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州频道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正文

东风入乌蒙 山绿景更新 毕节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纪实

2022-07-18 09:53:09  来源: 贵州日报

东风入乌蒙 山绿景更新

——毕节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纪实

  盛夏的乌蒙高原,苍山如海,峰峦叠翠,生机勃发。

  碧波万顷的支嘎阿鲁湖畔,织金50万吨/年聚乙醇酸(PGA)项目建设工地热火朝天;高耸入云的贵州之巅韭菜坪,无限风光生“绿电”,源源不断输送大山外;赫章县海雀村,万亩林海让“空气”卖成了钱;高速路穿山越壑,“复兴”号风驰电掣……高原处处涌动高质量发展浪潮。

  2018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要着眼长远、提前谋划,做好同2020年后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着力推动绿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体制机制创新,努力把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毕节儿女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和勇毅,彻底撕掉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标签,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在推动绿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体制机制创新上不断探索,努力把毕节建设成为百姓富、生态美、活力强的示范区。

  毕节,足音铿锵,勇毅前行!

  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乡村宜居宜业

  黔西市化屋村,峡谷雄奇,碧水东流,景美如画。

  清晨,村民赵玉学便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制作黄粑、准备农家乐用的新鲜食材……“现在生活实现大变样,日子越来越好了。”他开心地说。

  赵玉学曾经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这些年在党的脱贫攻坚好政策扶持下,搬离了“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地方,通过勤劳苦干,一举摘掉了贫困帽子。

  如今,脱贫摘帽后的化屋村迈上了乡村振兴大道,乡村旅游越来越火,头脑活络的赵玉学吃上了“旅游饭”,年收入超过5万元,一家人日子越过越甜美。

  毕节,地处黔之西北,乌蒙腹地。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群峰耸立,沟壑纵横,土地破碎,石漠化严重,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

  党的十八大以来,毕节市弘扬“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精神,聚焦“尽锐出战”、聚焦“务求精准”、聚焦“目标标准”、聚焦“协同作战”、聚焦“作风保障”,一举撕掉了千年绝对贫困标签。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脱贫之后,毕节市大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打出“组合拳”,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同时紧紧围绕“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实行分类分级逐步推进,划分乡村振兴引领示范县、乡村振兴重点推进县和乡村振兴夯实基础县。确定乡村振兴示范引领乡镇66个、乡村振兴重点推进乡镇158个、乡村振兴夯实基础乡镇51个。坚持市级统筹、部门协作、县乡村具体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分级负责、压实责任、协同推进,打造乡村振兴改革创新“试验田”。

  走进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纳雍县厍东关乡陶营村,满山樱桃树枝繁叶茂,一栋栋小洋楼掩映在绿树丛中……“2021年,全村樱桃年产值超过300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万元。”村党总支书记肖军话语中满是自豪。

  如今,乌蒙深处,村庄美、村民富的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

  探索绿色发展路径 增强发展动能

  松风起,涛声阵阵。赫章县海雀村党支部书记文均福望着爷爷文朝荣带领村民种下的万亩林海,感慨万千:“我们拿到了全省第二张林业碳票,涉及林子7300余亩,价值100余万元,‘空气’卖成了钱啊!”

  探索推出林业碳票,在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破解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难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问题,是毕节市探索绿色发展路径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毕节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绿色理念贯穿到空间布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之中,探索绿色发展路径。

  毕节,逐绿而行!

