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州频道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展播>>正文

黔西南州“四访”机制深化营商环境监督治理

2022-03-17 18:46:37  来源: 黔西南日报

  近年来,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黔西南州聚焦企业生产、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的服务、保障环节,深化“放管服”改革,充分发挥纪检监察职能作用,探索“四访”常态化工作机制,延伸服务触角,拓展监督层面,深化对营商环境突出问题查访和监督治理。截至2021年12月,全州共查办在履职尽责、服务发展等方面问题90起,优惠政策兑现不到位、资金拨付不及时等影响企业生产、影响客商热情、损害群众利益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服务质量较大提升。

  访企业,解难题。一是适时明察暗访。结合不同时期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州、县纪检监察部门组成明察暗访组,采取不打招呼、不发通知、不定时等方式深入企业开展暗访,与企业负责人、车间工人交流,了解企业在疫情防控、行政审批、惠企政策落实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诉求以及相关部门在履职尽责、服务企业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仅2021年,明察暗访组共深入325家企业,访谈300余人次,收集企业困难诉求32个。二是及时督办问题。针对明察暗访发现的问题,按照“分级管理、属地管理”原则,将相关问题交给涉及部门进行办理,确保企业反映困难和诉求得到及时解决。三是跟踪回访成效。为及时了解企业反映困难与诉求办理情况,暗访组定期或不定期对督办问题进行跟踪回访,既访涉及职能部门对相关问题的办理进度,又访企业对反映诉求的办理满意度,始终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放过、企业不满意不丢手。

  访项目,破堵点。一是定期走工地。州、县纪委监委对全州正在实施的重大建设工程、重大产业项目逐一落实“一对一”项目监督员制度,每月定期到工地走访,与项目承建方负责人、工人等进行座谈交流,列席相关项目调度会,重点对政策落实、项目手续、招投标等环节进行全方位监督,了解项目在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聘请362名项目负责人作为重大项目建设社会监督员,主要负责收集项目相关支持政策落实不到位、职能部门不担当等影响项目实施进度的问题。二是限时破堵点。组建重大项目和行政审批事项监督专班,针对走访项目工地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分类梳理、分析研判,并反馈至有关部门限时办结,确保项目有序开工、按时完工。三是“回头看”进度。项目监督员在次月走访过程中,在收集新问题的基础上,重点对上月反馈问题办理情况进行“回头看”,对照部门办理情况报告,实地查看相关问题是否办理到位,项目堵点是否疏通,及时发现查处部门接单不买单、认账不买账等行为。

  访窗口,优服务。一是体验式找问题。暗访组化身“普通群众”,到群众关注度高、业务办理量大的服务窗口开展办事“体验”,查看窗口相关工作及职责制度、投诉渠道、办事流程等情况,查找窗口工作人员是否存在“脸难看、事难办”、不履行“一次性告知制度”等不正之风,在体验中更加直观地找准服务企业、服务群众办事过程中的痛点、卡点。二是“点对点”提意见。针对“体验式”监督中发现的问题,暗访人员事后立即亮身份,“点对点”提出意见,并向州、县政务服务中心以及入驻单位下发整改提示函,督促自查自纠,提升服务质量。三是销号制促整改。为确保问题整改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对“体验式”监督中发现收集的问题,建立问题清单,明确整改责任部门、整改责任人、整改时限,实行销号制管理。州纪委监委对照清单,适时跟踪调度整改情况,对整改进展缓慢的,通过提醒约谈、电话督促等方式,督促责任单位加快整改进度;对上报整改完成的,通过实地督导,电话回访、再次体验等方式,进行整改评估,逐一销号;对虚假整改、敷衍整改的,严肃追责问责。

  访案件,护权益。一是畅通反映渠道。紧盯民营企业反映的涉诉案件中公安、检察等部门的问题,畅通渠道,广泛征集。设置举报电话、举报箱、接访室,安排专人受理企业来电、来信来访反映的涉诉等问题。截至2021年12月,共接到企业来信来访80余次。二是走访涉案单位。成立诉讼困企监督专班,针对企业反映的涉诉涉案问题,建立问题台账,第一时间分析研判,组织专人开展深入调查核实。走访相关企业,了解涉诉案件的基本情况;走访办案的司法部门,核实案件办理的具体情况。通过深入走访调查,既看企业投诉问题是否属实,又看办案的单位是否存在破坏营商环境的行为。三是督办未结案件。针对一些久拖未决等的案件,纳入监督专班重点督办事项,建立由专项监督组组长召集,州纪委监委分管领导以及公安、检察等单位派驻纪检监察组负责人参与的联席会制度,集中分析案件久拖不决的具体原因,共商推动案件办理措施。

[责任编辑: 吴雨]

相关阅读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47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