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州频道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展播>>正文

黔南:唱响发展“好花红” 砥砺前进著华章

2022-04-14 18:53:00  来源: 黔南州人民政府网

  春光明媚,黔南大地百花次第绽放,赏花经济焕活美丽乡村;工业园区车流不息,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就业车间忙碌不停,新市民生活愈加幸福。

  产业生机勃勃的发展图景、群众安居乐业的幸福画卷,是黔南州过去五年奋斗的生动体现。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黔南州委带领全州各族干部群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经济实现赶超跨越,发展取得重大成就,谱写了民族地区赶超进位的历史性跨越的生动实践。

  当下,黔南州正聚焦“开新局、走前列、作贡献”,建设“五个新黔南”,为建设更高水平民族地区创新发展先行示范区不懈奋斗。

  好花红歌声嘹亮

  “好花红哎,好花红哎,好花生在刺梨蓬哎;好花生在刺梨树嘛,哪朵当阳哪朵红哎……”一首悠扬的民歌《好花红》,唱出了黔南人对幸福的渴望。

  地处黔之南,因大山阻隔、交通不便,黔南经济社会发展一度缓慢。2014年建档立卡之时,全州贫困县10个、贫困乡镇137个、贫困村836个,贫困发生率24.12%、贫困人口达91.55万人。

  但贫困不是宿命。黔南州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聚焦“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坚决落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打好“四场硬仗”,全面补齐“村村通”“组组通”、饮水安全等基础设施短板,农村学前教育及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三重医疗保障”全面覆盖,改造农村危房8.7万户,24.73万贫困群众搬出大山,83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92.93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在全省3个自治州中率先脱贫“摘帽”,书写了中国脱贫攻坚奇迹的“黔南篇章”。

  从此,黔南彻底撕下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标签,发展的道路越走越精彩。

  2021年,黔南州地区生产总值1747.41亿元,增长8.3%,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新增重点产业到位资金540.57亿元,其中工业到位资金占比74.15%,排名全省第一;实施旅游产业化“四大行动”,录入旅游市场主体3.7万家,排名全省第一。

  …………

  好花红歌声越发嘹亮,黔南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也如歌声一样。

  黔南州深入实施“工业强州”战略,规模工业企业总数稳居全省第一。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连续五年位居全省前列。全国生猪前十强龙头企业8家落户黔南,养殖规模化率跃升全省第一;深入实施旅游“九大工程”,旅游产业化综合评价指数提升到全省第三;深入实施“百企引领”“万企融合”行动,大数据产业产值实现翻番,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完成585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公立医院改革和集团化办医获得国务院奖励,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户籍业务“全城通办”“五个三”经验、“1+2+1”教学特色项目、“校农结合”等改革经验放样全省全国。

  幸福黔南精彩多

  “心合村从原来的穷山村,变成如今的美丽新农村。村里水泥路四通八达,砖房平地而起,家家户户开上小轿车,村里产业也遍地开花。这些吸引了我和爱人回乡发展。”三都水族自治县周覃镇心合村村民罗秀丽说。

  近年来,黔南州持续用力改善和保障民生,统筹推进各项社会事业,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升。

  黔南州提前两年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和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县有“省级示范性高中”,实现“省级一类示范性高中”零的突破,新增高校5所、在校生突破10万人。

  医疗卫生事业跃上新台阶,实现二甲医院县(市)全覆盖、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全覆盖,人民群众实现就近就医。

  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20多项文艺作品获国家、省级大奖,100多部影视剧在黔南取景拍摄,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稳居全省第一方阵。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93平方米。成功举办第四届中国绿化博览会。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民族团结和睦指数和进步指数均达100%。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处在全省第一方阵。

  织密交通路网助力快速发展。黔桂铁路完成改造,贵广高铁、沪昆客专开通,迈进“高铁时代”;全州公路总里程近3万公里;高速公路突破1400公里,路网密度全省第一;被评为全国“四好农村路”市域示范创建突出单位,“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实现全覆盖;铁路运营里程600公里,占全省15%;荔波樟江旅游航运一期工程建成投运,基本形成“内畅外联、互联互通”综合交通格局。

  推门见绿、家园更宜居。黔南州深入推进美丽黔南林业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森林覆盖率达66%,高出全省4个百分点。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市。持续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小康行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圆满收官,农村公共卫生厕所、生活垃圾收运设施实现行政村全覆盖,乡村环境更加美丽宜居。

  绘就蓝图谋发展

  2022年,黔南州明确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全州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左右,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经济总量力争在全省和30个民族自治州中位次前移,建设产业坚实的富强新黔南、开放包容的活力新黔南、山清水秀的绿色新黔南、殷实康乐的幸福新黔南、安定团结的和谐新黔南。

  聚力打造福泉—瓮安、龙里和独山三大产业园区,加快形成工业倍增聚能高地。举全州之力发展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重点打造福泉—瓮安千亿级磷化工产业园区;立足产业基础落实强省会战略,重点打造龙里千亿级经济开发区;依托“贵州南大门”区位优势,重点打造独山“贵州南部产业转移示范区”。

  聚力推进“贵惠长龙”、都匀和福泉—瓮安三大城镇组团,加快形成城乡融合互动发展新格局。突出抓好“贵惠长龙”增长极;更好激活都匀“区域中心城市”主引擎;加快推进“福泉—瓮安”一体化发展。

  聚力攻坚生猪、茶叶、刺梨三大优势产业,加快提升农业综合发展现代化水平。奋力将生猪产业链强起来;奋力将“都匀毛尖”品牌打出去;奋力将刺梨产业附加值提上来。

  聚力擦亮“世界遗产”“中国天眼”“绿博黔南”三张靓丽名片。加快打造康养度假综合旅游目的地。

  聚力抓好教育、健康、就业三件民生大事,加快推动民生保障向更高水平迈进。聚焦“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聚焦“提高人均预期寿命”加快发展健康养老事业;聚焦“扩大就业容量、提高就业质量”提升群众收入水平。

  聚力实施民族团结示范引领、文化品牌培塑和社会治理现代化三大工程,加快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州。深入实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引领工程;深入实施“好花红”文化品牌培塑工程;深入实施社会治理现代化工程。

[责任编辑: 栾小琳]

相关阅读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559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