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州频道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展播>>正文

贵州岑巩:乡村振兴路上开满民族团结幸福花

2022-07-20 17:30:23  来源: 岑巩县融媒体中心

  日新月异的千年小城,山水之间的村落,一望无垠的稻田,土家摆手舞跳起来,吉祥的花灯唱起来,思州战鼓敲起来……一幅幅和谐美丽画卷,记录着岑巩24万各族群众心手相连、守望相助,自信自强、苦干快干、共同繁荣发展的轨迹。各族人民正阔步前行在奋力建设新岑巩、构筑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

岑巩县客楼镇下寨村荷花基地。(李祝庆 摄)

  小康路上“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

  岑巩县大力推进危旧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美丽乡村建设等,用居住品质托起群众幸福“安居梦”;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种养殖业、乡村旅游等产业,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致富梦”……2020年10月底,岑巩县990户2086名剩余贫困人口,全部按程序实现脱贫退出。至此,全县建档立卡人口16444户64254人已全部达到脱贫标准,68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各族群众共奔小康路、过上好日子。

  盛夏时节,荷花飘香。岑巩县客楼镇下寨村一批批游客前来赏荷“打卡”。下寨村是第五批“贵州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村16个村民小组,591户2425人,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数50.9%。过去,这里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村民大多靠外出打工和种庄稼作为主要的收入来源。如今,下寨村有了四通八达的公路、齐全的水电设施、可业可观可游的“美丽产业”,给农民带来了幸福新生活。

岑巩县客楼镇下寨村荷花基地。(杨云 摄)

  “感谢党的好政策,现在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喝水难、看病难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我们吃上了‘旅游饭’,日子越过越甜了,人也越活越精神了!”86岁的村民李祖香高兴地说。

  下寨村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助推乡村振兴,引导各民族群众积极参与特色产业发展,着力改善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开创了各民族群众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民族乡村振兴之路。

岑巩县注溪镇周坪村美丽乡村。(杨云 摄)

  截至目前,岑巩县因地制宜打造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建设13个,统筹各类资金1.8亿元实施衔接乡村振兴项目84个,完成周坪村等 3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下寨村等6个“贵州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挂牌工作,全力提升人居环境,发展特色产业,打造一批环境好、村容美、人和谐、产业强、群众富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典型。

  产业发展 各民族群众齐致富

  岑巩县根据县情实际,将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与民族团结、乡村振兴等工作有机结合,带动群众增产增收,实现推进特色产业与民族团结“双融合双促进”,更好地服务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岑巩县注溪镇周坪村杂交水稻制种基地。(杨云 摄)

  粮安天下,种铸基石。作为贵州省唯一的国家级水稻制种大县,岑巩县依托46年杂交水稻制种历史和群众基础,大力发展制种产业,全县制种面积常年稳定在3万亩以上,覆盖9个乡镇71个村1.5万农户,年产量700万公斤以上,年产值达1.4亿元,种农收入达1.12亿元,年均带动就业30余万人次。

  2022年,岑巩县被国家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国家级水稻制种大县,获得“十四五”期间每年5000万元共计2.5亿元的制种大县奖励政策支持,与全国十强制种企业广西兆和种业共同出资1亿元成立“SPV”种业公司落地岑巩,实现制种研发、生产、加工、仓储、销售全产业链发展。以水稻制种产业为主导,带动油茶、生态畜牧渔业等特色产业发展,培育了省级龙头企业3家、州级龙头企业3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93家、国家级示范社1个。

岑巩县注溪镇周坪村。(杨云 摄)

  “十四五”期间,该县将继续围绕“两主导多特色”产业着力打造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区,实现杂交水稻“育繁推”一体化发展,确保全县制种面积达6万亩,油茶种植面积达20万亩,生猪养殖达40万头、湖羊养殖40万只以上,建设国家级水产养殖示范科研基地,让全县各族群众守护着绿水青山过上幸福日子,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再上新台阶。

  一项项致富产业落地生根,一件件惠民工程全面推进,一个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逐步建成……处处体现出了岑巩县民族团结进步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赋予的生机与活力,全县各族儿女将继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挽手、肩并肩,用辛勤双手浇灌“民族团结幸福花”。(陈敏)

[责任编辑: 王雪松]

相关阅读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848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