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州频道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展播>>正文

苗族滚山珠:穿越旧时光 炫彩新时代

2022-03-21 20:53:23  来源: 毕节日报社

  在毕节市纳雍县猪场苗族彝族乡的大山深处,生活着一支叫小花苗的苗族族群,其世代流传着一种集音乐、舞蹈和技巧为一体的表演艺术——滚山珠,其以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神奇而富有美感的表演方式,从源流众多的芦笙舞中峭拔而出,成为乌蒙文化高原上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滚山珠原名“地龙滚荆”,苗语为“子夺”,表意为在山上翻滚的意思。相传,苗族祖先在迁徙途中,前路险阻,荆棘遍野,英勇的苗族青年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遇到荆棘林时,就用血肉之躯从荆棘林中滚出一条路来,让族人通过。

  苗族后人为了纪念这些英勇的青年,就模仿他们用身躯滚压荆棘的动作,编成芦笙舞,再现当年苗族青年披荆斩棘的情景,名为“地龙滚荆”

  1989年,“地龙滚荆”改名为“滚山珠”。

  起初,滚山珠的表演形式相对单一,我们今天看到的精彩绝伦的滚山珠,与一位叫王景才的苗家汉子分不开,在他的坚守和努力下,滚山珠的表演形式得到丰富和创新并伴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世界步伐,滚山珠走出国门、享誉世界。

  谈及滚山珠,王景才滔滔不绝。

  “父亲让我跟着舅舅一起学习滚山珠,当时对它并不了解,后来就越跳越喜欢。”王景才说,他学成归来后,弟弟王景全成了他的第一个学生。

  那时候,每逢节或农闲时节,王景才都会带着弟弟表演滚山珠。表演时,他们会头戴箐鸡(野鸡)翎帽,身着苗绣服饰,边吹芦笙边舞蹈。滚山珠表演程式要求里有一个“硬指标”,不管动作多么难,表演时都要手口并用,芦笙不离手不离口,吹奏不停顿。

  在王景才的带动下,滚山珠的“粉丝”越来越多,学习滚山珠的人逐年增加,表演阵容不断扩大,表演技术日臻娴熟高超。

  “学习滚山珠没有捷径,主要是勤学苦练,我们这帮人技术都是从舞台上‘砸’出来的。”王景才说,在这个过程中,他和其他几位滚山珠爱好者拓展和创新了表演内容和形式,增加了叠罗汉、双飞燕、搭桥等动作,使滚山珠更加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作为一项古老的民族传统表演,王景才和同好们给滚山珠插上了腾飞的翅膀。1983年,王景才接到县通知,让他们兄弟到毕节参加汇演。这对王景才一家人来说,无疑是一件很长脸的事情。

  要进城表演,得置办像样的服装芦笙,这对家境贫困的王家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当时我父亲(王绍华)就卖了家里的牛,给我和弟弟买服装和芦笙。”王景才说,演出很成功,离不开家人的支持。

  去毕节参加汇演,是滚山珠走出山门的第一步。虽然只是一小步,但却动了滚山珠扬鞭远行、惊艳世界的艺术旅程。

  此后,滚山珠先后在国内各地以及加拿大、荷兰、挪威、法国、比利时、丹麦、波兰等国家表演,荣获世界民族民间艺术最高奖——“金山杖”奖、第十届中国民间艺术节“山花奖”等奖项,盛誉连连

  2006年,“苗族芦笙舞滚山珠”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王景才被文化部(现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芦笙舞(滚山珠)代表性传承人”。

  如今,58岁的王景才虽有腿伤在身,不能像以前一样自如地跳滚山珠,但他始终秉承着传承人的初心,倾情倾力传授技艺、培养新人

  受王景才的影响,他的家人都是跳滚山珠的高手。“我儿女、孙子孙女他们都跳得很好,孙女还在猪场中学教她的同学跳,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滚山珠,我感到很骄傲。”王景才说。空闲时还会抽时间去指导其他学习滚山珠的人。

  高原之上,悠扬的芦笙又在响起,从遥远时光走来的滚山珠,在新时代的大舞台上尽情展演。(文 郭俊才 陈思 图/视频 张华顺 王小月)

[责任编辑: 栾小琳]

相关阅读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49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