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凯里市充分发挥“五老”优势作用,突出“带”的关键、抓住“建”的核心、凝聚“促”的力量,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推动关心下一代组织建设工作和“五好”基层关工委创建工作,促进我市青少年健康成长。
突出“带”关键点,高位推动,实现工作机制常态化。一是加强领导,抓实“党建带关键”。每年年初市委研究下发了《凯里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要点》,明确年度关心下一代工作总体思路、工作措施和目标任务。年中市委组织部部务会定期研究关心下一代工作,并把关心下一代工作纳入党建目标考核内容,融入乡村振兴和城市社区的治理,同步安排部署、同步督促检查、同步总结考核、同步宣传表彰。在全市形成了市委领导、市关工委主动作为、各基层关工委联动长效的运行模式。二是全面统筹,抓实“上级带下级”。为做到各部门全力配合关工委工作,市委、市政府把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纳入市议事协调机构,为老同志发挥作用搭建平台。同时,市关工委把青少年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法制宣传教育等分成综合组、法制组、教育组、农村组、社区组五大板块。每个组由一名班子成员任组长,若干委员为组员,共同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做到了上下联动,信息互通,形成合力。三是系统谋划,抓实“面上带点上”。市关工委按照“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活动、年末有总结”的工作要求。研究制定《关于市关工委领导班子成员工作分工的通知》《关于建立凯里市关工委领导同志联系指导基层关工委工作的通知》等,明确市关工委领导班子工作分工,按月轮流值班工作,带动基层相应开展此项工作。
抓住“建”核心点,夯实基础,实现组织工作建设规范化。一是加强政治建设,突出思想引领。一年来,组织“五老”学习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党史学习教育等50余次,参学人数达3200余人。二是强化组织建设,健全管理网格。按照行政区域和党组织的设置,对应建立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关工委组织。根据青少年主要集中在学校的特点,强化中小学(幼儿园)关工委组织。目前,全市成立关工委组织363个(其中:镇(街)20个,村(社区)204个,中小学(幼儿园)136个,市关工委1个,教育关工委1个)。今年,市关工委结合各镇(街道)、村(社区)实际,大力整合各村、各校、各社会阶层现有资源,组建了基层联合关工委组织。截至目前,成立有大风洞镇老君寨—双江片区、大风洞镇“三都”片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炉山镇紫荆村-紫荆小学联合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大风洞镇石坂村-上寨小学联合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为集中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奠定了基础。根据“五好”基层关工委创建年工作要求,市关工委严格按照省、州关工委工作要求,对标对表,严格要求各级关工委实行倒排工期,自查验收,关工委实行抽查验收制度,同时在创建“五好”基层关工委基础上,同步按照全省样板县创建评分表标准打造“贵州省基层关工委工作样板县”。确保两个创建工作取得实效。三是完善工作制度,明晰工作责任。建立完善了《关工委主要职责》《关工委交流协调制度》等工作制度。成立督查考评小组,对各镇(街道)、村(社区)、学校(幼儿园)关工委日常工作实行常态化监督、巡查、考评,适时开展督促检查,并定期做好各基层关工委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评选推荐工作。四是加强基本保障,夯实工作基础。全市各部门积极创造条件,为各级关工委老同志提供必要办公场地和设备,并按要求悬挂关工委牌子,落实1-2名工作人员,市财政每年度划拨10万元、镇(街道)、村(社区)划拨相应经费,作为市关工委办公活动经费,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支持,确保了基层关工委有牌子、有班子、有队伍、有阵地、有活动,为做好关工委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
钉牢“促”着力点,凝聚力量,实现工作成效最大化。一是开展科技服务指导,助力乡村振兴。组织老同志和老专家到三棵树、龙场、开怀等镇(街)开展茶叶种植技术、乡村旅游接待服务等培训,并在凯里市云谷田园打造青少年科技教育劳动教育实践实训基地,对人才队伍开展不定期培训。积极争取国家、省、州关工委与凯里市委市政府支持,有序推进“少年硅谷”创客教室项目申报,目前,已有31所学校申报该项目。二是争取多方支持,开展捐资助学。通过多方积极争取,2021年获得“双助”行动项目资金12万元,用于幼儿教师队伍培训和资助改善幼儿园办学条件。争取到上海宋庆龄基金会捐赠助学金10.4万元,捐赠了8所中小学的贫困学生175人和价值82974元的物资。凯棠镇成立了贵州兴凯教育基金会,筹集教育基金939万元,用于资助改善办学条件和奖励品学兼优学生等。三是立德树人,全面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利用“建党百年”“六一国际儿童节”等节日,大力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文化教育,凝聚和提升广大青少年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认识。成立市关工委法制宣讲团,积极开展法制进校园、进社区等宣讲活动。市关工委牵头,公、检、法、司等有关部门配合到全市各中小学开展“法制进校园”等活动,不断增强青少年法律意识。广泛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学习三史三情、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2021年,全市开展各类主题教育90余场次,全面筑牢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