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州频道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展播>>正文

【深度】特别报道(中)|铜仁:从蓝图落地到步伐铿锵

2022-08-04 17:34:23  来源: 梵净云天客户端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麻音塘街道九龙村。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由谋篇布局进入具体施工阶段;也是贵州全省上下全面落实国发〔2022〕2号文件精神的开局之年。

  在这重要的一年,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乡村全面振兴,让农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困难与希望并存,挑战与机遇同在。

  7月24日,“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闯新路”全国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届中国·贵州“后发赶超”论坛在铜仁举行,本届论坛以“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闯新路,东中西部携手谱新篇”为主题,百余名省内外专家学者汇聚锦江河畔,立足新时代西部大开发背景,掀起了一场“后发赶超”的“头脑风暴”。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分论坛现场。

  一场应时而变、破局而立、向好而行、集思广益的思想碰撞擦出了别样火花,为铜仁万顷沃野插上发展之冀。

  汲取奋进力量!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分论坛上,来自东中西部的百名专家学者聚焦乡村振兴的重大主题,谈认识、查问题、找差距、提建议、谋发展,为乡村振兴理论研究、实践行动、政策实施贡献新智慧,为贵州及铜仁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走好“后发赶超”之路,实现共同富裕,探索有效路径。

  乡村振兴路径何在?集众智聚合力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全面部署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对扎实做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乡村振兴路径何在?集众人之智,聚多方合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积极建言献策,唯实惟先,共述乡村振兴故事,激活大地“一池春水”。

风景如画的河坝镇金岩村。

  聚焦新国发2号文件精神,围绕“四新”主攻“四化”,聚力打造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具有贵州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如何立足铜仁实际,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贵州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熊德斌说道,要在夯实已有产业基础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基础设施方面的优势及乡村自身比较优势。比如,德江县的黄牛养殖产业,充分利用丰富草资源和当地基础设施等产业发展基础条件,结合内外部有利要素,探索出了一条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路径。

贵州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熊德斌。

  熊德斌表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既要发挥乡村比较优势,还要把城市和乡村有效进行互动。推动产业园区发展,从而推动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进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这也将是一条值得期待的发展路径。

  沃野之变,方兴未艾,黔东大地,未来可期。要通过改革创新,让贫困地区的土地、劳动力、资产、自然风光等要素活起来,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苦干实干创新绩。

  乡村振兴如何深化“三变”改革?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赵锦春以“三变”改革为主题作了分享。

  ——科学引导优质资源。集聚提升型且集体经济实力较强的帮促村应走“村企结合”型的集体经济之路。距离重要交通枢纽较近或城郊融合型村庄,应强化服务城市发展、承接城市功能外溢,大力发展“集体工业”“物流服务业经济”“生鲜农产品基地”。引入企业入驻共同进行适度开发文旅资源。

  ——提升集体产业质效。强化龙头企业引领,实现规模经营。开展镇域,乃至县域范围内“龙头企业+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帮促村集体与农户利益联结探索。创新集体运营模式,对于农田土地面积较广地区应鼓励村集体领办新型家庭农场。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加强培养年轻农业人才,鼓励有技术的返乡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科技人员等创办、领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科研人员到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任职兼职。推动“新农人”持续汇聚重点帮促村。细化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培养育秧、机耕、播种、施肥、除虫、收割、文旅产业、数字信息等专业服务人才。

  ——完善集体经济政策保障。优化村集体发展土地要素,因地制宜,推进农村空间资源的集约利用,探索村集体经济有条件的转移支付与产业发展扶持相结合的“二元”政策帮促制度,在“有产业基础、有发展前景、产业定位明确”的重点帮促村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同时,落实普惠性重点帮促村集体帮扶政策。

思南县亭子坝镇全貌。

  寻径路上,各专家学者“把脉开方”,共促西部发展、乡村振兴,问题厘清了,共识越聚越多,汇集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力量。

  兴业富民优势何来?促提升谋发展

  绿色是铜仁发展的底色,懂绿、爱绿、护绿,是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双赢,助推乡村振兴的一大“法宝”。

  近年来,铜仁坚持守牢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深入践行“两山”理论,紧扣省委、省政府对铜仁提出的“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奋力创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要求,将推动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与长江经济带发展有机结合,推动生态环境“高颜值”与经济发展“高质量”协同并进,奋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让铜仁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优美。

  铜仁山区特色明显,生态优势突出,农业发展传统优良。如何因地制宜,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研究员王礼全给出了自己见解。他说,绿色发展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研究员王礼全。

  一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做强自身的优势,补齐短板,在优势农产品开发上做文章,集中科技、资金、技术、土地等资源打造一批特色产品,做大做强梵净山等品牌,推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

  二要立足乌江经济生态融合区布局,做好“水”文章,在梵净山冷水鱼和温泉资源开发上持续发力,不断延伸产业链条,进一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三要加强经济发展,做大市场主体,培养一批企业,让其能够成为吸纳先进生产要素、先进生产力的组织者以及劳动力就业的重要载体平台。四要利用铜仁的区位优势,把资源集中在交通条件、产业基础、区位优势、开放前沿等重要部位,加大大龙开发区发展支持力度,做大做强做优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奋力向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发展迈进。

  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将绿色理念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农业生产生活方式加快绿色转型,农业发展向绿而行,希望的田野上必将呈现出新气象、新格局。

  共同富裕落子何处?绘蓝图开新局

  从彻底撕掉了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标签,到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阔步迈进,一个一个坚实步伐,给与了声声回响,一个个清晰的脚印,印刻着贵州艰苦奋斗、勇闯敢行的耀眼足迹。

  正如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李华红所言,乡村振兴,还是离不开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李华红。

  如何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他建议,从“人、业、地、村”这四个字进行破题。

  首先,在人的方面,要对农民群体进行分类,并有针对性地施策,尤其是要围绕增权、增智、增收等有关“人”的问题展开研究,把他们诉求提前研判好、解决好,以最大程度地把他们这些不同“人”的活力激活,乡村振兴才能加速。

  其次,在业的方面,乡村振兴的产业一定要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路,多向度地融合才能产生新的产业模式、新的产业业态,产业才能真正兴旺。“地”的方面,对贵州来说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土地资源有限,尤其铜仁这边,原来属于资源型的城市,如何把“地”盘活“好”,这涉及到土地流转、土地产权制度改革、闲置资源怎样盘活等问题。村的方面,要解决好村建、村房(居)、村景、村文(脉)、村空心化等关键问题。总而言之,人、业、地、村的盘活,如绘就了一幅好的山水画,更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如今走进铜仁乡村,目光所及,“脏乱差”变成了“绿净美”,“泥巴岗”变成了“聚宝盆”,“旧陋习”变成了“新风尚”,一幅幅美丽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石阡县河坝镇全貌。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全方位改善提高乡村发展条件和发展能力,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生活富裕;要东中西部全域推进,立足农业农村现代化总目标,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着力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现代化成果。

  号角扬帆再起航。今日铜仁,重任在肩,使命如磐,机遇空前,积极抓住新国发2号文件机遇,乘势而上,解放思想,后发赶超,奋楫笃行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一个个产业更强、环境更美、农民更富的乡村定将踏歌而来。(李紫英)

[责任编辑: 王雪松]

相关阅读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890280