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州频道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展播>>正文

毕节市:栽好梧桐引凤来 全面发力促振兴

2022-04-25 18:55:50  来源: 毕节日报

栽好梧桐引凤来  全面发力促振兴

——毕节市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综述

  3月25日,2022年全国大中城市联合招聘毕节市高校毕业生专场活动正式开启。

  活动期间,同步将招聘岗位发布在“毕节扫码找工作”小程序,高校毕业生可在线投递简历并进行视频面试;招聘单位可到“贵州公共招聘网”“贵州人才信息网”注册并推送招聘信息,持续为用工单位和求职者搭建双向互动桥梁。

  这是毕节市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剪影中的一帧。

  近年来,毕始终肩负人力资源开发的职责使命,将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摆在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

  截至2021年,全市人才资源总量从2018年的72.32万人提升到96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技能人才分别达到21.43万人、11.31万人、26.49万人。

  诚意满满聚人才

  体制顺、机制活,则人才聚、事业兴。

  毕节将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列入《毕节试验区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规划》的重要内容,并结合实际编制印发《毕节市“十四五”人力资源开发规划》《毕节市“十四五”人才发展专项规划》此外,修订印发《毕节市高层次人才服务指南》《毕节市人才引进与跟踪服务管理办法》,制定出台《中共毕节市委关于推动新时代毕节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毕节市“四不唯”人才引进管理实施办法》,深入落实《毕节市加快推进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1+5”系列改革方案不断完善政策体系

  栽好梧桐引凤来。

  1986年出生的工学硕士张翔宇,是毕节市高层次引进人才、毕节市市管专家、“西部之光”访问学者、贵州省千层次创新型人才,现任毕节市中药研究所副所长。张翔宇主要从事中药材规范化栽培技术、质量控制、组培育苗、遗传育种等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省、市级科技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3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25项,为毕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出贡献。

  为进一步助力高质量发展,毕节创新引才模式,通过组织参加人才博览会、常态化开展“人才强市”引才计划。

  2021年,毕节引进落地539名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其中,事业单位引进298人(博士4人硕士189人),企业引进241人。

  硕士研究生叶林虎,通过贵州省人才博览会引进到毕节工作。随后,他又成为毕节自主培养的医学博士主任药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毕节市市管专家贵州省高层创新型次人才——“千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对象全国第十四批“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入选毕节市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事件监测评价专家库贵州省科技库专家。

  此外,毕节柔性引进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当代文学家王宏甲在市委党校毕节成立“宏甲工作室”,“刘尚义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毕节工作站”在市中医院挂牌紧扣“四化”建设和乡村振兴需求,通过举办各类专题培训班,帮助毕节培训各类人才22万余人。

  去年以来,毕节聚焦高质量发展强化人力资源开发,建立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员工作制度,设立“96567”高层次人才服务热线人工坐席,认定办理省、市“优才卡”400余张并举行集中首发仪式,营造了浓郁的引才、聚才氛围。

  内外发力解难题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创新之道,唯在得人。

  2021年以来,毕节市大力施党政人才培养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工程、技能人才培养工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工程,大力培育中端人才。事业单位招聘计划1453人、“特岗教师”需求计划1648人,认定教师资格4380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实现线上培训20258人次,线下培训1298人次。探索建立“高职低聘、低职高聘”职称管理机制共对12名专业技术人才进行低职高聘,激励作用明显

  充分用好东西部协作机遇,全市共有27所学校、15所医院与广州市相关学校、医院开展组团式帮扶,513所学校、299个医疗机构与广州403所学校、122个医疗机构分别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协调贵州省人社厅、广州市人社局组织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教育医疗和乡村振兴等领域43名专家赴毕开展智力帮扶活动,培训各类人员3200人,帮助解决技术难题79个。

  实施教育提质工程,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目前,全市共建成中等职业学校15所、高职高专5所,省级“双高”计划高校1所,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7所,形成了以中等职业学校为基础、高职高专为重点的现代职业教育层次体系。

  家住百里杜鹃普底乡跑马村秦鹏从毕节市第一技工学校校企合作订单班“广州港班”毕业后,正式入职广州港集团月平均工资7000元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

  预计到今年年底,广州港将累计培养150名左右像秦鹏一样的学生,人均年收入达到610万元,帮助他们增收致富。

  此外,毕节按照“一园区双核心多节点”的建设模式,在毕节职业技术学院和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分别设立分园区,目前两个分园区共入驻人力资源服务类企业52家。充分利用“互联网+”推进人力资源开发积极探索利用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建立全市户籍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建立数据劳动力信息数据平台,解决劳动力就业动态信息不精准、培训和就业服务缺乏针对性、人力资源底数不清、行政决策缺乏科学参考等问题进一步帮助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

  技能提升促振兴

  去年9月,毕节市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在毕节市职业技术学院举行,共组织258名选手参加18个竞赛项目,100名选手获奖

  近年来,毕节围绕“初端人才倍增”“职业技能培训提质”“技能品牌培育”等目标,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26.93万人次,累计开展初端人才技能水平评价3.6万人次,1.65万人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95万人获得职业技能专项能力证书,1万余人被评选“毕节工匠”

  眼下,毕节紧跟时代的脚步,结合发展实际,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大力培养本土人才。

  大力实施“制造能手”“种养能人”等六大培训工程,着力培育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积极实施“头雁领飞”行动计划,新增发展劳务经纪人1579人,为835名创业农民工发放创业担保贷款人11404.7万元。选派357名科技特派员到基层服务,选派2735名农技人员参加农业高质量发展服务工作。鼓励支持109名事业单位人员离岗领办创办农业发展项目101个,解决就业6206,帮助培育了大量农村实用技术人才。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5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0个;累计认定农民工示范园14家,入驻企业1237家,带动就业人数13013人;建设创业孵化示范基地25个,入驻企业472家,带动就业29004人。

  毕节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下一步,将深入学习贯彻新国发2号文件精神,立足“一区三高地、五个新毕节”的战略定位,围绕“四新”主攻“四化”,进一步夯实人力资源开发基础、健全机制精准开展引进培育、提升人力资源综合素质,为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提供强劲人力资源支撑。(记者 杨小旗 通讯员 张和琴)

[责任编辑: 栾小琳]

相关阅读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593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