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州频道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展播>>正文

冯大权:驻村帮扶干实事 情系群众不忘初心

2022-05-30 17:07:07  来源: 遵义市烟草专卖局

  与大松村村支两委干部到基地看产业,为产业及基础配套建设集思广益;入户核查“两不愁三保障”问题整改情况;制作帮扶明白卡……连日来,遵义市余庆县松烟镇大松村第一书记冯大权忙得不可开交,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村里的发展而积极努力着。

  “接地气”的“驻村干部”

  冯大权是余庆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的一名员工,2017年3月,他作为驻村干部到余庆县大乌江镇红渡村开展驻村工作,2022年又担任了松烟镇大松村第一书记。

  在大乌江镇红渡村刚驻村的时候,冯大权为尽快熟悉村里的工作,他挨家挨户走访。白天,到困难户家中拉家常,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倾听群众的真实需求。晚上,在办公室挑灯夜战,认真翻阅脱贫攻坚各项文件资料,熟悉村史村情,明确工作方向。在他的民情日记里,不仅写满了各家的基本情况和困难问题,还记录了村上发生的新鲜事儿。

  “在入户调查时,碰上年纪较大的困难户,如果原封不动按照问卷上面的内容来提问,他们大多听不懂,这就很难摸清情况。这时,就需要我们把冗长的问题用通俗易懂的‘土话’说出来,把一个个问答题变成选择题、填空题。”冯大权说,群众的事从来都不容许半点马虎,要沉下心来认真做,找对方法,把它做实。正因为接地气、勤学习,他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掌握了村里面的情况。

  “冯主任到红渡村四年了,村里变化很大。他大事小事都勤勤恳恳,非常辛苦,节假日都不回家。乡亲们谁家有急事难事,他都会与村里面的干部研究解决。”红渡村的村主任李洪发说。

  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冯大权大年初四从县城独自驱车60多公里回到红渡村,同村支监“三委”干部,按照县、镇应急指挥部要求,有条不紊地开展防疫工作。每天早上8点,当许多人还在睡梦中,他协同村支监三委工作人员全力摸排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外来人口基本情况,详细登记返乡人员各项信息,确保不漏一人,摸排结果每日汇总,及时更新上报,建立返乡人员、外来人口台账。冯大权说,“作为一名党员,关键时刻要战斗在一线,要把老百姓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把抗击疫情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情系群众不忘初心

  作为驻村干部,冯大权认为,自己不仅要做困难群众的贴心人,更要当好群众脱贫致富的助推者。

  红渡村属余庆县新近打造旅游村,产业发展好,但贫富差距大,同时隐藏的矛盾多。自进驻红渡村后,他就深入田间地头,实地查看了路、沟、渠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深入农户专访群众,同当地群众面对面的交谈,详细了解该村的经济发展情况,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他充分利用了夏种的大好时机,充分发挥个人优势,把科学的种植方法、施肥方法、施药方法、优质品种知识等利用晚上的群众会介绍给村民,并走村串户发放脱贫相关政策资料和传授农技知识。同时将国家脱贫攻坚政策、农业优惠政策等与村民息息相关的政策、信息带给村民。

  冯大权到红渡村后,多方想办法、找路子,为红渡村引进种植红心柚1000亩;2019年红渡村种植了130亩烤烟,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7万余元。

  驻村期间,冯大权像一颗“钉子”,干在哪里钉在哪里。冯大权在走访中了解到很多老人独自在家,如老河冲组曾启华和湾头组的杨昌权2位老人,一个是残疾老人、一个是孤寡老人,于是他经常卖东西去看望2位老人,并经常帮他们劈柴、挑水。驻村期间,他与3户结为帮扶对子,帮他们想办法找脱贫路子。针对村里外出务工人员多、留守人员生活困难、留守儿童监护不力的情况,他主动担任了1名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帮助他解决读书的事,为他购买了钢笔、书包等学习用品。

  春节前,李家塘村民组杨通云家房子被火灾,家中一时陷入困境,冯大权与村干部及时赶去看望慰问,并与省侨联驻村领导沟通,及时向县烟草分公司反映,使杨通云家得到资助,暂时渡过了难关。

  真情所系,初心所向。冯大权用自己的行动,用一桩桩小事,一件件实事得到了村民的一致认可。正如他自己所说:“在这里,我想尽自己所能帮助村民走出一条脱贫致富的路子,让乡亲们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李鸿)

[责任编辑: 吴雨]

相关阅读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697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