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州频道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正文

贵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下)

2021-12-28 09:15:21  来源: 贵州日报

强产业 抓治理 树新风

——贵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下)

  打赢脱贫攻坚战后,贵州鞍马未歇,向乡村振兴全力“开拔”。“十四五”开局之年,正在谋求新发展的贵州乡村迎来新气象。

  这一年,贵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创新方式分级分类推进乡村振兴,探索推进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建设,奋力实现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壮大乡村产业 培育发展新动能

  时下,正值冬季刺梨管护的关键期,在群山环抱的盘州市盘关镇贾西村,天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聂德友一有空闲,就带着村民到基地里忙活,为刺梨树修枝剪形,确保来年有个好收成。

  从2014年起,贾西村依托丰富的野生刺梨等药用资源,建立了产销联动、机制推动、党群互动、能人带动的“定制药园”产业扶贫新模式,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回想起今年的丰收场景,聂德友还激动不已。他说:“我们一共种植刺梨3.12万亩,300多名村民起早贪黑,穿梭在山间采摘刺梨,忙了近两个月,换来了满满的收成。现在刺梨成了有奔头、能致富的产业。”

  产业兴,则乡村兴。贵州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促进乡村振兴的根本之策,不断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夯实乡村全面振兴的物质基础。深化省领导领衔制度,专班化推进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加快推进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完善农民作为种养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着力建设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强省。

  册亨县香蕉大数据产业示范园内,一条长达7公里的香蕉运输索道,让新鲜采摘的香蕉直接运往园区分拣中心,省时又省力。

  森林面积和森林覆盖率居全省之首的黔东南州,把高质量发展林下经济作为重要抓手,重点发展林菌、林药、林鸡、林蜂四大产业,打造“苗侗山珍”林下品牌,全州林下经济产业累计覆盖农户36.65万户,让群众吃上“生态饭”。

  桐梓县抢抓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重大机遇,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探索出“农业围绕重庆餐桌转、工业围绕重庆配套干、旅游围绕重庆需求办”的乡村产业发展模式,加快与重庆实现精准对接、优势互补,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全省各地不断打破老路子,发展新业态,让广袤乡村更具活力。今年,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势头足,辣椒、茶叶、猕猴桃等产量居全国前列。全省农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1%。

  强化人才支撑 构建治理新体系

  “村里蔬菜大量上市那段时间,我和其他村干部花了一周时间联系了十几家蔬菜收购商,最终卖出了9590吨蔬菜,甚至销往东南亚地区。”章力坚用这组数据总结了过去半年的驻村工作成果,他是威宁自治县么站镇平原社区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

  解决了蔬菜销售难题,章力坚不敢放松,他还在思考,如何持续推动乡村振兴?在全村干部的努力下,平原社区建立了6条稳定的销售渠道,并计划以公司化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力。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需要更多基层党员干部在拼搏中开创未来。今年,我省继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32175名,组建10035支乡村振兴工作队开展新阶段驻村帮扶工作。同时,全省聚焦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汇聚一批高素质的“新农人”、善经营的“农创客”、会带头的“兵支书”,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随着乡村快速发展,全省各地在乡村治理上的创新实践遍地开花,促进了乡村全面振兴。

  毕节市聚焦“组织强”“产业强”“集体强”“治理强”,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创新推出“四个留下”推进乡村振兴,即留下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留下一批活力强劲的合作社、留下一份殷实厚重的村集体资产、留下一套高效管用的乡村治理体系工作机制。

  湄潭县通过全面推行“寨管家”乡村治理模式,着力于末端平台,将党的领导和村民自治有机结合,共同织就一张密实的基层“互联网”,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探索落实了农村基础设施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五有”长效管护机制。

  安顺市平坝区塘约村过去通过“党建引领、改革推动、合股联营、村民自治”,实现了从国家级二类贫困村向“小康示范村”的华丽转变。在乡村振兴道路上,塘约村通过深化改革,“网格化”建立党组织,“驾照式”管理村干部,“红九条”促村民自治,升级乡村治理,打造乡村振兴的塘约样板。

  截至目前,我省3个乡镇、29个村建成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创新推行了“乡村振兴指导员”“群众会+”“寨管家”等乡村治理新模式,确定了第六批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336个。

  突出内外兼修 塑造乡村新面貌

  在习水县坭坝乡南天门村,一项遗失已久的传统民俗文化——打钱杆,成为厚植乡村振兴的文化底色。坭坝乡是一个年均接待游客近10万人以上,经济收入上亿元的黔北旅居小镇。村民龚兰英和同伴们每年要为村民和游客表演上百场,演出内容主要取材于黔北乡土文化。

  在修文县六屯镇大木村,一条红军标语激励着村庄不断奋进,该村将红色文化与民族文化相结合,开展红色教育,开发旅游+农业产品,提高游客的体验感和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助推乡村振兴。

  在龙里县大大小小的村寨中,有一支“萤火虫”网格员志愿服务队,已经有数万名成员,他们是矛盾调解员,也是政策宣传员,还是文明实践员,为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顺着这些图景,我们看到了激活乡村振兴的文化密码。近年来,贵州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厚植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开展“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专项行动,“红白理事会制度”“文明有礼”“积分制管理”“红黑榜”等做法深受群众拥护。同时,开展各种群众文化活动4600余场,参与群众3020余万人次。

  新时代有新气象,新农村也有新风貌。

  今年来,贵州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作为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深入推进治脏治乱,下大力改善人居环境、优化乡村面貌,严格农村建房管控,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

  黔东南州推行了“三格化粪池+集中污水管网”“三格化粪池+中小型污水处置设施”等多种粪污同步治理形式,推动农村厕所提质升级;铜仁市初步建立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参与群众累计超100万人次。

  截至目前,全省新(改)建户用卫生厕所25万户,实现“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农村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全覆盖,深入推进农村美化绿化建设,续聘生态护林员18.28万名,造林213.27万亩,石漠化综合治理600平方公里。

  如今,贵州乡村初步实现了从“一片美”向“整体美”、从“外在美”向“内在美”、从“环境美”向“发展美”、从“一时美”向“持久美”的提质转型,农民群众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持续提升。

  产业有抓手,人才有舞台,治理有路径。贵州正推动乡村振兴行稳致远,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记者 刘蓝婴)

[责任编辑: 吴雨 邓娴]

相关阅读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207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