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州频道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正文

贵州现代农业“第一公里”建数字化产地仓

2022-03-03 09:42:44  来源: 贵州日报

贵州现代农业“第一公里”建数字化产地仓

流通源头实现供应链数字化升级

  农产品产地仓是在产地就近建设的大型仓库,是当前数字农业探索节约物流成本、解决销售滞后的新模式。目前,随着区域物流集散中心建成、物流规模扩大、仓储平台运行、信息技术升级,贵州现代农业在流通源头实现供应链数字化升级,建设综合性的大型产地仓基础条件逐渐成熟。

  物流网络降低运输成本

  贵州作为全国农产品、特色农产品生产大省,对物流基地、物流园区、仓储、仓库进行了不同区域层级、辐射范围的建设,形成全省物流仓储运输一张网,构建现代农业产地仓的供应、运输、销售等完整产业链条。

  近年来,贵州建设不同层级的物流基础设施,方便各市、县跨区域运输和存储大批量商品。目前已经在遵义、贵阳双龙经济区、安顺、黔南已建成物流集散中心,在黔中(安顺)国家级物流园区、龙里县快递物流园等示范物流园、龙里县快递物流园里的双龙农副产品集散中心等物流基地农产品产地仓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

  与此同时,贵州物流水平和能力也持续提升,保障了产地仓产品的高频次、小批量的运转。

贵州数字化产地仓——申通物流公司。杨忠祥 摄

  “去年全省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30882.82万件,同比增长41.6%,高于全国同期增速。”贵州省信息中心副处长王永忠介绍,2021年1-10月,借助公路、铁路、水路多种运输方式,全省货物运输总量和周转量保持稳步增长。

  贵州农产品生产呈现离散、分布众多的特点,产地仓建成后,首先发挥出降低物流运输成本、存储成本的优势,稳定的出货渠道,物流网络的建设解决了流通环节多、供应链条长、销售慢、损耗多等困难,将吸引农户、种植合作社、农业公司等农产品供应商的集中运输,可就近送货。

  目前,产地仓的建设者通常是国内的大型零售企业、物流企业,他们具有市场消息畅通的优势,通过产地仓,解决农民农产品销售滞后等问题,向各地的分拨中心、转运中心的连续补货,实现快速地把农产品从田间地头运送到餐桌上。

  仓储平台提升管理效率

  农产品的流通过程涉及筛选、分级、装箱、运输等诸多流程,以往传统的方式高度依赖人工,随着近年贵州现代农业建设,一部分仓储企业通过数字化管理系统、品控系统,能够根据不同农产品分级标准,实现自动化的储存、分选、分级、包装,农产品转变成商品。

  以苹果为例,分选设备可以测出每一个苹果的大小直径、果形果面、损坏部分,根据需求,特制设备还能感应测量出苹果酸甜程度、是否有霉斑病变等。

  目前,贵州仓储企业购买设备及仓库管理系统,配备机械设备如电动叉车、自动上架设备,拥有仓储服务商375家,主要有普通仓库、恒温仓库、冷藏仓库、冷冻仓库,日均仓储需求数量达530条,建成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项目327个,进一步丰富仓库资源,完善服务板块。

  此外,贵州农业大数据发展融合水平逐渐提高,为多业态仓储类型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贵州农产品大数据平台(黔菜网)覆盖全省3731个蔬菜生产基地,完成对全国主要农批市场销售数据、价格数据的抓取与智能分析。

贵州数字化产地仓——红星美凯龙物流公司。杨忠祥 摄

  同时京东物流仓储一号、菜鸟、沃尔玛、顺丰、永辉超市等国内外知名电商、快递、物流地产企业也相继在贵州落地,省内一码贵州、畅农云购、黔特易购、农交网等多个规模较大的电商平台也已初具规模。

  数据分析追踪产品销售

  近年来,贵州大力提升农业基础设备智能化、数字化水平,充分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仓储物流供应链中应用,在产品追溯、物流追踪、消费分析等方面取得成果。

  如区块链技术在“产地仓”的应用,体现在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在农产品产出供应端、销售端及追溯端的应用,通过平台的中控室,随时了解农产品数据和入库情况,在农产品整个供应链中对数据的保存和提取分析有着重要的作用。

  产地仓不同于以往农产品销售端靠近市场消费者,而是选择靠近农产品生产商,因此具有根据消费大数据快速调整供应需求的优势。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并且按销售终端区域集中发货。

  此外,应用物联网技术可实现农产品全流程数据追踪监测以及进度查询。(记者 邹林 通讯员 毛婧)

[责任编辑: 刘昌馀 吴雨]

相关阅读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432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