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冉景丞接受新华网专访。新华网 卢志佳 摄
新华网贵阳4月7日电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黔金丝猴栖息在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存范围狭窄,是最濒危、最神秘的一种金丝猴,被科学家称为“世界独生子”。日前,新华网独家专访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冉景丞,通过他的精彩讲述,带大家一起走进黔金丝猴的神秘世界。
图为在工作中的冉景丞。新华网发
黔金丝猴极度敏感,能听到百米外相机的快门声
那次在梵净山观测黔金丝猴,我就找了一个小的土坑趴在里面,用树枝把自己挡起来。刚开始先是听到了叫声,我就很兴奋了:黔金丝猴来了。当时它离我很近,大概就100米左右的距离,我就拿相机照了一张照片,相机的快门是有声音的,结果它们听见声音就都跑了。那一次算是在野外和它第一次近距离接触。
我们研究发现,黔金丝猴和中国其他地区的不太一样,比方说川金丝猴、滇金丝猴,和它们都不太一样,它比这两种金丝猴还要更警觉,还要更远离人群。当然我们发现,现在金丝猴有到人家户附近去觅食的情况,也会慢慢向公路靠近,没有以前这么敏感。
黔金丝猴资料图片。新华网发(陈东升 摄)
30年前调查数量不超750只,目前的种群数量仍不乐观
1988年的时候,中美相关机构联合进行了一次黔金丝猴种群数量调查和行为学研究,然后到92年的时候发布了一批数据,当时黔金丝猴的种群数量是不超过750只,当时的分布地也是比较明确的。但30多年来,人类活动在改变环境,生态系统自身也会发生变化。我们调查发现,黔金丝猴以前的活动区域,随着人类活动和植被环境的变化,它们的活动区不再固定,也会开辟一些新的领域。像有一些荒地长出了植被,长出了猕猴桃,它们也会拓展过来。2021年开展的调查数据还没正式发布,但是总体情况仍不乐观,预计目前黔金丝猴种群数量不会超过92年发布的那个数据。
生存压力大的时候,黔金丝猴会主动降低生育率
猴子和人一样,在环境压力大的情况下,它的生育率也会下降。我们发现它们在特殊时期会有一些特殊的食物需求,比方说交配前和产子后,都会对动物性蛋白有所需求。我们通过红外相机发现,它们会在水里搬开石头找水生昆虫、虾蟹这些东西来吃。但是现在大部分农田都会使用农药,农药的使用会严重影响水生昆虫和甲壳类动物,这类食物的减少也会影响黔金丝猴的生育率。
那我们能不能进行人工投喂呢?我们当然做得到,但是人为干预对于野生猴群来说未必是好事,我们目前也还缺少这方面的研究。有时候我们的想法是好的,但是不一定能得到好的结果。
黔金丝猴资料图片。新华网发(陈东升 摄)
开展“天空地人”立体化调查,最新技术可以判断粪便是哪只猴子排的
我们采取的是“天空地人”立体化的调查研究,并且通过不同的调查手段来实现相互之间的证实。“天”就是我们说的卫星影像图,来调查保护区的环境背景,我们现在知道黔金丝猴的有些习性,比如说悬崖它是不去的,我们就可以通过卫星影像图判断它活动的区域;再比如说我们有无人机调查,还有视频监控系统,还有就是大量的红外监测相机,这些可以看到黔金丝猴种群活动情况,而且能收集它们活动的视频证据。“地”就是通过人力收集粪便等活动。现在的技术已经能判断粪便是不是金丝猴排的,甚至能知道是哪只猴子排的,知道它们的食物是啥,还有它们的激素水平等生理指标。还有就是人员直接观察猴群的习性等。
调查队员身上50几条蚂蟥,一天遇到6条五步蛇
猴子活动的区域是无人区,所以我们要找到它,也就是要去无人区。首先,梵净山这种山高水深的地理环境,对人就是一个极大的挑战。2021年11月份的时候,我们有一个队员,差一点就被水冲走了,我们把他抓起来的时候,他的裤子已经被水“扒光”了。我们还会遇到大量毒蛇、蚂蟥。我们有个队员有一次身上吸了50多条蚂蟥,还有一组队员一天遇到了6条五步蛇。
我们进山一进去就要好几天,睡觉的话有岩洞就去睡岩洞,没有岩洞我们就用几个木棍插在地上,围上塑料布就在里面睡一宿。我们观察野生动物,不会带任何有气味的东西,虽然我们人类没感觉,但是动物是闻得出来的。所以牙膏、洗面奶、洗发水这些东西都不能带,也就是说我们在野外工作的时候一般都是不刷牙、不洗澡的。我以前在赤水考察的时候还拿马粪、牛粪蹭在身上,避掉一些人的味儿,这样的话就可以和环境很融洽地在一起。但是这些对今天的社会人来说,也是一种挑战。
黔金丝猴资料图片。新华网发(陈东升 摄)
亟需建立生态廊道,科学拓展黔金丝猴生存空间
黔金丝猴也有天敌,比方说老鹰会去抓它的幼崽,但是经过我们的研究,发现这个不是最大的威胁,最大的威胁其实是人类活动。所以说我们现在就希望能够建立生态廊道,这是马上要干的事。生态廊道不等于生态通道,生态廊道指的是在整个这个区域内,包括栖息地的修护。还有就是规范人的行为,这个是最重要的,比如我们的车辆什么时候能过,什么时候不能过;比如说能不能不要在这个区域用农药,让黔金丝猴的食物源能够恢复它的丰富性。
我们也知道,梵净山申遗成功以后,旅游比较火爆,旅游业也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就要给它选择一个替代的活动区域。还有就是监测,比方说猴群是否带有疾病、寄生虫,我们怎么科学地采取人工干预。并不是说天天去投喂,天天去喂食物,这样也有可能短时间之内使种群数量大幅度增加,但是增加的结果就是种群退化,那就适得其反了。很多人认为保护区就是简单划一个范围这么简单,保护一下区域内的植被之类的,其实保护区管理是一个非常系统和复杂的工程,需要搞科研,搞监测,保护物种,随时调整管理目标,这些都是我们要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