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筑牢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屏障
——贵州坚定不移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一)
冬日的贵州,乌江、赤水河自南向北奔腾入长江,黑颈鹤在威宁草海欢腾起舞,一艘艘游船驶过黔西市化屋村码头……水清、天蓝、土净,环境持续向好,一处处河汊与沟渠迎来蜕变,一座座庭院与村庄实现焕新。
六年来,贵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的系列重要论述及指示批示精神,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定不移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纤纤不绝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
作为长江上游地区唯一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时刻绷紧生态环境保护这根弦,坚持保护与修复齐头并进。2021年,全省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100%,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229平方公里,县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99.4%。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1.51%……为筑牢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屏障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生计——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更殷实
上世纪80年代,古有“黄金水道”之称的乌江,开始发展网箱养殖。
繁殖速度快、利润高……网箱养殖是渔民增收的重要来源,随着时间的推移却带来生态之殇。
随着投产农户越来越多,网箱养殖规模扩大,进入无序发展状态,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威胁流域水生态环境安全。
“每年3、4月,江底就开始翻滚,一到这时候,就会发现江水实在是太黑了。”息烽县流长镇长涌村网箱养殖户高玉山回忆道,20世纪末,网箱如蜘蛛网般密密麻麻地铺在江面上,刺鼻的腥臭味弥漫在空气中。
早在2016年,贵阳市各县区逐步开始部署网箱拆除工作,次年年末,乌江库区息烽水域的养殖网箱得以全部拆除,从业渔民全部成功转业转产。
老渔民邓华新,在息烽县流长镇长涌村从事网箱养殖工作8年。转产上岸后,邓华新选择流转30余亩土地种植葡萄。“现在乌江水清了,来玩的游客多了,我的葡萄不愁销。”邓华新说。
“将鱼卖出去不如把客人请回来,我们要把养鱼这碗饭吃出新花样来。”野生鱼和网箱鱼退出市场,家住赤水市的冯沛涛三兄弟,把目光投向生态养鱼。
三兄弟将河边的一片荒地开挖成鱼塘,不投喂任何添加剂饲料,靠引来的河水进行生态养殖,还发动老乡们成立合作社共同发展。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合作社建设起一座集垂钓、观光、餐饮、民宿于一体的生态园。
2016年,贵州正式启动了赤水河(贵州段)退捕,率先在全国开展禁渔工作。2017年,贵州全面启动全省域网箱养殖清理取缔工作,实现了省内全流域“零网箱”。2019年初启动全省长江流域退捕禁捕工作。2021年1月1日起,全省长江流域天然水域实现全面禁捕。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经过大力整治,贵州生态环境焕然一新。贵州人民群众的福祉更加殷实。
生活——生态改善与民生改善更同步
“只能一人一杆、一线一钩,千万不要一人多杆、多线多钩、长线多钩、单线多钩垂钓啊。”在铜仁市锦江河畔,绿树成荫,碧水缓缓流淌,51岁的付文林正耐心地向前来休闲垂钓的群众讲解禁渔政策。
付文林是铜仁市碧江区人,家就住在锦江河边,他曾以为自己会像父亲那样,在锦江河捕一辈子鱼。“鱼越捕越少、越抓越小,这样下去要不得。”2019年12月,付文林积极响应政策,退捕上岸,开始了新的生活。
“开展就业培训、安排新工作、支持就业创业,党和政府为我们考虑得很周到。”为了让渔民安心上岸,碧江区在引导渔民转产转业的同时,成立了渔民之家,专门帮助付文林等退捕渔民解决各种“疑难杂症”。
昔日捕鱼为生计,今朝护渔为子孙。“工作轻松,收入也还不错,比捕鱼好多了。”与锦江河打了半辈子交道,付文林对锦江河有着特殊的感情,他说:“以前捕鱼是为了谋生,现在护渔是为了子孙。”看着锦江河的鱼又多了起来,付文林打心底高兴。
河长、林长、水库管理员、生态护林员……一个个长期坚守的身影,共同绘就了贵州的绿色画卷。据统计,2021年,贵州共设立河长22755名人,林长50170人,同时完成了全省18.28万名生态护林员的续聘工作。
“滑石,滑石,过去一下雨,村里真的就会滑泥石。”正在巡林的大方县小屯乡滑石社区党支部书记、村级林长王福忠指着眼前连片青山感慨,“现在终于不用再提心吊胆过日子了。”
近年来,滑石社区严格落实推行林长制,由村“两委”干部担任村级林长,落实责任,参与巡林护林工作,与全村34名生态护林员奔走各个山头,排查森林火灾隐患。
从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贵州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更同步。
生态——新探索绘就的未来更美好
赤水河,长江唯一保持原生态的一级支流,曾面临生态难题:上游水土流失严重,中游煤矿遍布,下游酒厂排放超标。囿于管理权限,三个省很难形成保护合力。
2018年,国家出台了《中央财政促进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修复奖励政策实施方案》。贵州省抓住政策契机,积极协调,促成了云贵川三省共同出资2亿元设立赤水河流域水环境横向补偿资金,规定只要省际入境水质达到Ⅱ类标准即可获得补偿。
三省合力,重拳出击。云贵川三省建立起了合作共治、责任共担、效益共享的流域保护和治理长效机制,有力推进了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赤水河水质发生了根本性好转。
“赤水河变化太大了,禁止捕鱼,河水变清了,河岸环境也变好了。”家住赤水市丙安古镇的余晖感叹道。
2020年8月31日,贵州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通知》,在全省产业布局、产业准入、水利、国土空间规划及规划环评、重大项目环境影响及可行性预判等方面初步运用了“三线一单”成果。
协调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 “三线一单”的出台,让各地环境管理的要求有了明确标准。
赤水市在拟引进纺织项目的过程中对项目落地环境可行性进行预判,最终明确了不得配套建设燃煤火力发电站的具体要求。
正安县放弃引进6个大的生产项目,杜绝环境隐患、保护生态安全,严控企业准入门槛,倒逼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台江县苗族村寨展啊村,森林资源丰富,为保障生态安全,主要依靠林下经济和养殖业发展。
跨区域生态补偿、“三线一单”分区管控、林下经济……创新、升级、融合,贵州正在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记者 尚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