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州频道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展播>>正文

紫云:倾情服务夯实就业基本盘

2022-01-25 18:42:04  来源: 紫云县委宣传部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稳就业、保就业是“六稳六保”之首,是确保群众稳定增收的重要举措,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衔接的必要条件。紫云自治县高度重视劳动力就业工作,县人社局早谋划、早安排、早部署,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倾情服务群众,夯实就业基本盘,促进群众高质量就业,确保收入稳定并有增长,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点对点”输送,“一条线”服务。紫云是劳务输出大县,为帮助广大务工人员节后实现有序返岗就业,县委政府始终坚持“人人有活干,户户有增收”目标,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成立了紫云自治县“点对点”输送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印发《紫云自治县“点对点”输出(广东、浙江)工作方案》。由县人社局统筹,精准对接广东、浙江、上海、宁夏、河南等地用人企业,通过“紫云就业”微信公众平台、微信群、朋友圈、QQ群等网络平台进行线上宣传,乡镇(街道办)干部和乡村工作组在线下大力宣传,各乡镇(街道办)、县交通局、县公安局、县卫健局等共同配合,全力以赴作好“点对点”输送工作。为确保返岗农民工安全抵达,建立了“中共紫云自治县劳务输出工作临时党支部”,由县人民政府分管副县长担任临时党支部书记,县人社局局长任副书记、送雁劳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等中层干部任支委委员。临时党支部传达党的政策、提供跟踪指导和精细化服务、协调解决矛盾。返岗中不仅为群众提供了免费的水、水果、方便面等食品,而且一路上警车保驾护航,县医务人员温情护理,人社干部暖心服务,让返岗就业人员不论身在何处,都能感受到家乡县委政府的温暖。同时精心准备了连心卡,开通返岗服务连心专线,竭诚提供便利服务。通过“点对点”免费输送,实现了从出家门、上车门、进厂门“一条线”就业服务。2021年,通过“点对点”免费输送1140人赴省外务工。

  “亲带亲”务工,“领头雁”引航。坚持“组织有序引领,多方高效联动”原则,推出“头雁引领”举措,以“头雁效应”激发“雁群活力”。村支两委、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干部等通过平时的观察和识别,将当地在组织劳动力外出务工中有能力、有经验、号召力强,能引领带动20人以上到省外务工的人员确定为“头雁”,采取县级劳务公司与“头雁”签订协议的模式,实行奖补机制,提高他们引领劳动力外出务工的积极性。并对“头雁”留守家属生产、生活方面提供政策范围内的帮助和服务。“头雁”采取“亲带亲”“友带友”方式,带领群众到广东、宁夏、甘肃、河南等菜场务工,拓宽就业渠道。通过“头雁引领”,带动更多贫困劳动力外出就业,以一人就业带动多人就业,稳定并增加了群众收入。截止目前,猴场镇认定“头雁”74人,四大寨乡认定“头雁”33人,共引领4760余人就业。

  “手把手”培训,“新技工”增收。以“高质量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为政策牵引,以就业市场为导向,着力技能提升,扩展农村技能人才队伍,实施“双证”培训,夯实高质量就业盘。将脱贫户、易地搬迁户、返乡农民工、退役士兵四类人群确立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点人群,把培训工作与考取职业资格证、特种作业操作证“双证”结合起来,实现“无缝衔接”,以技能人才评价引领技能培训工作,形成宣传、报名、组织、培训、颁证及推荐就业“一条龙”服务。大力开展以挖掘机驾驶、电工、焊工等紧缺工种为主的技能培训,师傅“手把手”地教,确保学一个会一个,推动劳动力由“普工”向“技工”转变,由农民向工人转变,由低收入人群向高收入技能群体转变,进一步激发群众致富内生动力,提升群众就业竞争力。截止目前,全县累计开展电工、焊工、挖掘机驾驶、厨师、家政、康养、电商等培训46个班次共2124人,取证人数1493人,通过推荐和自主择业,就业率达95%以上。依托省内技工院校、东西部劳务协作体系等渠道资源,建立与上海龙工集团、中集集团等大型企业的长期劳务协作关系。采取先集中培训、后输出就业的方式开展“订单式”培训,做到培训与劳动力、市场、企业、就业紧密结合。每期学员结业前,及时组织开展专场招聘活动,为每个学员提供3个以上优质高薪岗位选择。截至目前,全县推荐电工、焊工就业1000余人,初聘人均月收入7000元以上,熟练后月收入10000元以上。通过“订单式”培训,仅挖掘机驾驶员就组织输送108名到岗就业,人均月收入8000元以上,人均年收入达96000元以上,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致富一家”目标。(余惠 杨正美)

[责任编辑: 邓娴]

相关阅读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299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