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州频道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展播>>正文

贵州岑巩:70后“独臂羊倌” 巧念羊经发羊财

2022-07-07 09:08:39  来源: 岑巩县融媒体中心

  身残志坚,勇闯富路。一次意外,让他失去了右臂,生活的艰辛曾让他们一家难以承受,但他并没有因此意志消沉,依靠自身的奋斗,在国家政策的帮助下,他寻找新的谋生门路,通过发展白山羊养殖产业增收致富,他就是贵州省岑巩县天星乡民冲村“独臂羊倌”王海岑。

岑巩县天星乡民冲村。(陈昆 摄)

  夏日的清晨,微风拂面,草长虫鸣。万里晴空下,王海岑正准备赶着在山坡上吃过“早餐”的羊群回家,若不有心去看,怕是会直接忽略掉这个个头不高、皮肤黝黑的中年男子,但他那空荡荡的衣袖却显得有些刺眼,让人不由自主地偷偷将目光落在他的身上。

黔东南州残疾人创业示范基地。(陈昆 摄)

  种地和外出务工原本是王海岑一家的主要收入来源,但天有不测风云,一次意外让他失去右臂,基本丧失了干农活的能力。身体的残疾、生活的压力让这个一心想让家人过上好日子的汉子有些无从下手。 2000年,在国家扶贫政策的引导和扶持下,王海岑成立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踏上了“羊财路”。

王海岑正在给白山羊喂食。(沈启照 摄)

  “基本上都是放养,生态养羊就是能提高肉质,口感更好,降低饲养成本。”22年的养羊经验使王海岑在养羊上有自己的“羊窍门”,王海岑说道。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王海岑,通过当地政府的帮助,申请到了省委党校的帮扶资金21.8万元,把羊舍从80平方米扩建到600平方米,山羊从6只发展到230只,并在今年3月份顺利通过审批,被评为“黔东南州残疾人创业示范基地”,成了村里小有名气的“独臂羊倌”。

白山羊正在吃草。(沈启照 摄)

  “走上规模化养殖,做大做强过后,带动残疾人和残疾人家属参加养羊产业,增加收入。”王海岑自豪地介绍,现在有6个是短工,80块钱一天,有1个长期做的,工资是一个月1600元钱。

  只要心中有光,何惧黑夜漫长。22年的坚持与努力,让王海岑这个半路出家的养殖散户已朝着“正规军”靠拢。他用勤劳的双手、乐观的态度,撑起原本支离破碎的生活,用坚强的信念撑起大山深处致富的信念,并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路。

  “根据我们现在这个规模,一年可以卖到差不多150只羊。”王海岑说,今年纯利润在25万元左右。(陈敏 沈启照)

[责任编辑: 王雪松]

相关阅读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808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