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州频道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展播>>正文

贵州大方穿岩村:绿浪涌动 林海生金

2022-07-01 18:34:51  来源: 人民网

  盛夏时节,贵州省大方县穿岩村绿茵环绕、满目葱茏,随风涌动的绿浪不时送来丝丝凉意,令人心旷神怡。谁也想不到,这茫茫林海的“前身”,竟是荒山秃岭。

穿岩社区如今已成茫茫林海,生态优势明显。大方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开荒开到山顶上,雀子连做个窝的地方都找不到。”上世纪80年代,因过度开垦,穿岩村森林覆盖率一度降到18.6%,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土壤肥力大幅下降,当地百姓陷入了“越垦越荒、越荒越垦”的恶性循环。

  2000年,国家退耕还林工程全面启动。大方县委、县政府紧随其后,将穿岩村作为生态建设示范村,开展以退耕还林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治理。20多年过去,穿岩村森林覆盖率达到72.4%。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穿岩村民大力发展林下种植等生态产业,走出了一条“退得下、还得上、稳得住、能致富、不返贫”的绿色发展新路。

  退耕还林:荒山禿岭重披绿

  “九里黄河路穿岩,天晴下雨穿草鞋。天晴晒破坡脑顶,下雨剐去半匹岩。”村民自编的顺口溜,是20年前穿岩村“开荒开到边,种地种到天”的真实写照。

  位于羊场镇的穿岩村,距离大方县城仅10余公里,但因土地支离破碎,彼时的村民只能种植玉米、大豆等农作物,人均粮食不到190公斤。百姓为了生活,大量毁林开荒,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每年汛期,都有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发生,群众正常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威胁。”穿岩社区党支部书记罗彬兰告诉记者,当时的穿岩村垦殖率高达90%以上,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百姓只能在“水打沙壅”的恶劣环境中苦苦挣扎。

  转折源自2000年,随着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等国家重点工程相继启动,穿岩村一跃成为大方县生态建设试点之一。规划布局、采购苗木、科学种植,一场以退耕还林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治理活动,在穿岩村徐徐拉开帷幕。

穿岩社区碳汇林。大方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几山坡地饿肚皮,种上树子领补贴。”退耕还林补贴政策,极大激发了穿岩人的种树热情。于是,村民们扛着锄头上了山,在成片的荒山禿岭上种下了满载希望的生态林。短短几年,穿岩村共实施退耕还林4432.3亩,占总耕地面积的49.2%。

  爱林护林:绿色家园入画来

  毁林容易造林难,护林更比造林难。如何避免牛践马踏、偷砍盗伐,让小树苗茁长成长?穿岩村坚持“三分造,七分管”,每日派人巡山。

  “看着自己亲手种下的小树苗一天天长大,心里说不出的高兴。”已过花甲之年的杨先福,是土生土长的穿岩人,曾担任穿岩村委会副主任、小沟村民组组长,在他的带领下,小沟组共种植各类树种160多万株,成活率达95%以上。

  眼下,杨先福老人早已退休,但闲不下来的他仍每日起早贪黑、翻山越岭到处巡逻。与杨先福有同样“爱好”的,还有坡头组的王华文。

  今年71岁的王华文老人曾饱受生态恶劣之苦,高中毕业的他一边在村里当代课教师,一边利用业余时间上山种树,并义务承担着看山护林的任务。后来,王华文索性放弃转正公办教师的机会,在坡头山上筑起土坯茅草房,专心种树看林。这一干,就是40年。

群众为穿岩社区碳汇树挂牌。大方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因为懂得生态恶劣的苦,所以更加珍惜生态优良的‘甜’。”在穿岩村,像杨先福、王华文一样爱林护林的人还有很多,他们几十年如一日,潜心守护一棵棵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再交由年轻一代接力。

  如今,穿岩村森林覆盖率已从18.6%提升至72.4%,爱林护林也成为全体村民的共识,昔日水土流失的重灾区,早已换了“新颜”。

  盘活资源:生态富民绿生金

  装袋、打穴、封口,大方县羊场镇九里箐种植专业合作社门口,4位村民围坐一团,忙着将配置好的菌种培养料装袋,她们身后,是一间不大的移动板房,里面整整齐齐堆放着待灭菌的菌棒。

  “2个菌棒种一个平方食用菌,产值280元。”陈明军是九里箐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2015年返乡时,穿岩村成片的森林让他欣喜万分:这些林地,是冬荪和天麻的绝佳生长地。于是,陈明军决定依托林地资源,带领乡亲们发展林下种植。

  冬荪、天麻、灵芝、羊肚菌……陈明军不断尝试种植种类,累计带动200多位村民稳定增收。目前,九里箐种植专业合作社不仅发展林下种植,还对外销售菌棒,每年纯收入可达100余万元。

  除发展林下种植外,穿岩村村民还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便利的交通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2004年,在外打拼多年的肖军林开办了穿岩村第一家农家乐,现在的旅游旺季,他平均每天接待游客300人次,收入非常可观。

穿岩社区生态优美,绿意环绕。大方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是退耕还林和生态建设,让我的腰包越来越鼓。”提及退耕还林,受益匪浅的肖军林赞不绝口。在肖军林的带动下,穿岩村已发展农家乐17家,年收入最高的50万元,最低的也有10万元以上。

  村庄绿了、经济活了、百姓富了,如今的穿岩村,正奋力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化为生动现实,精心擘画着生态环境靓、农民腰包鼓的发展新蓝图。

[责任编辑: 邓娴]

相关阅读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795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