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时节,黔中大地的乡村处处鲜花盛开、草长莺飞、绿意盎然。
3月23日,安顺市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现场观摩会举行,安顺市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工作全面启动。2022年,安顺市将着力打造40个集成示范试点,把推进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工作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一项有力抓手和重要突破口,示范引领,以点带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取得新成效。
产业支撑 美丽乡村有底气
走进全省50个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之一的紫云自治县板当镇硐口村,干净整洁的通村路两侧,是蓝莓卡通造型的太阳能路灯;每家每户门前的木栅栏内种满各色绿植、绿色蔬菜和蓝莓幼苗等;道路两侧花坛内,不时能看到青瓦片、石磨盘等怀旧元素。
硐口村是紫云自治县连片坝区之一,是全省唯一一个连片种植蓝莓过万亩的村,优越产业条件为田园乡村示范试点创建奠定了坚实基础。
围绕蓝莓产业做文章,硐口村有了发展底气。该村发挥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的示范带动效应,紫云自治县委、县政府已统筹各类资源累计安排各类资金2574万元,进一步用活文化资源、激活旅游资源、盘活闲置低效项目,推进特色田园乡村集成示范区建设,带动乡村全面振兴。
此外,以蓝莓产业和生态鸡养殖为两大主导产业,该村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宜博经贸有限公司,建成贵州百灵3000吨蓝莓加工厂,主要生产蓝莓果干、蓝莓酒、蓝莓饮料等。今年4月投入生产运营,从种植到深加工,当地蓝莓产业链进一步完善。
安顺市乡村振兴局负责人王秀勇说,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振兴。目前,安顺市十大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迅速,“一县一业”产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多元民族文化特色鲜明,“屯堡文化”“红色文化”“三线文化”等底蕴深厚,资源禀赋、区位优势突出等。安顺会优先将产业发展优势明显的村寨作为示范试点,优先建设打造,让特色田园乡村成为老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
群众参与 共建共治共享
集成示范试点的打造过程中,安顺各地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坚持抓基层打基础,积极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在平坝区天龙镇合旺村,通过实施环境净化、道路硬化、庭院绿化、村庄美化“四化工程”,充分发动群众参与,协调社会资本,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现在行走在村里,随处可见村民自发修建的微花园、微菜园、特色文化墙。
在产业发展方面,合旺村在7个自然寨召开院坝会,推举7个理事小组,调动群众参与到创建工作中,共建共享。围绕“培植龙头企业、发展绿色产业、构建新型经营体系”三大目标,依托十里5万亩蔬菜基地,构建“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带领村民发展致富。
在普定县化处镇焦家村,该村以“424”专项行动为抓手,从强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治理、提升村寨群众素质等方面入手,逐步实现村容村貌明显提升,长效机制逐步完善,乡风文明普遍形成,群众幸福感普遍增强。
“农民是乡村发展的主体。”安顺市副市长潘登岭表示,集成示范试点的打造要充分调动群众参与。要坚持群众不参与不开工,群众不支持不建设思路,发挥乡贤寨老、能人志士作用,建立村民理事会,发动群众群策群力、共建共享推进试点建设,取得更好成效。
典型示范 以点带面推进
特色田园乡村是集成乡村振兴“五大振兴”的示范试点,每个村都有各自的特点和特色。在安顺,各地因地制宜,全力以赴推进示范试点建设,努力形成典型示范,为全省、全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提供有力借鉴。
如安顺市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之一的安顺经开区幺铺镇阿歪寨村牛蹄组,在充分保留当地民居特色基础上,引进公司投资打造牛蹄关文化养生项目,一期打造民宿、咖啡馆、图书博物馆等共11栋房屋等业态,为加快乡村旅游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同时,牛蹄组依托紧邻阿歪寨藤甲谷、十里荷廊等地理优势,成为安顺当地有名网红打卡点,沿线乡村旅游经济活力持续激活。
观摩会现场,与会代表们纷纷表示,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的打造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立足资源禀赋,把特色亮点谋划好,加快推动有关工作落地见效。
接下来,安顺市将结合实际,科学系统谋划工作,统筹资源投入到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建设,从整体规划设计、特色亮点打造、发动群众内生动力、加大乡村文明治理等多个方向探索推进,进一步加快建设进度,努力让乡村成为诗意田园、乡愁家园。(记者 金秋时 胡彪 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