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耳岩下,山风呼啸,渠水潺潺。
顺着流水声往下,靓丽的黔北民居星罗棋布隐于山坳,一人多高的柚子树遍布村子。抬头,只见大发渠特大桥如彩虹般横跨于大山之间,壮丽无比。
“我的心愿都达成了,团结村也闯出了模样,值得。”尽管已经到了耄耋之年,但是作为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原草王坝村党支部书记、团结村名誉村支书,黄大发心心念念的还是村子。
“我们这里以前叫草王坝,那时还没有这渠……”随着黄大发的回忆,大发渠的“前世今生”再次浮现,那段“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修渠史震撼人心。
1935年,黄大发出生在草王坝。
藏于黔北莽莽山林里的草王坝,山高石多,下雨雨水就顺着石头缝跑没了踪影。当地的土地“瘦”得只生得出耐旱的玉米,手再巧的当家人也只能做出生硬的“包谷沙”。
“那包谷沙吃一口满嘴巴钻,我们做梦都想吃一口白米饭。”摆脱眼前的困境,是草王坝人世世代代的夙愿。
“一定要让大伙吃上白米饭。”吃“百家饭”长大的黄大发在23岁那年当上了草王坝大队大队长,第二年入党。自此,黄大发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把水“留下来”。
在草王坝“留水”,谈何容易?
黄大发与村里人商议,本村没水就往别处去引。经过翻山越岭的寻找,黄大发与村民们在距离草王坝数公里外的野彪村找到了螺蛳河,但两村之间却隔着一座灵宝山。巍峨的大山如同一个巨大的屏障,挡住了水,也挡住了大家的希望。
“这么大一座山,想要引水,不可能。”
“这水肯定是吃不上了,别妄想了。”
村里人开始退缩,渐渐失去了与自然、与命运作斗争的勇气。
“不行,有水源就有机会,干了才晓得能不能成。”看着波光粼粼的螺蛳河水,黄大发心里的劲儿更足了。在他的动员下,从二十世纪60年代起,草王坝的青壮年们一起攀岩走壁,用钢钎、铁锤打通了116米长的隧道。经过10多年的艰难施工,水渠雏形完工,但由于工程缺乏科学的技术指导,水还是没来。
“没有专业知识,这条渠不知道还要走多少弯路。”1989年,不识字的黄大发走进了县水利技术学习班的课堂,从零起步开始学习,等待机遇的到来。
1990年,螺蛳洞引水工程列入县重点水利工程,当地政府从拮据的财政里划拨6万元和19万公斤玉米支持工程建设,可仍有1万多元缺口需村民集资。
“这次还修不好我把名字倒过来写,水过不去,我拿命来铺!”黄大发卖掉了自家值钱的物件,带头集资。备受感动的村民们决定再搏一次,凑钱、借钱、卖东西换钱……一张张零钱最终凑成了1万元。
1992年的春天,黄大发带领200多名村民一头扎进深山开工凿渠。修到最险的擦耳岩,年近六旬的黄大发一马当先,把自己吊在长长的麻绳上,悬在半山腰间找炮眼,瘦小的身体晃荡在绝壁上,看得人心惊胆战。1995年,一条跨3个村、10余个村民组,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的水渠终于完工,村民都管它叫“大发渠”,草王坝也自此改名为团结村。
2017年,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公开宣传发布“当代愚公”黄大发的先进事迹,并授予黄大发“时代楷模”称号;2021年6月29日,中共中央授予黄大发“七一勋章”。(记者 黄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