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州频道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展播>>正文

刘玉智:把光阴藏在报纸里的人

2022-03-21 21:14:35  来源: 南明区融媒体中心

  在南明区永乐乡,有这么一位老人,用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收藏报纸。他叫刘玉智,是贵阳市粮食局的一名退休职工。从1963年开始剪报收藏,到2012年“刘玉智藏报馆”落成,至今已耗费他近六十年的心血,目前为止,他的藏报馆已经收藏了报纸70余万份,给后人留下了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文化瑰宝。今天,我们就跟随镜头去认识他,听听他的故事。

  报纸是他们那个年代获取信息最直接的方式,农村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都是文盲,新中国成立后,全国掀起全民扫盲运动,出版了许多扫除文盲的报纸,二十来岁的刘玉智渴望从报纸上获取有益的文化知识,从那时候起,他就随时把报纸带在身上,有空就读。

刘玉智正在翻阅其收藏的报纸

  有一次,刘玉智偶然在旧货市场淘到《贵州日报》创刊号,同事告诉他,这是省委机关记录时代变化大事件的报纸,属重大新闻,因为不能再版,所以很有纪念意义。这也让刘玉智更进一步懂得了报纸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从而走上了集报之路。

刘玉智正在整理其收藏的报纸

  为了集报,他到过北京的潘家园、琉璃厂和上海的文化街、旧物市场,跑遍了省、市内的各个废品收购站,去到机关、学校的资料室翻找。一次在贵阳小十字废品收购站偶然发现了一套《大公报》(1917年—1927年合订本),当时他的工资只有几十元,东拼西凑,向亲朋好友借,才凑够5000多元买。为了节约,从贵阳坐将近30个小时的硬座火车到北京,去潘家园淘报。

刘玉智正在整理其收藏的报纸

  报纸是非常怕潮、怕光、怕灰的,为了把报纸保护的更好,刘玉智搬过6次家,2006年的时候,由于自己的经济条件有限,城区的房屋价格高,藏报面积需求大,他选择搬到了乡下。之前,他租了一间大民房,一到下雨家里屋顶就漏雨,不少报纸被浸湿了,令他非常心痛,所以才有了后来陆陆续续的搬家经历。

刘玉智正在翻阅其收藏的报纸

  终于,2012年,在当时永乐乡政府和石塘村支两委的支持下,建起了乡里的第一个藏报馆,并且是以刘玉智的名字来命名的,这让他感觉非常的欣慰和自豪。

刘玉智正在翻阅其收藏的报纸

  “刘玉智藏报馆”收藏了70余万份报纸,包含了新中国成立前后主流报刊、各地州市县级党报,涵盖了全国各地年鉴、史志,试刊号、创刊号等,其中,有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期《人民日报》,珍藏版“金箔报”“中国第一小报”“丝绸报”“伞报”......

刘玉智展示其收藏的世界最小报纸《达人秀画报》

  走进藏报馆,目之所及的只是刘玉智报馆藏品的冰山一角,每一个字,每一幅画都散发着那个特殊岁月的时代气息。尤其是那些创刊号、复刊号、终刊号,以及重大历史事件的号外,更是令人叹为观止。

刘玉智热心向参观者介绍其收藏的报纸

  “开馆后,不少学生、老师、以及专家学者来这里看报、学习,机关单位到这里查找刊物,借报纸举办展览,很多年轻人到这里参观学习,甚至有来自香港地区、中国台湾、日本、加拿大的学子。这些是他们的留言,很感动......”刘玉智一遍又一遍的抚摸着读者留言册,动情地说着。

  当下,为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刘玉智藏报馆”将继续开展红色党报展览,通过展出记录中国共产党崛起、奋斗、发展光辉历史的图片和报纸,帮助更多的年轻人,去了解那段刻苦铭心的历史,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

  “报纸是我一生的心血,只要我还活着就要集报传之后代。”从零星剪报到专题集报,刘玉智坚定地说。

  历史需要铭记,文明需要传承,时代需要勇士,而我们更需要像刘玉智这样痴情一生默默做着不平凡伟绩的平凡人!(唐文 赵松 王强 朱杰 唐文 罗娇 蒋丹)

[责任编辑: 吴雨]

相关阅读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489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