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科技创新的战略部署,通过六大举措,在布局、人才、机制、模式、政策等方面改革创新,以改革为动力,筑牢科技创新体系,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努力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支撑公司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
践行新型举国体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攻关关键核心技术,围绕国家战略需求,推动物联网芯片、物联网操作系统、网络智能化等重大核心技术研发攻关;围绕企业转型发展需要,推动5G、算力网络、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重点领域的核心技术攻关及能力融合,强化企业发展自主引擎。牵头组建5G创新联合体,推进云网融合、5G+北斗、智慧电网、智慧矿山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开发、应用一体化创新,集中力量攻克“卡脖子”技术,持续推动5G全球引领。勇当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加速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力争实现引领性原创成果0到1突破,深化创新链、供应链、资本链协同联动,加速实现移动信息产业融通壮大。
强化科技创新顶层设计,构建“一体四环”研发布局。着力完善公司内部研发布局,深度融入国家创新体系,获批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与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设立联合研究机构,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移动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与鹏城、之江、紫金山等国家级实验室开展合作,积极参与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
建设“十百千”科技人才体系,培养汇聚专家高才。成立院士专家工作站,构建由十名集团级首席科学家、百名集团级首席专家、数千名省级专家组成的“十百千”技术专家体系;打造科协专家人才体系,汇聚299名专家、超12万会员;注重发挥专家“领军”作用,培养更多年轻骨干人才。
深化科研机制改革,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打造科研“特区”,把“九天”人工智能团队作为“特区”机制试验田,推行“成本包干”“绩效对赌”“授权放权”等制度,打破职级体系,灵活自主决策,并在更多领域复制推广。探索市场化发展路径,对市场独立性强、盈利模式清晰、核心能力突出的科研团队,大力探索公司化运作和市场化激励,打造有核心竞争力的市场主体,推进研发能力及成果市场化。
探索新型联合研发模式,构筑开放合作高地。发布“联创+”计划,绘制“研发合作能力图谱”,打造“合作伙伴库”,拓展“联合研发”新模式,与科技创新型企业、高校等共建12个高校联合研发载体、8个企业联合实验室,形成“功能互补、良性互动、协同攻关、开放共享”的合作新机制;深化“研投协同”,拉通“研发资源”与“资本资源”,发挥资本纽带作用,带动产业上下游融通发展。
深化“两给两出”政策体系,确保资源高效投入。加大研发投入力度,近三年公司投入研发费用300亿,加强资源精准配置,建立重大攻关任务“先给后出、专项保障”、核心产品围绕市场成效“以出定给”等多样化分类投入策略,促进研发价值转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人工成本支持,完善中长期激励举措,健全科技成果评价机制,探索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享,充分激发科研团队创新动力。
近年来,以改革为牵引,中国移动构建了一套具有企业特色的科创体系,攻坚了一大批核心技术,成功推动TD-LTE标准成为国际主流,带动产业群体突破,5G从需求到架构到关键技术,均在全球发挥引领作用;沉淀了一大批自主能力,自研的“九天”、移动云、物联网、家庭等产品,已实现规模发展;培养了一大批创新人才,专职研发人员超1.8万人,百千万人才、万人计划等国家级、公司级领军科技人才不断涌现;公司科技影响力不断提升,国际标准化工作稳居全球运营商第一阵营,有效授权发明专利突破万件,数智化产品能力行业领先,成为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主力军。
下一步,中国移动将坚持创新在全局工作中的核心位置,围绕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深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质量建设科技创新体系,努力成为自主核心技术的需求牵引者、技术供给者、创新组织者、应用推广者,为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