰雪运动项目。我省积极贯彻落实“北冰南展西扩东进”战略,助力实现“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结合贵州实际,成立了贵州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组建了贵州越野滑雪、冰壶和冬季两项三支队伍,积极开展训练备战。在提前举行的十四届全国冬运会滑轮、跳台滑草比赛中获2银1铜,实现了我省冬季运动项目奖牌“零”的突破。
实施联合办队,探索项目发展新模式。采取省队市办、省队校办、省队企办等模式,组建国家攀岩、滑板集训队和省山地自行车、羽毛球、武术、马术等专业运动队,其中攀岩、滑板、马术实现了首次参加全国比赛的目标,山地自行车更是在刚刚结束的陕西全运会上取得了1金1铜的优异成绩。这些办队经验,为下一步发展新项目提供了可循之路。
主持人:全省全民健身活动开展如火如荼,我省的体育产业将如何开拓新业态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需求?
王华平:坚持以体育健身产业市场化发展为方向,大力发展运动健身、体育康养、体育旅游等为主要业态,体育产业稳步增长。深化“放管服”,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投资涉体企业,通过省市县三级政府购买服务支持体育企业发展,引进优强企业和赛事公司落地贵州。围绕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区创建,重点推动落实服务业创新发展十大工程中大旅游、大健康两大板块的实施,促进体育产业提质升级,不断推进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鼓励体育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推动数据赋能全产业链协同转型。促进体育资源向优质企业集中,在健身设施供给、赛事活动组织、健身器材研发制造等领域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瞪羚”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鼓励有条件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主持人: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在黔西南州连续举办五届,今年大会和贵州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共同举办,简称为旅游“两会”,今年是铜仁市首次承办“两会”,与往届相比今年有哪些不同?
王华平:今年的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是在疫情爆发以来首次恢复举办、也是首次和贵州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共同举办、同时也是首次在铜仁市举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结合疫情防控和举办地的工作实际,立足早着手、早准备。秉承面向市场主体,注重市场导向,注重提质增效的原则,大会期间,着重开展了文旅产业招商大会(体育产业相关项目签约74.1亿元)、世界名山(梵净山)对话以及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展示活动。省委副书记、省长李炳军,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李建民以及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的领导出席大会开幕式并发表讲话。
今年的赛事活动围绕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做文章,全力展示“梵天净土·桃源铜仁”这张靓丽名片。按照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和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赛事安全的指示精神,大会期间,我们设计了5项赛事活动,分别是:徒步活动、红董露营体验活动、太极拳(剑)展示活动3项主体赛事,此外还有环梵净山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梵净山马拉松系列赛(线上、线下)2项主体赛事待举办。同时,按照“一地办会、全省联动”的原则,大会在其他市(州)举办全省联动赛事8项(除铜仁市以外的其他市(州)各1项),重点考虑赛事的形态、户外运动属性、活动影响力和媒体传播力等等。
本届大会的亮点是成功建设了一条串联起铜仁市碧江区和江口县城的马拉松智慧赛道,是全国首条由中国田协规划的全封闭智慧赛道,具备承办中国田协A2级马拉松赛事的条件。赛道全长43.742公里,沿途每公里设置人脸识别打卡站点,每5公里埋设芯片计时传感器,并配备了智能服务驿站、智能喷淋、竞速灯、心率采集柱、智能救援设备、雾森系统等马拉松赛事智能化配套设备。在无聚集、无人值守的情况下,运动员能够全天候自助挑战,通过智慧打卡设备对数据的真实有效性和成绩进行认证,并进行日度、月度、年度排名,非常值得市民朋友前往体验。
主持人:现阶段,我省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和城乡健身资源情况如何?
王华平: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也是我们党成立100周年,备战奥运、全运关键之年。省体育局认真贯彻落实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持续加大对体育设施建设等多个项目的投入。
在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情况方面,截至2020年12月31日,贵州省体育场地建设情况总体如下:一是体育场地数量有所增加,全省2020年末场地数量总计为93629个,2019年末场地数量为91579个,场地数量同比增加2050个;二是体育场地面积扩大,全省2020年末场地面积总计为6293.48万平方米(如果按国际足联规定的标准足球场场地面积7140平方米来算,相当于有8814个足球场),2019年末场地面积5782.37万平方米,同比增加511.11万平方米(在2019年的基础上增加了716个足球场的面积);三是体育场地人均面积扩大。按省统计局提供2020年末常住人口数据(3856.21万人)计算,平均每人拥有1.63平方米体育场地。
在城乡健身资源情况方面,截至2020年12月31日,贵州省城乡健身资源情况如下:一是城乡体育场地数量均衡。贵州省体育场地数量93629个,按不同城乡属性的体育场地数量分析,城镇体育场地47708个,占50.95%;乡村体育场地45921个,占49.05%;二是按不同城乡属性规划体育场地面积。贵州省体育场地面积6293.48万平方米,城镇体育场地3908.65万平方米,占62.11%;乡村体育场地2384.83万平方米,占37.89%。
主持人:在我省推动旅游产业化与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你们做好为加快贵州体育旅游建设、创建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区的思路是?
王华平:在发展旅游产业、推动旅游产业化与高质量发展方面,贵州要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贵州发展体育旅游,开展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是推动旅游产业化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动力。旅游产业化是大力推进“四新、四化”“四个轮子一起转”的重要环节之一,发展体育旅游是贵州旅游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新机制的重要举措之一。贵州省创建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区、发展体育旅游是贵州旅游资源优化配置的需要,是推动贵州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要,是新时代下新趋势呼吁贵州旅游新供给的需要,契合了省委省政府推动旅游产业化与高质量发展、加快旅游产业化建设多彩贵州旅游强省的要求。
主持人:网友“小五”提问,作为首批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贵州目前的创建工作进展如何?
王华平:国家体育总局、原国家旅游局批复支持贵州省创建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区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安排部署下,贵州通过省、市、县三级联动和不懈的努力,体育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各地在创建工作过程中的努力和成绩值得肯定,一是强化了顶层设计,凝聚了创建共识,编制完成了系列政策性文本,成立了相关工作领导小组和智库机构;二是加强了营销宣传,营造了创建氛围,与官媒和相关网络平台合作,强化宣传推广,对外展示了贵州省体育旅游示范区创建成效,贵州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和产品;三是加快了项目建设,搭建了创建平台,按照示范区创建工作任务分工要求,完成了大部分体育旅游设施、项目的建设和赛事活动的举办。
主持人:谢谢贵州省体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华平今天来到我们演播室,与网友们进行交流,由于时间关系,今天就和大家聊到这里,贵州省人民政府网“在线访谈”,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