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州频道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展播>>正文

贵州岑巩:会种变“慧种” 助力“禾下梦”

2022-05-26 15:44:12  来源: 岑巩县融媒体中心

  “机械插秧的时候要注意匀速进行和行走的直线性,秧苗高度不要超过十公分,要适度,水面不能太深土地要平整。”

  岑巩县思旸镇磨寨村“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示范县示范基地”里,插秧机正在插秧。(李昌焯 摄)

  时令催人耕种忙,不误田间插秧时。近日,贵州省岑巩县思旸镇磨寨村的“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示范县示范基地”十分热闹,全县各乡镇的水稻制种大户聚在一起,认真聆听农技人员为他们讲解机插秧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伴随着隆隆机械声,一株株秧苗瞬间整齐划一地“立”在田里,不一会儿,一片片新绿便在田野里蔓延开来。

  “机插秧不仅节省劳力和时间,机械插秧制种产量也普遍比人工栽插的要高。”湖南杂交水稻研究员刘爱民向记者介绍,机插秧每天每台可以插30至40亩,是人工插秧的10余倍,而且插秧机可以量化调节基本苗、栽插深度、株行距等指标,立苗稳扎根深,密度均匀合理,为水稻稳产高产打下了基础。

  岑巩县思旸镇磨寨村“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示范县示范基地”里,技术人员正在驾驶插秧机。(陈敏 摄)

  机械化插秧作为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关键环节,也是当前有效制止广大农村因劳动力不足和农业效益低下而导致耕地抛荒的有效手段,不仅让种植户们享受到了科技带来的便捷和实惠,也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有效助推水稻制种产业高质量发展,确保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

  “我们人工插秧一天要100多个人,现在有一台插秧机,一两百亩地最多四五天就插完了。人工栽秧一亩地成本在350至360元,机插秧才100多块钱一亩,真的是节约了太多成本。”有了新技能的“加持”,让发展了17年制种产业的龙家华这个种粮“老手”底气更足了。

  岑巩县思旸镇磨寨村“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示范县示范基地”里,插秧机正在高效插秧。(陈敏 摄)

  岑巩县作为贵州省唯一的国家级水稻制种大县,发展种植杂交水稻制种已有40余年历史。在推进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发展进程中,该县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生产,不断提升杂交水稻制种全程机械化生产水平,用机械化引领产业发展跑出“加速度”。

  “下一步,我们将通过组建农机合作社、购买社会服务和项目支持等方面,扎实推进杂交水稻制种全程机械化,特别是把机插、机防作为重点推广,争取通过3至5年的发展,使岑巩县杂交水稻制种全程机械化达80%以上。”贵州省岑巩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田家先说。

  岑巩县思旸镇磨寨村“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示范县示范基地”里,插秧机正在进行插秧。(李昌焯 摄)

  食为政首,粮安天下。2022年,岑巩县计划发展杂交水稻制种面积3.55万亩,综合机械化率达70%。今年以来,该县切实把粮食安全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来抓,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通过在各乡镇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推进“科技助农”步伐,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由“点上示范”向“面上开花”转变,着力开启智慧农业新篇章,让“禾下乘凉梦”更殷实、更香甜。(陈敏 李昌焯 何晓燕 沈启照)

[责任编辑: 王雪松]

相关阅读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68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