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州频道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正文

贵州毕节:逐绿前行 向新而动

2022-07-20 09:51:15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贵阳7月20日电(卢志佳)过去5年,毕节市完成石漠化治理842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2645平方公里,营造林828.3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0%。从生态脆弱到满眼皆“绿”,毕节的生态环境取得历史性改善。

  以绿色为发展底色,毕节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全力推动工业大突破、城镇大提升、农业大发展、旅游大提质,把高质量发展的“论文”书写在乌蒙山间、乌江之畔。

  群山绿 厚植生态底蕴

  “开荒开到边,种地种到天。冬季几大坡,秋收不满箩。耗子跪着啃,乌鸦舔不着……”这些顺口溜曾是20世纪80年代毕节市恶劣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过去,海雀村村民多数住着茅草房,人畜同居,极度贫困,森林覆盖率不到5%,水土流失严重。

  经过当地干部群众30多年的努力,海雀村曾经的荒山秃岭已成“万亩林海”,林地面积达1.37万亩,森林覆盖率从1987年的5%上升到现在的近80%。绿了山头富了民如今,海雀村里的烂泥路变成了柏油路、水泥路,杈杈房变成了小洋楼,多半人家购买了小车2021年,全村人均收入达18633元。

  1988年6月,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为主题的毕节试验区获批设立。30多年来,毕节始终把生态建设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重大民生工程来抓,大力实施以退耕还林、荒山造林、石漠化综合治理等为重点的多项生态建设工程,同步改善生态和民生。据统计,1988年以来,毕节市累计治理石漠化面积1878.64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从14.9%增长到60%;森林蓄积量从785万立方米增加到6210万立方米;国家储备林建设规模面积291.10万亩。

  不断增加的“绿色”让毕节的发展更有底蕴。近年来,毕节市着力抓好生态保护修复、森林提质增效和林下经济发展,丰富林长制内涵,统筹推进自然保护地优化、国家储备林建设、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退耕还林还草等工作,构建生态功能更加完善的两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当前,毕节市共有市县乡村四级林长共计11858名,河湖长共计2861名,确保一山一坡、一园一林、河湖水体都有专人专管。

  “绿色”不仅流淌在毕节山水之间,也装点了毕节人的生活环境。

  “这个金海湖公园建得好,真是老百姓需要的。”家住金海湖公园周边的毕节市民孙斌是个跑步爱好者,每天下午下了班,都要跑上几公里,“以前我只有在马路上跑,现在就可以去公园跑了,我每天都沿着湖跑一圈”。

  孙斌口中的金海湖公园位于毕节市七星关区,总占地达1万亩,是毕节面积最大的城市湿地公园,同时也是国家4A级景区。在保护和修复原有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公园建设融入了当地民族文化和时代元素进行打造,一步一景,美不胜收。

  截至目前,毕节市建成了七星关区南山公园、金海湖公园、威宁北坡生态公园等各类公园85个。基于城市绿地数量增加,城市污水管网完善,毕节市还被确定为省级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

  百业俱新 凝聚发展底气

  在毕节,绿色不只是色彩,更是发展的基因。

  今年2月,编号为“0000001”的贵州省首张林业碳票在毕节发行据测算,此张林业碳票覆盖3.3万余亩树林,碳减排量13.573万吨,预计可实现碳交易价值305万元左右

  全省首张碳票落户毕节,让“沉睡”的林地资源变成了资产,成就了毕节绿色发展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为毕节市打造绿色发展新高地开辟了新路径,注入了新动力。当前毕节正持续探索以林业碳票作为贷款的可质押物,参与碳票存储、交易、融资等,推动碳票变现,让“碳票”真正变“钞票”。

  2021年7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上线,毕节市黔西电厂以60万吨碳配额指标为抵押,在民生银行以优惠利率申请了2800余万元贷款。获得这笔“绿色贷款”后,黔西电厂立即推进2号汽轮机和2号冷却塔技术改造。

  黔西电厂2号汽轮机升级改造后,高参数的蒸汽源源不断向外输送。截至目前,已累计向黔希煤化工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供汽17万吨,累计减少燃料煤消耗1.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2万吨。与此同时,黔希煤化工将分离后的二氧化碳收集起来,输送到隔壁的黔孚气体(贵州)有限公司作为生产原料,累计减排二氧化碳达5万吨。就这样,一条以碳为线索的绿色产业链被成功串联。

  依托群山之巅的无限“风光”,毕节市还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数据显示,2021年,毕节新能源装机位列全省第一;新能源发电总量达到65.98亿千瓦时,位列全省第一。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毕节黔西市以“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为目标,将原来的“城市伤疤”废弃矿山建成了凤凰山公园。“这几年,黔西多了好多公园,休闲锻炼的地方多了,城市越来越漂亮。”家住凤凰山公园旁边的市民徐先生说。

  在织金县马场镇的织金智慧农业生态谷园区智能大棚内,工人们正忙着采收成熟的圣女果各式各样的智能设备守护其间,立体化的智能农业让人大开眼界。通过手机远程控制,就能精准操作大棚内灌溉、施肥、控温等环节,既能有效改善农作物的生长环境,提高农作物的品质,还能达到节水、节肥、节省人工目标

  手机变农具数据变农资。如今的毕节,一端连着科技,一端连着田地的农业场景成为“常景”。

  乌蒙覆新绿,毕节换新颜。随着国务院批复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推动毕节高质量发展规划》,毕节市又一次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新机遇开启新征程,毕节市将着力打造乡村振兴新典范、绿色发展样板区、人力资源开发培育基地、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区,建设百姓富、生态美、活力强的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

[责任编辑: 栾小琳 吴雨]

相关阅读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846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