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州频道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展播>>正文

黔西南州打好“组合拳”织牢妇幼健康保障网

2022-01-21 18:52:00  来源: 黔西南日报

我州打好“组合拳”织牢妇幼健康保障网

争取中央资金3亿元建成投用8个妇幼保健机构建设项目

州卫健局获得“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表彰

  近年来,我州统筹推进优化生育政策保障措施落实。采取抢抓机遇加强基础建设、全面追踪阻断疾病母婴传播、加强产前筛查(诊断)网络建设、强化业务培训提升服务能力、创新管理机制保障母婴安全等一系列有效措施,紧密织牢妇幼健康保障网,保障生育家庭孕得优、生得安、育得好,促进妇女儿童健康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2021年12月,州卫生健康局获得全国妇联表彰为“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

  抢抓机遇加强基础建设。近年来,抢抓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机遇,争取到中央资金3亿余元,完成州妇幼保健院等8个妇幼保健机构建设项目并投入使用,进一步优化妇女儿童的就医环境;州妇幼保健院在三级乙等基础上启动三级甲等创建工作,全州所有县(市)妇幼保健院分别通过二级乙等或二级评审;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州妇幼保健院和州中医院都规范设置产科、儿科和新生儿科;州医院、州妇幼保健院、州中医院和8家县级综合医院建成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实现州县两级全覆盖。2021年,州人民医院获批贵州省第一批产前诊断(筛查)省级妇幼保健重点(特色)专科建设单位,州妇幼保健院获批贵州省第一批儿童早期发展省级妇幼保健重点(特色)专科建设单位,进一步提高了全州妇幼保健服务水平,为全州妇女儿童的健康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全面追踪阻断疾病母婴传播。2017年始在全省率先开展乙肝疫苗注射效果评价和随访工作,开展对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阻断效果的全面追踪。2021年,全州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项目检测39737人,检测率为99.86%,干预率达95%以上,有效阻断三类疾病的母婴传播。州妇幼保健院获得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授予的“基层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优秀集体”荣誉。

  加强产前筛查(诊断)网络建设。充分利用省科技下达我州的500万元试点经费,全面推进全州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网络建设,州人民医院建成分子遗传实验室,取得分子遗传产前诊断资质,获得省级支持建立“贵州省产前诊断分中心”。目前全州取得产前诊断资质的机构有州人民医院、兴义市人民医院2家,取得产前筛查资质的机构有州妇幼保健院、州中医医院、7个县(市)人民医院和1家民营医院,实现产前筛查机构在各县(市)全覆盖,为有效开展出生缺陷二级预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强化业务培训提升服务能力。州县两级定期开展业务培训,提升妇幼健康项目服务能力,内容涵盖妊娠风险评估、孕产期保健管理、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新生儿疾病筛查等,全州每年累计培训人数达3000余人次;通过东西部医疗卫生对口协作援黔专家的传帮带,凭借东部卫生健康对口协作医院的先进管理模式和精湛技术优势,推进全州协作医院2+5专科能力建设,以“建立一个特色门诊、一个特色病区、一个专家工作室”为抓手,增强医院妇幼健康服务能力“造血功能”。近年来,浙江宁波、广东惠州两地医师累计1000余人次在黔西南州受援医院开展教学查房、学术讲座、业务培训、手术示教、会诊及疑难病例讨论等,黔西南州仅今年就派出123名医务人员到惠州市协作医院学习深造,不断强化东西部协作效率,提升受援医院“造血”功能。

  创新管理机制保障母婴安全。突出重点,创新危重症救治保障兜底机制,从2016年开始,由州、县两级财政每年安排专项经费,在省内率先建立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抢救基金,专项用于支付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抢救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后产生的医疗欠费、专家出诊费等,解除了救治中心全力抢救患者的后顾之忧。提升效能,创新母婴安全管理机制,2021年州政府在省内率先建立黔西南州保障母婴安全部门联动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部门职责分工,强化部门之间工作协调联动,更好地维护全州妇女儿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规范服务,加强妇幼健康质量管理,建立妊娠风险管理制度,规范孕产妇和0至6岁儿童保健管理和服务,实施叶酸补服、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等妇幼健康服务惠民项目,多措并举提升服务质量。管理机制创新为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发挥了积极作用,2021年全州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为3.89‰、5.57‰和14.85/10万。(记者 陈隆彬 通讯员 会正兰)

[责任编辑: 吴雨]

相关阅读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285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