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州频道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展播>>正文

贵州岑巩:非遗传承基地改造升级 助推“遗产”向“资源”转化

2022-01-10 17:27:56  来源: 岑巩县融媒体中心

  近年来,贵州省岑巩县持续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将非遗的身份标识逐步从“遗产”向“资源”转化,积极开发特色文化产品和服务,让非遗反哺经济社会发展,为实施旅游产业化战略加油添彩。

岑巩县改造完成后的思州砚展示区

  走进思州砚传承基地,只见九龙砚、金鱼砚、八卦砚等整齐的摆放着,他们像是在等待着与有缘人的“邂逅”。

岑巩县思州砚传承基地展示的九龙砚

  “这里干脆把它掏空,掏空到这个位置来,这里打平......”在传技室,思州砚非遗传承人周永平的教学声与铁锤、铁钎凿石声交相辉映,正在演奏着非遗传承与创新的“交响曲”。

  “产业发展好,基础要打牢”。以前,思州砚传承基地的学员们都是在简易的铁皮厂房工作,冬冷夏热,灰尘很大,很多对石砚有兴趣的学员因为简陋的厂房离开了基地,极大的影响了非遗的传承工作。

岑巩县思州砚传承基地展示的思州砚成品

  针对非遗项目基础设施薄弱等难题,借助电子科技大学定点帮扶岑巩的契机,岑巩县向电子科技大学争取到20万元帮扶资金,用于非遗项目基础设施改造升级,改善传承人制砚工作环境,提升了传承人制砚技能和水平,也为今后思州砚实训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从源头上解决了制约非遗传承的瓶颈。

  “以前制作思州砚的地方比较乱,冬天也很冷,现在重新装修后,安装了吸尘器,铺上了地板,环境好了,灰尘少了,也更暖和了。”思州砚非遗传承人杨亮说,好环境让工作更舒心、更安心。

在岑巩县思州砚传承基地的传技室,非遗传承人杨亮在雕刻

  文化如水,浸润无声,通过大力投入对非遗项目基础设施的改造升级,更加坚定了非遗传承人的文化自信。“我从事思州砚行业五年多了,现在厂房这些都改造好了,我希望像我这样的年轻人来学习,把我们岑巩思州砚发扬光大。”思州砚非遗传承人印友阳说。

岑巩县思州砚传承基地传技室,非遗传承人杨亮正在雕刻作品

  据悉,自2017年以来,岑巩不断加大对非遗传承基地的建设,共投入93.5万元对思州砚、思州花灯、傩技傩戏等12个非遗传承基地的基础设施进行建设及改造。同时,聚焦非遗“活态”传承,对省、州级12个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活动每年补助5000元,一批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保护传承,加速推进思州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为岑巩县实施旅游产业化战略打下坚实的基础。(朱胜攀 吴国明)

[责任编辑: 王雪松]

相关阅读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249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