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州频道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展播>>正文

贵州水职院:以技立身 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局

2022-07-13 18:27:22  来源: 人民网

  “赫章县江南村靠近夹岩水库,我们将充分利用水利高职院校专业技术优势,通过小流域治理、人居环境改造等举措,将‘水里的问题岸上治、岸上的问题系统治’,积极探索河湖水库周边人居环境整治样板。”提及助推乡村振兴,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贵州水职院”)乡村振兴办副主任彭璐信心满满。

贵州水职院与赫章县人民政府、毕节市教育局签订“县局校”三方协议

  2021年8月,在贵州省水利厅、省教育厅关怀下,贵州水职院发起倡议,与赫章县人民政府、毕节市教育局签订“县局校”三方协议,拟结合江南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实际,通过“县局校”通力合作,把该村打造成乡村建设示范点。目前,江南村乡村振兴规划已编制完成,一期饮水提质增效工程开工建设,各项工作开展如火如荼。

  利用自身优势助力乡村振兴,只是贵州水职院服务贵州高质量发展大局的举措之一。作为水利水电特色鲜明的高等职业院校,贵州水职院不仅培育了数以万计的水利电力技术人才,还充分发挥职教优势,通过开展河湖长培训、参与饮水安全督导、深化校企合作等,为服务地方发展贡献着力量。

  组织开展专题培训 提升河湖长履职尽责能力

  “通过为期两天的培训,让我对河湖长的工作目标和要求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理论知识和业务水平也明显提升。”2021年贵州省提升河湖长履职能力专题培训班结课后,龙里县洗马镇人民政府工作人员陈仕波一笔一划写下培训小结。

河湖长培训授课现场。

  2017年底,贵州省委、省政府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号召,全面建立河长制。为更好推进河湖治理,贵州构建了独具特色的省、市、县、乡、村五级河长体系,实现江河湖库河湖长制全覆盖。面对各级河湖长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的现实,贵州于2020年10月在贵州水职院成立河(湖)长培训中心,并在该院内设机构继续教育部加挂“贵州河(湖)长培训中心”牌,这是全省唯一的河(湖)长培训基地。

  贵州水职院深知,成立河(湖)长培训中心是顺应河湖管理新形势和治水思路新转变的迫切需要,也是进一步提炼固化贵州河湖长制工作实践经验的迫切需要。因此,该院始终坚持“立足水利、面向水利、服务水利”原则,努力把贵州河(湖)长培训中心打造成为服务全省河湖长制的新基地。

  “我们主要是通过学院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和外聘专家,给在岗河湖长进行河湖长制政策与法规规范解读、新时代水生态修复理论与实践等内容的培训,帮助其提升履职能力和业务水平。”贵州水职院继续教育部副主任王劲秋介绍,开展培训可以更新河湖长已掌握的理论知识,并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守护碧水清流。

  河湖大数据管理信息化理论与实务、贵州乡村振兴政策解读、新时代水生态修复理论与实践、河湖治理现场教学……贵州水职院紧扣河湖长制重点任务,全力推动河湖长制从“有名”向“有实、有效”转变。目前,贵州水职院共成功举办全省河湖长培训两期,累计培训各级河湖长460人。

  参与饮水安全督导 让脱贫成色更足底色更亮

  受特殊地形地貌和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影响,贵州农村供水具有动态性、反复性、复杂性、艰巨性等特点,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时期,贵州省水利厅全面启动农村饮水安全挂牌督战。贵州水职院主动担当作为,抽调200名精兵强将组成3个工作队,由两位院领导带队,赴织金、望谟等5个县参与农村饮水安全督导。

贵州水职院党委书记杨志宏(右)在织金县查看村民家中用水情况。

  “关法村岩头组维修总管道未通水。经核实,该村民组每周一三五供水,但未发现分时段供水明示牌,部分群众不知晓供水时间。”“加快总管道维修进度,确保早日正常供水;立即到组张贴分时段供水明示牌,提高群众知晓率。”关法村一张农村饮水安全持续保障督导发现问题交办单上,详细记录着督导队发现的问题以及整改意见。

  “督导队发现问题后,会立即转交接收单位,由接收单位签字盖章、认领整改。整改完成后,再由督导队检查验收并签字,直至整改销号。”贵州水职院督战队员费基勇告诉记者,农村饮水安全关乎百姓切身利益,脱贫攻坚时期,督导组主要围绕工程通水、水质达标等基础问题进行核查,以确保各类饮水问题得到及时整改、动态清零。

  数据显示,自2019年3月参与全省农村饮水安全督导工作以来,贵州水职院200名教职工共排查各类水利工程5000余个,督促整改问题400余个,足迹遍布100多个乡镇2000多个村。2021年底,贵州水职院督导的5个县均以饮水安全“零问题”通过国家后评估检查。

  督导期间,贵州水职院还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人才和教学优势,组织开展农村安全饮水管水员培训65场次,累计培训管水员近6000人次,有力破解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缺乏专业管理人员的困局。

  因贡献突出,贵州水职院水利工程系获水利部颁发“水利扶贫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持续深化校企合作 新能源为乡村振兴添动力

  2021年12月22日,贵州水职院、深圳市万家灯火智能电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家灯火公司”)合作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在赫章县犀牛塘村揭牌。该项目以农户屋顶为基础,采用预制混凝土配重式结构搭建,直流额定功率22.47kW,可通过1个并网点将电力输送给公共电网。

  

州水职院学生在科研科普校外实训基地——犀牛塘村村民屋顶进行光伏电站检修与维护。

  “由学校牵头,联合新能源企业做光伏发电试点,可获得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双赢’”。贵州水职院电力分院副院长朱俊俊介绍,在贵州大生态背景下,电力分院正积极寻求转型,光伏发电项目利用赫章光照充足的优势,将农户闲置屋顶利用起来,既能避免因火电造成大气污染,又能给农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

  当前,犀牛塘村光伏发电项目正安全、高效运行,贵州水职院电力分院已经开始了项目二期的踩点。与首期专注村民屋顶不同的是,贵州水职院将本次踩点的重头放在了村委会等的集体资产上。

  “初步计划将光伏项目与充电桩结合,在楼顶开展光伏项目,在大坝等空地安置充电桩。”朱俊俊说,希望通过个人与集体两种方式产生的效益对比,找到适合清洁高效电力产业发展的方向,用清洁能源为生态环保助力。

  记者了解到,除校企合作共建光伏发电项目外,贵州水职院还与万家灯火公司合作,依托贵州独特的喀斯特地形地貌优势,探索开展抽水蓄能项目试验,以作为清洁能源的补充。

贵州水职院校内分布式光伏发电站实训基地鸟瞰图。

  “目前,已利用学院乡愁湖的地形,制作了抽水蓄能的实施方案,预计今年底或明年初,30千瓦的抽水蓄能示范项目将在校内建成投用。”朱俊俊表示,在能源绿色转型新形势下,电力分院正积极抢抓机遇,持续深化和拓展与企业在新能源领域的合作,助力乡村振兴。

[责任编辑: 刘昌馀]

相关阅读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162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