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州频道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展播>>正文

水生态保护助力建设城乡环境更美的新安顺

2022-04-24 10:55:02  来源: 安顺市委宣传部

  水是生态之基。发展生态水利,实现人水和谐,是生态文明的必要基础和重要标志。城市因水而兴、因水而美,水生态文明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安顺地处黔中经济带,境内水资源丰富,河流密布。全市河流分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珠江流域(北盘江和红水河水系)两大流域三大水系,共有大小溪流280条,总长3307千米。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0千米及以上河流36条,总长度为2607千米;流域面积超过1000千米及以上河流有6条(三岔河、猫跳河、北盘江、格凸河、打邦河、红辣河),总长度为1495千米。

  ——打造富美山水新安顺

  近年来,安顺市围绕水生态保护做文章,把打造水美安顺放在首位,围绕“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的殷切期望,以河长制工作为主要抓手,突出“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域岸线管理、水执法监管”六大任务攻坚,坚持整治水生态环境,安顺水环境不断改善提升,成为富美山水安顺的厚实支撑岸清水绿的自然风光在安顺大地遍地开花,山水安顺、生态安顺理念深入人心。如今的安顺,风景秀丽、水美岸清,格凸河、夜郎湖、花江大峡谷等一批“依水而业”的风景名胜区发展加快,虹山湖、娄湖、邢江河等一批“傍水而建”的湿地公园建成投放,浪塘、小河湾、秀水等一批“靠水而居”的美丽乡村向游客敞开大门,等等,成就了富美山水安顺新时代“内核”。

  ——打造人水和谐新安顺

  安顺贯城河是安顺市的母亲河,承载着安顺这座城市的历史脉络和一代代安顺人的童年记忆。它不仅是安顺市城区主要的排水通道,更是市民闲暇时“摆龙门阵”的天然好去处。随着安顺城区常住人口增多、城镇建设扩大、商业迅猛发展,原有的排水管网、污水处理能力等已不能承担城镇排污重任,大量生活污水直接排入贯城河,且由于河道枯水期缺乏生态基流,河流自净能力丧失,造成贯城河水体严重污染,部分河道特别是暗河道常出现污水横流、鱼虾绝迹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沿岸居民的生活环境,曾经的市民休闲场所无人过往,来往游客止步于此,城市名片成了城市污点。2016年,住建部认定我市城市黑臭水体13个,主要涉及贯城河干流部分河段及其3条支流(西支流、南支流和挑水河支流)部分河段,河道长度约17.6公里。

  为把水清岸绿、鱼虾嬉戏的贯城河美景还给百姓,安顺市下决心、明任务、抓整治,通过“五步式地道战”打法,即“截污控源(实施沿河大截污,消除污水直排口,防治污水直排入河)、内源治理(实施河道清淤疏浚,消除河道底泥污染)、活水保质(通过“引千入虹”工程,引千峰河河水补充城区生态用水,以及通过市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工程,对贯城河进行中水回用补水)、生态修复(实施贯城河(一期)综合治理工程和贯城河下游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修复河道岸线生态)、源头治理(实施虹山湖和娄湖综合改造项目,改善源头水体质量)”等措施,13个中心城区黑臭水体全面消除,达到“长治久清”效果,并在全国黑臭水体监管平台进行了销号。通过有效治理,昔日的臭水体,已成为市民闲暇散步、聚友谈心的好地方;湖光荡漾的城西娄湖与城东虹山湖呈双星耀城之势,成为了旅游观光、生态休闲为一体的现代化城市公园,市民游客游憩健身之地。

  在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的同时,安顺市把目光聚焦到城乡生活污水治理攻坚上。安顺市共64个乡镇,其中建制镇46个,建制乡18个。为彻底解决城乡生活污水乱排乱放问题,安顺市明确了全市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目标,助力新型城镇化发展,努力构建人水和谐、水美景美的宜居宜业宜游城市。目前,县城以上生活污水处理厂共14个,总设计规模21.6万吨/日,已全部投入正常运行。全市46个建制镇,除安顺经开区宋旗镇被中心城区覆盖外,其余45个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部建设完成,总设计规模4.387万吨/日。18个建制乡于2021年底前全面建成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建制乡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目标。到2021年,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8%,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93.4%,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42%,高于住建部下达安顺市2021年目标值(25.5%)。

  ——打造舒适安全新安顺

  水是民生保障的基础,也是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更是改善舒适安全人居环境的重要一环。安顺市始终把群众喝上稳定水、放心水、安全水为己任,扎实抓好农村供水保障工作,相继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3391处,供水覆盖总人口252.6万余人,并于2021年全面达到贵州省饮水安全脱贫出列评价标准;建成投用市农村供水保障服务大数据平台,确保群众反映诉求第一时间受理解决。不断补齐水利基础设施短板,有力保障了农业现代化建设发展和粮食安全,在全省率先实现“市州有大型水库、县县有中型水库、乡乡有稳定供水水源”目标,以及率先完成2019年省政府宣布开工的190个骨干水源工程项目开工建设任务;截止“十三五”末,全市累计建设大、中、小型水库181座,具备供水能力水库167座,总供水量(包括蓄引提工程供水量)达到8.25亿立方米。对全市市政消火栓开展摸底排查,维修改造1191个市政消火栓,确保完好率、正常运行率达到100%。实施城市内涝治理,先后完成黄果树大街麒麟小区路段、永丰大道百花串路段等城市重点内涝点治理工作,麒麟小区内涝治理效果得到群众认可,贵州日报等多家媒体进行正面报道。因治理成效明显,得到省住建厅1600万资金支持。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保民生,事关治国安邦、经济发展。进入“十四五”,将扎实做好科学治水、管水、用水这篇大文章,全面推进管水治水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筑牢安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水保障支撑

[责任编辑: 栾小琳]

相关阅读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59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