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州频道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展播>>正文

七星关区甘河街道:扎实做好搬迁后续服务 让群众乐享幸福新生活

2022-03-24 15:03:07  来源: 七星关区融媒体中心

  放眼七星关大地,乡村振兴战略勾勒的美好蓝图正转化为一幅幅欢庆祥和、安居乐业的民生图景。

  近年来,七星关区甘河街道紧扣乡村振兴战略,聚焦新发展理念,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在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上下功夫,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不断完善基层党建服务体系、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就业体系、文化服务体系、社区治理服务体系,持续做细、做实、做好搬迁群众的后续保障服务工作,提高搬迁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让搬迁群众不仅仅是住上了新房子、换了新环境,更是要拔掉穷根,过上幸福新生活。

  住进新房子 生活新变化

  春暖花开时节,甘河街道幸福小镇一排排崭新的安置房矗立在蓝天下,一套套住房宽敞明亮,一张张面容喜笑颜开,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新气象。

  从八寨镇木樨村搬迁到幸福小镇,李天红看着新居里雪白的墙面、干净的地板、崭新的家具,由衷发出感慨:“之前一家人挤在老家狭小的房子里,生活非常不方便。是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才让我们住上这么好的房子,孩子上学方便了,丈夫在城区务工,一个月有6000元左右的收入,日子越过越有奔头。”谈起搬迁后的生活,李天红脸上绽开了满足的笑容。

  据介绍,甘河街道为确保在“搬得出”的基础上实现“稳得住、能致富”,努力将幸福小镇打造成为一个具有感恩文化、农耕文化、乡愁文化特色的“创新服务、治理有效、宜居宜业、产业发展、群众满意”的“服务、创新、发展”型易地扶贫搬迁示范点。把为搬迁群众搭建服务平台为落脚点,让群众少跑路、能办事、办成事为宗旨,推进“智慧甘河”平台建设,通过手机APP就可以清楚地查询到每家每户的就业、劳动力等60多项基础数据。同时,还认真落实“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社会治理机制,分片区、分楼栋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

  有了新工作 增收新渠道

  搬进了新楼房、子女就近入学、老人就医更方便……易地扶贫搬迁给群众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但要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稳定就业是根本。

  在幸福小镇制衣帮扶车间,工人们正忙着赶制衣服。“以前一直生活在农村,都是在家照顾老人孩子;现在搬到这里,既能上班赚钱,也能照顾家庭,生活越来越好。”正在缝制衣服的搬迁群众郭艳高兴地说,就业帮扶车间的开办,切实给搬迁群众提供了就近就业的工作机会,增加了收入来源。

  为使搬迁群众有家又有业,帮助他们增加收入,甘河街道工作人员深入安置点,对群众就业需求进行摸底排查,掌握待就业劳动力学历水平、劳动技能、就业意愿等信息,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并多次组织搬迁群众参加就业招聘会,鼓励、引导企业吸纳搬迁贫困劳动力就业的同时,通过政府政策引导,引进公司、鼓励能人返乡创业,开办电子厂、家具厂、制衣厂等 5 家就业帮扶车间,有效带动了搬迁点剩余劳动力实现就业增收。

  换了新思想 融入新家园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为了让搬迁群众快速适应新的生活、融入新的环境,甘河街道构建了党员干部与搬迁群众长期结对的帮扶机制,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基本公共服务、文化服务、社区治理、基层党建等建设。

  为让群众住得舒心,帮助搬迁群众树立过上美好新生活的信心,甘河街道通过鼓励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参与等多种方式,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文明家庭创建等活动,结合中华传统节日、重要节假日等节庆活动,通过广泛的交往交流交融,有效促进搬迁群众融入新生活、融入社会。同时,多形式为搬迁新居民提供矛盾调处和维权服务,以家庭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开展法律宣传咨询专项志愿服务进社区等活动,发挥群团组织力量,以“新市民·追梦桥”服务中心为载体,组织上门服务,为群众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释疑解惑。

  如今,幸福小镇易地扶贫搬迁点的群众有家有业有幸福,下一步,甘河街道将继续健全完善各项组织机制,充分整合资源,不断加强硬软件设施建设,强化后续扶持和服务管理,使搬迁群众获得更多归属感和幸福感,逐梦前行的路越走越稳。(顾晶璇)

[责任编辑: 栾小琳]

相关阅读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499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