  不负绿水青山,方得金山银山。过去5年,毕节市完成石漠化治理842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2645平方公里,矿山环境治理等生态保护修复183.25平方公里,营造林828.37万亩,国储林项目加快推进,森林覆盖率达60%。

  依托良好生态,毕节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威宁苹果、赫章核桃、织金皂角、纳雍樱桃、七星关刺梨、大方天麻等特色产业迅速发展,成为群众增收致富“财神”。

  依托煤炭资源,毕节大力建链强链补链延链,让煤变成电从空中走,建成投产黔希煤化工项目,大力推进织金50万吨/年PGA项目建设,推动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

  依托群山之巅的无限“风光”,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数据显示,2021年,毕节新能源装机位列全省第一;新能源发电总量达到65.98亿千瓦时,位列全省第一。

  以绿色为发展底色,毕节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全力推动工业大突破、城镇大提升、农业大发展、旅游大提质,把高质量发展的“论文”书写在乌蒙山间、乌江之畔。

  推动人力资源开发 夯实人才支撑

  赫章黔草堂(贵州)金煌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半夏种植基地,工人们正忙着锄草。“这是我们选育的新品种,它的抗病虫害能力和产量都远远高于老品种。”该公司副总经理江艳华说。

  江艳华是赫章县首批通过产业项目引才的高层次人才之一。作为清华大学毕业的生药学研究生,她多年来一直从事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规范化种植等。

  到赫章工作后,江艳华完成了西南地区药用植物种苗繁育国家联合地方工程研究中心的组培工厂建设,修订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赫章半夏的标准,推动了赫章半夏产业的发展。

  高质量发展,人才是关键。毕节市牢固树立“人力资本是第一资本”“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通过“外引内培”的方式大力汇聚人才、培养人才,为毕节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毕节市通过实施“人才强市”引才计划和“揭榜挂帅”引才制度,常态化开展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工作。2013年以来全职引进各类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3299人,其中博士47人、硕士1179人。

  同时,毕节市不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紧扣“四化”和乡村振兴需求,通过举办各类专题培训班等形式,并借助东部协作东风,采取“组团式”方式和互派挂职方式培养了一批党政干部和教育、医疗、产业等领域人才。通过大力实施教育提质工程,推动职业教育发展,通过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共建,围绕订单培养、学生实习实训、教师企业锻炼等,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创新机制,多措并举,毕节市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市人才资源总量提升到96万人。不断汇聚的人才推动了毕节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快了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进程。

  深化体制机制创新 激发发展活力

  “方便,快捷。”贵州水投毕节水库运营管理毕节有限公司总经理费腾回忆起2021年9月30日办理企业开办手续时,感慨万千,“我中午12点线上提交材料,12点半就收到回复,下午就领到相关证件。”

  2021年5月,毕节市全面启动企业开办“一日办结”便利化服务,创新推出“四减一降”集成服务套餐,将手续办理时间从以前的平均2.5个工作日减至1个工作日,做到了当日办结。

  只有破除藩篱阻碍,才能激活发展活力,加快发展步伐。过去5年,毕节市不断推动全面改革,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把深化体制机制创新作为加快转型、绿色发展、跨越提升的动力之源,在破局开路、迎难而上的改革征程中不断迸发巨大能量。

  把支部建在自然村寨、生产小组和产业链上等改革经验获中央领导肯定。以创新引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在国务院第五次大督查中获通报表扬。“三建一进”统一战线服务改革发展经验获全国统一战线工作实践创新成果奖。“党支部领办集体合作社”、“毕须办”政务服务品牌等获国家、省有关领导肯定。

  5年来,毕节市基层党组织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等122个方面353项重大改革举措相继落地。其中,获省级以上肯定推广的有亮点、有特色、有成效改革创新项目105项,一批改革实践领跑全省甚至全国,展示了毕节改革创新、奋发有为的良好形象。

  敢为人先,方能革故鼎新。毕节市将以更加有力的举措和更加坚定的信心深化改革、开路破局,以高质量改革助推高质量发展。数据显示,2021年,毕节地区生产总值达2181.5亿元,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263元、12441元,森林覆盖率达60%。

  巍巍乌蒙岿然屹立,滚滚乌江一路东流。随着国务院批复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推动毕节高质量发展规划》,毕节市又一次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900多万毕节儿女将抓住机遇,撸起袖子,铆足干劲,苦干实干,把《规划》实实在在落到实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在乌蒙深处铺展开来。(记者 顾野灵 谢朝政)

[责任编辑: 吴雨 邓娴]

相关阅读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840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