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州频道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展播>>正文

宁曼丽:浇灌蓝靛之花 绽放非遗魅力

2022-03-19 14:17:28  来源: 贵州省妇联

  以刀为笔,以蜡为墨,一双双灵巧的手拿着蜡刀在画布上一挥而就,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跃然而现。画娘们从未接受过专业的绘画教学,却张弛有度、自成方圆。画布经染料浸染后晾干,随后用水煮至脱蜡,花纹即现,待晾干后,一个蜡染作品便完成了。

  “一染为青,二染为蓝,三染为靛。”在贵州丹寨宁航蜡染有限公司的制作工坊内,负责人宁曼丽指着正在浸染的画布说,“我们的蜡染制作都是纯手工、纯天然的,蜡是蜂巢里提取的蜡,染料是蓝靛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板蓝根,用它的茎叶经过石灰浸泡、发酵而成的蓝靛膏。”

  宁曼丽来自安徽,多年前的她未曾想到,自己因谋生的无心之举,竟与丹寨以及这里的画娘们结下了不解之缘。

  奇妙的“邂逅”

  2009年,受国际国内市场各种因素的影响,宁曼丽开办的纺织厂面临亏损。于是,她决定外出旅游散心,同时带着自己的一箱积压的布料,寻找合适的商机。几经转折后,宁曼丽来到贵州凯里,恰逢多彩贵州旅游商品“两赛一会”举行。

  活动现场,来自黔东南州各地的能工巧匠们逐一登台,现场比拼制作刺绣、银器等民族旅游工艺品。当蜡染制作亮相时,宁曼丽的目光再也无法移开。“我觉得蜡染很特别,而且制作工艺正好可以与我的布料相吻合。”

  比赛结束后,宁曼丽立即联系到12位画娘,邀请她们用自己的布料来制作蜡染。“你这个布我们做不了。”由于久居深山,画娘们所做的蜡染都是用自己自制的棉布,而宁曼丽带来的,却是她们从未见过的棉麻、丝织等布料。

  宁曼丽不愿就此放弃,她诚恳地对画娘们说:“你们不用担心做不好,无论怎样我都会收。我先预付你们来回的路费,在这里等你们10天。”于是,画娘们点头答应了。

  一周左右,宁曼丽陆续收到画娘们送过来的蜡染成品。看到自己的一箱布匹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宁曼丽十分欣喜。“画娘们做的蜡染风格不一,各具美感,这让我再次加深了做蜡染的念头。”

  之后,宁曼丽开始搜集学习有关蜡染的知识,走访了黔东南州的凯里市与15个县,最终决定停留在路程的第八站——丹寨。“这里有着7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觉得我在这里找到了蜡染的‘根’。”宁曼丽说。

  经多方打听,宁曼丽了解到丹寨一个叫排莫村的地方,那里的女性都会做蜡染,且制作的蜡染非常漂亮。于是,宁曼丽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走到了当时连公路都未通的排莫村。

  蜡染走出大山

  “你来啦?吃饭没有?”初到排莫村,宁曼丽便被村民们的热情好客所打动。他们不认识宁曼丽,不知道她从何而来,来做什么,却待她如亲友。

  村民们为欢迎这位“新朋友”,大家纷纷从自家家里带来好酒好菜,围坐在一起吃饭畅饮。不胜酒力的宁曼丽当晚就醉倒了,村民们为她准备了一张干净的床让她休息。这一天,宁曼丽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

  第二天,宁曼丽在村子里四处闲逛,打听关于蜡染的相关情况。她试探性地问村里的女人们:“你们愿意跟我到县城一起做蜡染吗?”女人们纷纷摇头。于她们而言,蜡染是长辈们传下来的手艺,是生活的一部分,既然人人都会,谁会花钱去买呢?

  听到这样的回答,宁曼丽并没有灰心。待了3天后,她回到县城,租下了一栋空房,一租便签了10年的契约,然后做了简单的修葺。不久,她带上了一些水果再次来到排莫村,感谢村民们的收留和款待。村民们依然热情地接待了她,却再次拒绝了她的邀请。

  宁曼丽依旧未死心,回到县城注册公司,简单取名为“宁航蜡染”。“‘宁航’是我女儿的名字,我希望能把这个工坊当做是我的女儿一样细心呵护,也期待它能够起到领航的作用,带领这里的蜡染一路前行。”与此同时,宁曼丽也联系将纺织厂里的布料全部运送了过来。

