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阳4月28日电 要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如何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参会代表讨论热烈的话题之一。代表认为,乡村振兴,必须是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推进的乡村振兴,乡村振兴要走高效、科技、特色之路。
余留芬代表发言。六盘水市宣传部供图
六盘水市盘州市淤泥彝族乡岩博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余留芬这次省党代会是第四次当选党代表。她说,岩博村从原来的“一年种粮半年饱,有女不嫁岩博郎”的极度贫困村,到如今的“农家楼蓝瓦白墙,小轿车穿梭繁忙”的全面小康村,一个重要因素是产业的兴起。
从村里传统产业发展起来的贵州岩博酒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人民小酒越来越被市场青睐,现在人民小酒有5款定制产品,白酒年产5000吨,产值10亿元。今年四月,岩博酒业二期一万吨扩改建项目启动,在三年内将实现年产能1.5万吨。在岩博酒业公司工作的村民,很多以前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有的成了工人,有的成了车间班长,有的成了管理人员。余留芬说,产业振兴后,对人才的吸引力大大增强,现在有400多名大学生在村里工作,这其中有在外读书毕业回来的本村学生,也有从外地来岩博村工作的大学生。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人才的到来,又给岩博村的乡村振兴增添了新的动力。
韦仕龙代表发言。六盘水市宣传部供图
省党代会代表、六枝特区月亮河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韦仕龙,他带领当地农民以有机循环方式种植当地特色水稻红香米,虽然亩产较杂交水稻少,但市场价格较杂交水稻要高很多,合作社成员的收入稳定在每年6万元左右。月亮河合作社已建成了3000亩有机水稻种植基地,还有300亩猕猴桃种植基地和100亩的蔬菜种植基地,新建了大米加工厂、腊肉加工厂、生猪养殖场,目前正在筹备米酒作坊的生产建设,已经初步形成了有机循环农业的生产经营体系。韦仕龙说,事实说明,山地农业必须走高效、科技之路,在发展红香米种植的过程中,合作社依托贵州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技术力量进行稻种培育和病虫害防治极为关键。韦仕龙最关心如何推动山地适用型农机的推广应用,以此来提升耕作能力,提升生产效益和规模,提高农民收入,而党代会报告中提出的“提升农业设施机械化智能化水平”给了他一颗“定心丸”
水城区是贵州省2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之一,也是六盘水市唯一一个。乡村振兴之路如何走呢?水城区的答案是全面振兴、分类实施、分批推进。在梳理和提炼小城镇、自然村庄、民族村寨的特色和优势后,全区30个乡(镇、街道)179个村(社区)分为乡村振兴引领示范村45个、重点推进村81个、夯实基础村53个。其中45个引领示范村分类为产业型、工矿型、文旅型、生态型、康养型“五型村居”打造,拉开水城区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大幕。
陈石代表发言。六盘水市宣传部供图
六盘水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水城区委书记陈石说,要细化落实好国家重点县的帮扶政策,用好、用活、用巧独特文化底蕴、良好生态环境、多样气候条件、丰富矿产资源、便捷立体交通、多元农业产业,在组织架构、资金保障、选点规划、技术指导、干部配备等方面出台系列保障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尤其要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听取农户意见,让他们来当“设计师”和“监理人”。目前已争取示范点建设支持资金14145.5万元,计划建设示范点29个,其中产业型10个、工矿型4个、文旅型3个、生态型8个、康养型4个,启动建设12个。(黄勇 蔡连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