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州频道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展播>>正文

安顺:坚守初心40年的“设备医生”

2022-06-16 10:32:40  来源: 安顺市烟草专卖局

王卫正在对设备进行调试检测。宦剑屏 摄

  时值六月,行走在贵州省安顺市平坝烟区,一株株烤烟郁郁葱葱、长势喜人,即将进入采烤收获期。

  烘烤期将近,平坝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基础设施管理员王卫更加忙碌起来。每天,他穿梭在平坝大大小小的烤房群之间,检测、维修烘烤设备,帮助烟农做好烘烤的准备。

  “设备检修要于细微处见真知,于小事中下功夫。”这句话,王卫说了40年。

  一支电笔“绘初心”

  在王卫位于安顺市西秀区的家中,一支磨损十分严重的电笔,被醒目地摆放在客厅的玻璃柜里。

  这是王卫职业生涯中收到的第一支电笔,陪伴了他的无数次检修工作,更是他在青年时期种下人生理想的见证。

  1982年,年仅16岁的王卫进入安顺青松卷烟厂,当了一名维修电工。

  自小喜欢动脑筋的王卫干一行爱一行,一进厂就下定决心要学会一技之长。他坚持每天自学理论知识,并把每一次维修现场当做最好的“课堂”。每当设备发生故障,他总是第一个赶到现场,备工具、搬材料,全力协助师傅排除故障。他还会把关键信息及处理重点都记下来,回去后反复钻研、揣摩。

  就这样铆着一股劲,王卫在干中学、在学中干。一年后,收到了属于自己的第一支电笔,开始独当一面。实操、总结、复盘、改进……他渐渐练就了一身过硬本领,掌握了一套娴熟技术,成为了维修小组的顶梁柱。

  2006年,王卫到安顺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工作。一开始,他虽未能从事维修有关岗位,未曾懈怠半分,始终坚持精进技艺,将目光从车间的生产“大件儿”慢慢转移到了生活中的家电“小件儿”上。

  家电的种类繁多,样式也不断地翻新,为了练手,他把家里的各类电器拆了装、装了拆,就这样琢磨出了门道:“大型设备靠保养,小型设备要靠换新。”

  2013年,安顺市局(公司)组建全市烟基设施维修小组,第一个就想到了王卫。他与其他四人一起搭成工作专班,负责巡查、检修全市烟基设施。两年时间里,他们的足迹遍布西秀、平坝、紫云等县区的种烟乡镇。

  “那时候我们就像‘行者’,每年都是在烟区穿梭,走一遍,再走一遍。”王卫说

王卫正在工作室内维修烘烤控制仪。宦剑屏 摄

  一个维修包“守本心”

  平坝烟区的烟农谈起王卫,印象最深的是他总是带着一个蓝色的维修包,风里来雨里去,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2017年7月,因工作需要,王卫到平坝区局(分公司)担任基础设施管理员。用了一个烤季,他迅速摸清了辖区内所有烤房的基本信息。因为95%以上的烤房使用年限超过5年,维修更为重要。“烤房关乎生产、关乎收益,不能有丝毫疏忽。”王卫说。

  每年5月初,王卫便会启动烘烤前的“巡查工作”。他带领各烟叶收购线的烟技员,逐个对烤房进行全面检修,并记录下发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建立起每户烟农的“维修档案”,将简单问题的解决步骤向烟农进行详细讲解,便于他们“对症下药”,避免因维修不及时造成烘烤损失。

  而7至8月,则是王卫最忙碌、最紧张的时期。为了应对烘烤期间可能出现的棘手问题,他轮流驻扎在各站点,周末无休。为快速赶往,他准备了专用的维修包,里面装着万用表、焊接线、备用开关等常用零件。

  “他每天不是在去检修烤房设备的路上,就是在去解决问题的路上。平坝区局(分公司)农艺主管卫身林说

  虽然教过简单问题的处理步骤,但是,当遇到难题时,烟农们也还是习惯性地拨通王卫的电话寻求帮助,他们都亲切地称他的号码是“啄木鸟专线”。

  白云镇金坪村烟农徐爱忠对王卫感激不尽。2021年烘烤期间的一个午夜正在烘烤中的徐爱忠遇到了烤房供电难题,尝试了五、六回,还是处理不了。无奈之下,他拨通了王卫的电话。

  时间紧急,王卫一边带上维修包迅速前往,一边微信视频指导徐爱忠到几处关键点拍细节图排除故障。最终,经过一项一项排除,王卫找到了症结,远程指挥徐爱忠成功完成维修。到了现场,王卫又检查了一遍,确保没问题后才返回家中。

  “多亏了王师傅,要不是他,我那几烤房烟就全完了!”徐爱忠说。

王卫向烟农袁清胤讲解烤房常见问题的讲解步骤。宦剑屏 摄

  一间工作室“铸匠心”

  “嗒、嗒、嗒,呲、呲、呲……”走近平坝区局(分公司)专为王卫设立的工作室人们经常能听到维修作业的声音。打开门进到里面,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柜子上整齐摆放着的各种维修工具和零配件,电线、电容、电机等更是配备齐全。

  在这方空间里,王卫的“业务”可是源源不断。

  日常维修中,王卫发现有些烟农由于不懂电气,只能将烘烤设备送出去维修。有些时候只是一些小零件损坏,商家却直接更换大件,导致烟农花费较高。

  “比如烤房电源控制板,常坏的零件一般不超过10元,但要整个换就得400元。如果一次维修就这么多,那每年这么多零星维修,烟农多少。”王卫

  考虑到此,王卫决定研究透彻烤房设备,免费帮助烟农维修,只收取零件购买费用。他坚持将能维修的板件修复使用,不能维修的便认真查阅零件的拆卸、安装说明后再循序渐进地动手。在工作室里,他每天埋头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

  通过努力,仅此一项,王卫每年就能为烟农节约修理费60万至70万元。

  除此之外,王卫“承包”了单位小家电的维修工作。由于小家电利薄,电器维修点不愿意接这种费时费力的活,王卫便自掏腰包买了一些电器配件,用自己的小家电维修手艺,单位同事免费修理常用小家电。

  “我们食堂的一些烹饪用具、办公室里的一些小家电都是在王师傅手中得以康复的。”同事马丽娟说。

  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一支电笔、一个维修包、一间工作室,不仅是王卫的“标配”,更折射了他对待维修工作精、专、细的工匠态度和发自内心的热爱。(吴清海 宦剑屏)

[责任编辑: 栾小琳]

相关阅读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743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