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突长枝’光‘吃饭’不‘干事’,要修剪掉。”眼下,正是果树修剪的黄金期,正安县瑞溪镇瑞溪村农民导师杨仁波的苹果梨基地里,聚集了不少前来“求学”的村民。
“来这里不光学本领,还能拿到务工工资。”村民郑维仲说,在基地边干活边向导师学习种植技术,再将学到的技术用到自家10多亩梨林上,实现了“双赢”。
近年来,正安县聚焦破解农村“空心化”、村级后备力量缺乏、产业发展难以为继等问题,探索实施“农民导师制”,打造新时代青年农民学校,就近就地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产业致富能手、村级后备干部,不断加强乡土人才队伍建设,助推乡村振兴。目前,该县聘用“农民导师”1364名,有农民学员1.6万人,累计培训农民20余万人次。
哪里有需求,培训的课堂就设在哪里,培训的力量就覆盖到哪里。培训的课堂在“新青校”教室、田间地头。
据了解,正安县按照“一个理论教学点+若干实践基地”的学校架构,因地制宜在全县20个乡镇154个村(居委会)兴办新时代青年农民学校181所,围绕白茶、方竹等主导产业开设专业课程35门,农民导师下沉到村组一线、田间地头,采取现场教学、案例分析等方式为农民学员解惑。
元旦节前,瑞溪镇三把车村监委会主任兼农民导师周能洪在“新青校”教室给30多户枇杷种植户上了一堂生动的培训课,至今被不少种植户津津乐道。“周老师讲的课好听又好懂,鼓励我们梳理在种植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多提问。”三把车村村民陈昌琴说。
周能洪不仅枇杷种得好,种黄豆也是位能手。每到黄豆种植期,他总会到田间推广黄豆套种技术,2021年,三把车村黄豆亩产量200公斤,套种黄豆亩产75公斤。此外,周能洪还带动村民成立了能红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正安瑞香食品有限公司,开办豆制品加工厂,生产的豆腐、豆干、豆芽等订单销往正安县内2个学生配餐中心和附近商超等。“厂房正在新修扩建,还将生产内酯豆腐、豆腐乳、水豆豉等产品。”周能洪说。
据了解,通过“新时代青年农民学校+企业”的合作模式,正安县已建立实训基地(工厂)560个。“农民导师制”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智力支撑,激发出乡村振兴新动能。(记者 卢世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