  第三次来到排莫村时,宁曼丽没有想到,居然有3个女人说愿意跟她出来试试看。回到县城后,宁曼丽与画娘们同吃同住,看着她们安静地在画布上作画。一个月后,宁曼丽给画娘们每人结了600元的工资。画娘们收到后,却说要回家。

  这样的转折让宁曼丽猝不及防,她不知道画娘们走后还会不会回来,心里十分忐忑。可是,3天后,画娘们各自又带上了一位画娘加入到她的工坊,宁曼丽欣喜若狂。之后,工坊中陆续有画娘加入,开始正常运转。

  “一群人,一件事,一辈子”

  当时的蜡染市场有待开发,这样的小众文化要想为大众所接受,需要一定的时间。期间,宁曼丽抽空便带着画娘们到各地参展,寻到了一些市场,但往往入不敷出,这让本就负债的宁曼丽压力倍增。不得已,宁曼丽卖掉了自己在老家唯一的一套房子。

  2012年,工坊运转艰难,连续8个月发不出工资,宁曼丽渐渐有了放弃的念头。“当时的我不断地处在纠结、逃离、坚持的轮回之中,实在是太煎熬了。”回想起当时的情境,宁曼丽的眼眶微微湿润,“但是,是画娘们给了我坚持下去的勇气。”

  走出大山在县城与宁曼丽朝夕相处的岁月,也让画娘们对宁曼丽产生了坚定的信任。“我们没有读过书,只有妈妈传给我们的手艺,我们愿意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做好,你就带着我们做一辈子吧!”

  2015年的冬天很冷,很多画娘都没有回家,大家一起围坐在工坊的铁炉旁聊天取暖。宁曼丽便将从黔东南州博物馆借的《百苗图》图书讲解给大家听,画娘们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蜡染的形式创作出来。3个月后,画娘们合力完成了这幅长卷。

  2016年5月,中国民族博物馆的专家到黔东南采风,听说丹寨有一群人在做蜡染,便前来探访。宁曼丽将大家制作的《百苗图》蜡染展开给专家们看,只见他们一直在拍照片、拍视频,却不说话。宁曼丽心里十分紧张,期待着专家们的评价。后来,专家们说了两个字:“震撼!”

  宁曼丽激动得眼泪都流了下来。“专家们说他们决定收藏我们的这幅作品,并且为我们做一次特展。”宁曼丽说,经过这次的转机,我们的市场逐渐拓宽,运营良好,甚至还有高校邀请画娘们前去授课。

  在展览中,宁曼丽结识到了设计师成昊。对于蜡染共同的兴趣,让成昊和宁曼丽一见如故。成昊的加入成为了工坊的新鲜血液,蜡染作品融入了民族文化与时尚元素的碰撞,登上了国际时装周的大舞台。

  “我从排莫村来到这里10多年了,宁妈妈带我们走出了大山,过上了更好的生活,她就像我们的亲人一样。”今年54岁的罗板房是蜡染非遗传承人之一,她从未想到,自己的生活会出现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工坊内,已有48位画娘的生活如同罗板房一样,被宁曼丽带上了新的轨道。此外,宁航蜡染还带动了7个村甚至周边4个县画娘及板蓝根产业的发展,228人的生活由此改变。

  如今,宁航蜡染紧跟时代步伐,做起了线上直播带货,设计师成昊则作为主播为大家讲解。“我希望能够通过线上线下的平台,让更多人了解到我们的非遗蜡染,了解到我们的民族文化,吸引到更多不同行业的设计师,让蜡染实现多元化发展。”

  【链接】蓝靛,多年生草本植物,可作染料。蓝靛作为染料的历史相当悠久,考古数据显示,公元前2400年古埃及第五王朝就曾以蓝靛来染色。《诗经·小雅》中有“终朝采绿,不盈一掬,终朝采蓝,不盈一襜”的诗句,荀子《劝学篇》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是对蓝染工艺的精辟总结。

  我国种植非常广泛,南北方均有。贵州气候湿润,适于蓝的生长。明代嘉靖年间纂修的《贵州通志-风土志》中记载:“永宁州靛山在慕役司(今镇宁),水迥山转,其中深箐可种蓝,蓝有木蓝,缪蓝,耕久而益有收,山箐之中,积数百年之枯叶烂柯,刀耕火种,土尚暖,寒则不生,岁必异地而植。”这说明当时在贵州种蓝已经普遍盛行,并有固定的种植规律。在小农经济时代,蓝靛是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作物,至今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仍保持着种蓝的习俗,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小片蓝地,有几个染缸,还有些地区有专业制蓝靛的靛农。

[责任编辑: 栾小琳]

相关阅读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482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